大清雍正四年(1726年)地圖萬和宮,又名犁頭店萬和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屯區南屯里的媽祖廟,該廟建築與祭祀分別被列為臺中市文化資產的古蹟、無形文化資產。 2017年7月14日至16日間則由臺中市政府與鹿港天后宮外之六間廟共同發起舉辦「台中百年媽祖會」,六廟之媽祖依照百年前座次駐駕於台灣體大體操館前行宮,鹿港天后宮之位置則空下。 期間並伴隨誦經祭祀、祈安遶境、文化嘉年華等活動,其中遶境係由行宮出發,行經萬春宮、台中火車站等地,約於中午抵達樂成宮,下午再由樂成宮出發返駕行宮;文化嘉年華則包含展覽、市集、戲劇及陣頭表演、媽祖電影放映等。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詳細登錄資料萬和宮建於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五年(1727年)完工,廟又名「犁頭店萬和宮」。
- 大清雍正四年(1726年)地圖萬和宮,又名犁頭店萬和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屯區南屯里的媽祖廟,該廟建築與祭祀分別被列為臺中市文化資產的古蹟、無形文化資產。
- 因當時此地原有許多製造農具的打鐵店,其中以犁頭最為出名,地名遂改為犁頭店,稱為犁頭店街。
- 期間並伴隨誦經祭祀、祈安遶境、文化嘉年華等活動,其中遶境係由行宮出發,行經萬春宮、台中火車站等地,約於中午抵達樂成宮,下午再由樂成宮出發返駕行宮;文化嘉年華則包含展覽、市集、戲劇及陣頭表演、媽祖電影放映等。
- 樂成宮常務董事何敏誠議員,也在議會當面質詢[來源請求]。
- 九二一地震時石柱位移、木構架位移、左山牆全倒及部分屋頂塌陷,同年11月16日因地震導致右方屋頂及右山牆嚴重倒塌。
- 省轄市時期,與舊社南興宮、台中萬春宮、台中樂成宮號稱臺中市的四大媽祖廟。
福順宮位於麗水村,4月14日早上8、9點廟方人員會扛抬三府王爺神轎至龍西里茄投尾保安宮迎請媽祖,隨即舉行遶境村莊與釘營頭儀式。 然而此時文昌祠廂房久遭佔住,拜亭坍塌,門樓亦顯破舊。 台中南屯順濟宮 地方士紳為保存本廟史蹟及延續文風推展於不朽,而倡議新建。 新建之議定奪後,繼而由管委會之成員負責相關事宜;並議聘國大代表林湯盤擔任「重建台中文昌廟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向地方各界發起募捐,聞者無不慨然出資,得以持續推動新建計畫,銘謝眾善信之惠施。 又逢台中市政府辦理公共造產,故管委會遂將原廟土地出租給市府,改建為南屯市場,分得五間店鋪,並出售地上建物作為本廟遷建基金。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西區道教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中港分處長梁又文今(26)日開心宣布,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今年締造10項佳績,在招商引資方面連續10年達標,達成率突破百分之百,進駐廠商75家,總投資金額超過1,140億元,園區營業額不受疫情影響逆勢增長,突破570億元。 宋德仁指出,感謝內政部營建署補助新北污水建設經費及代辦工程,污水下水道工程昂貴,又是「看不見的政績」,很多縣市未必有心想做。 為了永續發展,新北市堅持走下去,目前已達成4年接管25萬戶及累積接管超過117萬戶目標,締造無法超越的全國第一紀錄。 台中南屯順濟宮2025 他說,最辛苦是施工人員揮汗奮力在暗無天日及髒亂惡臭的地底下,為都市環境努力著,還有支持污水建設及用戶接管的市民們,願意積極配合工程,才能帶來住家環境衛生及市容景觀的改變,也讓後巷不再會是治安的死角。
文昌祠的建物格局與建地面積之考據,依日治大正年間調查之《宗教台帳》記載,已發展為坐東北朝西南,三開間正殿帶拜亭及左右兩廂房,廟前並有一堵照壁,建物共約94坪,整體佔地則約660坪,廟域堪稱宏敞。 而當時所奉祀之主神,僅有梓潼帝君、朱衣帝君、魁斗君等三尊神像。 日治明治三十一年(1898)借用本廟為「犁頭店公學校」校舍,明治三十八年(1905)始遷至今南屯國小現址。 老一輩鄉親親眼所見,正當敵機轟炸之時,在神岡國小上空處,相似本宮媽祖顯靈著紅衣袍接彈護民,連日本皇軍也有所見,嘖嘖稱奇。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修道院
啟用未幾,知高庄(今台中市南屯區寶山里)士紳張聘三,於一樓創設「聘三圖書館」,嘉惠地方莘莘學子。 台中南屯順濟宮 經過眾人口中常常說道,台中市東區南天宮關聖帝君廟,”足靈感”! 帶著滿滿的誠心,向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祈求,期望考試順利高中”公務員”。 民間傳統信仰帶給人安定心神的穩定力量,台中南屯老街的萬和宮,又名犁頭店聖母廟,歷史悠久,奉祀湄洲天上聖母,是台中市的四大媽祖廟之一。 台中南屯順濟宮2025 雖然我們沒有初一、十五拜拜的習慣,偶爾還是會走訪萬和宮,感受一下老街的氣息和神明的溫柔。
2008年8月,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將「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登錄為直轄市定民俗類文化資產。 2022年8月,樂成宮嘉慶年款案桌、樂成宮「法雨宏施」匾、樂成宮開基正二媽神像被登錄為臺中市一般古物。 由時任樂成宮董事長何春木省議員推動[來源請求],1985年列為三級古蹟。 九二一地震時石柱位移、木構架位移、左山牆全倒及部分屋頂塌陷,同年11月16日因地震導致右方屋頂及右山牆嚴重倒塌。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大肚區道教
南屯區昔為平埔族巴布薩人貓霧社之獵場,清領(1684)後,漢人入墾日盛,於雍正四年(1726)即開墾有成,建立萬和宮(今萬和路一段51號,市定古蹟),供奉媽祖。 台中南屯順濟宮2025 又本地為昔日半線城(今彰化)至葫蘆墩街(今豐原)之中途站,以打製犁頭等農具聞名,故稱「犁頭店街」。 近年隨著都市政策,規劃不少重劃區,包括五期重劃區、七期重劃區、八期重劃區等。 文心路以東的五期重劃區開發較早,其餘則多為1990年代以後始開發。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北屯區道教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則表示同年已獲得文化部補助,將對該民俗進行更詳細的調查,調查報告完成後將送文化部審查指定為「重要民俗及有關文物」。 樂成宮常務董事何敏誠議員,也在議會當面質詢[來源請求]。 這些庄頭涵蓋臺中市烏日、大里、太平、霧峰、東區等行政區,有「旱溪媽祖蔭外庄」(庇蔭其他村莊)的美譽。 遶境南屯時,南屯的萬和宮媽祖神轎會前往迎接;大里地區則有「十八庄遶透透,大里呷中午」的俗諺。 最後回到旱溪時,當地民眾舉行大拜拜,在1954年報導時記者稱該日為「全市最熱鬧的一天」。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潭子區道教
南屯區的氣候屬於低緯度之副熱帶季風區,氣候與臺中盆地其他地區之氣候略同,氣溫及濕度均高,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3度左右,年平均最高溫度為攝氏28度,最低溫出現於1月份,4月至9月氣溫最高,每年從10月至翌年3月則較為涼爽乾燥。 每年4月至6月為雨季,6月至9月則多雷雨及颱風雨,為全年降雨量集中時節。 年平均降雨量為1,642.1公釐,年平均濕度為77%。 冬季風向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但因有大肚山之屏障,風力較台中海線地區為小。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南屯 順 濟 宮
相傳開基媽祖神像是張國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湄洲恭請到南屯。 2004年19日到21日舉行入火安座謝土慶成儀式,在建成路、振興路、樂業路、十甲東路,旱溪路都設歡迎門牌樓,21日辦入火安座大典。 2005年在後殿二樓左正殿增設月老殿,同年12月新製的青斗石石獅安座。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訂房
由於重劃區以現代都市計畫規劃,街廓整齊並有完善的公共設施服務,如:文心森林公園、豐樂公園等大型綠地公園,大墩國小、大墩國中、惠文國小及惠文高中(含國中)等學校,吸引大量的外來人口移入。 2005年隨著政府解禁筏子溪與環中路東側的後期發展區,在自辦市地重劃進行整體開發下,該地由農業區逐漸轉成住宅區和商業區。 南屯區公所是臺中市政府在南屯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中市政府。 南屯區為臺中市議會第七選區,在市議會的65席市議員中,南屯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含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議員)。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佛教
建廟者是由居住犁頭店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個姓氏的居民出資鳩工。 台中南屯順濟宮2025 省轄市時期,與舊社南興宮、台中萬春宮、台中樂成宮號稱臺中市的四大媽祖廟。 九二一大地震後十八庄迎媽祖活動蕭條,部分十八庄宮廟與樂成宮合作辦理「大屯地區十八庄聯合遶境活動」,2007年時此活動被樂成宮單方面改稱為「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 2008年此活動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時,不但文資所有權、保存單位僅有樂成宮,也有跨縣市登錄的問題(十八庄所在的烏日、大里等區時屬臺中縣)。 又為維持此文資身分,樂成宮管理階層要求十八庄配合,遂使2018年發生「鬧雙胞」之事件,樂成宮、十八庄同日分別辦理繞境,而十八庄繞境起點(稱之為「頭庄」)的烏日下哩仔東女慈聖宮未能循往例迎請到旱溪媽祖參與。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霧峰區道教
後來,萬和宮製作一座取名為「咖咖」的穿山甲塑像放在廟前廣場。 古匾在1945年以前有十五面,其中於三川殿七架桁下「福蔭全臺」匾額乃雍正年間建置,為台中年代最早匾額。 廟內還有張國祿位、昭和年款銅鐘、道光年款鉎鐵大鐘、鉎鐵金爐及「德媲媧皇」匾額這五件古物,2016年被台中市文化資產處列為一般古物。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大里區道教
此廟位於漢人從台中市區往大坑山區及太平開墾的必經之地,也是漢人與原住民接觸做生意之處,因此形成一小市集。 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彰化縣誌》記載彰化縣內媽祖廟計有二十一座,其中一座位於旱溪庄。 新廟落成後,全體委員及信眾有感於關聖帝君之浩然正氣、神威顯赫,又是五聖文昌之一,決增祀關聖帝君。 未幾,南屯區長兼任重建管理委員林錫三之子林俊光,因緣自木柵指南宮恭迎孚佑帝君神像乙尊,如此再加上開基奉祀梓潼帝君、朱衣星君、魁斗星君,始成供奉五聖文昌之廟宇。 於民國63年2月22日舉行慶成大典,並奉安五聖神座,儀式莊嚴隆重。
台中南屯順濟宮: 臺中觀光旅遊網
南屯區的地形東西寬廣而南北狹長,東至麻園頭溪與南區、西區為界,西至大肚台地與大肚區為鄰,南接烏日區,北端與西屯區接壤。 區內東半部為台中盆地,西半部則為大肚山台地的斜坡面,整體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區內則有土庫溪、筏子溪、麻園頭溪等溪流由北往南的方向穿梭其間。 道光年間,貓霧拺社遷至埔里,加上現街區位於半線(今彰化市)到葫蘆墩(今豐原區)路途之中點,使該地區漸成為南屯一帶的中心。 因當時此地原有許多製造農具的打鐵店,其中以犁頭最為出名,地名遂改為犁頭店,稱為犁頭店街。 與大里杙(今大里)、葫蘆墩(今豐原)合稱臺中三大聚落,同屬臺中盆地開發最早的區域。 2008年,經台中市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審議,以「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之名登錄為台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東區道教
2020年時樂成宮再次阻撓迎請,東女慈聖宮遂於迎請完各廟神後,架設「天臺」及神位迎請樂成宮媽祖降靈,卻遭樂成宮於官方Facebook上質疑此活動「假借」樂成宮名義,再次引發爭議。 台中南屯順濟宮2025 二、臺灣舊慣習俗信仰:「繞繞境與臺中旱溪媽祖繞境路關…其中台中市旱溪媽祖每年繞境的路關(路線)和日期如下..」。 2005年,樂成宮聘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正珍等學者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隨隊採集遶境活動,以一年時間田野調查及訪談耆老,並出版相關書籍。 2008年8月初,臺中市文物審議委員會審議,將樂成宮遶境以「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之名登錄為臺中市文化資產,其後亦曾獲選為「臺灣宗教百景」之一。 2016年臺中市議員邱素貞、江肇國亦提案將此民俗從市定民俗提升成國家層級,並獲得議員曾朝榮、何文海、李天生、蔡雅玲等人連署。
老二媽神像為軟身神像,是以真人頭髮表現似民間閨女一般的盤髮,腿部雕刻精細,小腿部位鼓起有肌肉感,著繡花弓鞋,也列為台中市文物資產。 1917年,廟方與台中萬春宮主辦名為「五媽會」的共同祭祀活動,並邀請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梧棲朝元宮等五間媽祖廟參與,因兩間主辦及五間參與皆為媽祖廟,故也稱為「七媽會」。 台中南屯順濟宮 相傳此廟媽祖為林大發之先祖來旱溪拓墾時所迎請,後由庄民建廟奉祀,興建於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南天宮推行慈善扶助弱勢 發放愛心物資1,500戶低收入戶受惠
後來喀哩、石螺潭和溪心垻移到同一天,大里也改到二十三日。 早年,旱溪、十甲地方的武館獅陣也跟隨著旱溪媽祖婆遶境,但因時代變遷,在2017年報導時當地僅剩集和堂玉麟金獅陣。 大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地圖臺中旱溪樂成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東區旱溪的媽祖廟,此廟主祀之媽祖被稱為旱溪媽祖,建築、文物與遶境活動分別被列為臺中市文化資產的市定古蹟、古物及市定民俗。 民國65年(1976)為健全廟務管理,向台中市政府申請辦理寺廟登記(台中市寺登第89號),並向台中地方法院辦理「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市文昌公廟」法人登記,自此採用董.監事制。 首任董事長由林湯盤榮任,歷屆董、監事皆是地方德高望重之士紳,深具文化涵養。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另許多大型公共設施與機關均在此設立,例如文山垃圾焚化廠、台中工業區、臺中監獄、少年觀護所等。 根據臺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1年底南屯區戶數約6.8萬戶,人口約17.7萬人。 區內人口最多的里為文山里,人口第二多的里為豐樂里,人口最少的里為鎮平里。
同時,為擴展信仰區域及於全市,將廟名改為「台中市文昌公廟」。 民國61年(1972)10月14日,購置南屯段第169-2地號農地(即本廟現址),作為本廟遷建之新址。 經費與廟地有著落後,管委會特聘地方知名的集成堂地理師張登淵(阿水仙),擇定民國62年3月1日開工,以祈求一切順遂;同年12月20日竣工,總工程費高達新台幣120餘萬元。 新廟為二層迴廊城閣式建築,一樓前正中築雙垂階梯,供來賓與信眾登上二樓正殿參拜。
2001年7月18日,內政部核定樂成宮修復經費新臺幣四千五百萬元,先核撥第一期五百萬元。 受損拆卸的剪黏作品,為北派匠師作品,捐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為配合樂成宮震後整修工程,臺中市政府工務局向中央爭取到三百多萬元,一併進行廟埕廣場及旱溪街風貌再造,將廟埕廣場改鋪地磚,並於旱溪街裝設古式路燈。 廟方同時請建築師黃貴帝設計興建高四十公尺的標碑,導引信眾參拜媽祖。 台中南屯順濟宮2025 該塔標碑於2003年完工,以青斗石作壁雕,入夜後從潭子、太平、大里等方向來往的車輛可望見。 省轄市時期,與舊社南興宮、南屯萬和宮、台中萬春宮並稱臺中市四大媽祖廟。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南天宮 – 祈福佈施繞境活動【圓滿完成】
2015年9月28日清晨,這棵被編為台中市珍貴老樹編號第4號的老榕在強風中倒塌,由劉東啟診斷,市府協助搶救。 在美軍空襲時,因人們躲在公樹下的防空洞獲救,信徒遂在樹下安置一尊樹王公神像。 在1993年報導時,市府農林課人員表示此樹缺少土壤通氣處理,樹蔭下又有不少攤販聚集,對老樹的存活具有莫大的威脅。
台中南屯順濟宮: 臺中樂成宮
麻糍埔:「糍」念作ㄘˊ,為現在的豐樂里之一部分,在台灣清治時期是彰化城及烏日與犁頭店、四張犁、潭仔墘(潭子)及葫蘆墩(豐原)南來北往的中途必經之地。 傳說在此竹圍密佈的草埔地,有許多攤位在此中途站擺攤賣麻糬供旅人充飢,因此得名。 ,最初為平埔原住民拍瀑拉族(Papora)貓霧拺社群部落,清代後屬農業區,為現臺中市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 被視為母的榕樹根部長有樹瘤,形似烏龜,在2004年報導時約12公尺、樹圍約3公尺。
台中南屯順濟宮: 台中市石岡區道教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