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生活中的自己,都是往外馳騁,不斷地向外擴散、放射及消耗生命的能量。 心道法師 我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乃至感受到的外在世界及身體,實際上都處於無常當中,早晚會煙消雲散,並不是真正的自己。 唯有在寧靜當中,生命的原點才會顯現,讓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自己、找到最真實、原來的自己。 1994年,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正式立案,邱澤東先生捐贈新北市永和區大樓面積與宗博館使用。 星雲法師也回憶起卅多年前,心道法師在佛光山出家,其本性忠厚老成,向道心切,是本分老實的修行人,因此同意他到宜蘭分院修行。
的理念,以道場所在的貢寮鄉主要服務區域,提供當地的獨居老人與弱勢家庭關懷、義診及清寒獎助學金等服務。 2003 年觀察社會變遷,體認「心貧窮」才是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故設立以「獎勵品德」為選拔標的的「普仁獎學金」希望藉由獎勵、表揚、推廣品德的過程,進而促進社會崇尚品德風氣,推動社會一起來重視生活中品德的落實。 在古堡斷食半年之後,心道法師搬到靈鷲山閉關, 1983 年,法師搬進法華洞,開始長達兩年斷食閉關。 法師整日曲身在小洞裡,不吃飯,只喝水 、 吃以鮮花和中藥煉製的百花丸,這種堅苦卓絕的修行感動了無數信眾以及護法弟子。 當時佛光山住持 星雲大師認為既然心道法師要苦修,遂建議他到宜蘭雷音寺閉關 ,到了雷音寺,由於後面有個鐵工廠,打坐時經常受到噪音的干擾,有礙修行,於是又移至北面有個墓地的圓明寺修行。
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簡介
心道法師,1948年生於緬甸,祖籍雲南,俗家名楊小生。 戰亂的滇緬邊境,四歲父親遇害,母親攜妹離散,隨姨丈開始長年流浪。 九歲,為減輕家計而加入游擊隊,隨軍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離動盪。 生死的難解疑惑,與一日目睹阿羅漢飛越潭面的聖跡,即形成早年最深刻難名的生命戳記。 法師廣參博學,遍學大小乘經論,修淨土,習禪宗,學戒律,得法於天台(為天台宗四十三世),並為禪門臨濟宗第五十世傳人。 後在青海塔爾寺研習密典,精學五明,從九世班禪大師受時輪金剛大灌頂,並受學於阿嘉活佛、恩久活佛等,被恩久活佛授記賜名“丹巴增貝堪布佛”,後殊獲“班智達”學位。
- 心道法師體悟活人比幽冥眾生問題更多,度眾因緣萌動,信念推動人生佛教,度化處理人的問題。
- 正值心道法師與僧眾華嚴閉關時期,新北市長朱立倫元旦訪靈鷲山供燈為全民祈福 2015年元旦上午,已是靈鷲山心道法師與僧眾華嚴閉關法會啟建第十二天,頂著領冽寒風與低溫來襲,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在台灣最東邊的三…
- 我們都是佛教徒,在這裡我們就是一家人,應該好好的團結,好好的學習佛法,做一個優秀的出家人。
- 顯現的一切就是色,色是一切現象、物品、人事,這一切都是無常、假相的。
- 心道法師祖籍雲南, 1948 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誕生於緬甸,俗名楊小生。
- 供僧主要就是續佛慧命,讓佛法永續,讓佛教能夠延續,所以供僧是非常殊勝重要的。
- 藏傳佛教打著佛教招牌,喇嘛披著佛教僧寶的外衣,假修行之名,行邪淫之實,愚癡地迷信男女性交的雙身法可以使人即身成佛,這與佛法的修行完全無關,卻騙人說是最高級的佛法……
- 一四年四月,心道法師獲緬甸國家頒布授證為「上座部大業處阿闍黎禪修最高成就獎」,這是自佛陀時代至今二千五百年來傳承不墜的上座部僧伽禪修體系的最高榮銜。
心道法師認為,死亡之地是世間最不吵雜的處所,心境更加寧靜,法師覺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更覺悟修道時間的可貴。 1957 年滇緬游擊隊以讀書為由矇騙他,因而展開軍旅生涯。 在軍中他更名為楊進生,這段期間, 他學習到莽林中生存的技能,也有被關在地洞中的玄奧經驗,更曾目睹一位身著紅色緬甸袈裟的和尚凌空掠過水潭,最後消失在視線之外的神通事蹟,這個經歷拂動了他的心弦,因而在內心深深種下尋找阿羅漢求道的種子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警政署費時兩年餘,編列新台幣4505萬元經費,運用科技打造嶄新的訓練模式。
心道法師: 靈性生態在十地的滋養中盛開(下)
2017年12月5日,靈鷲山一年一度的緬甸供萬僧朝聖團來到臘戌做兩場的供僧儀式。 供僧主要就是續佛慧命,讓佛法永續,讓佛教能夠延續,所以供僧是非常殊勝重要的。 緬甸是原始佛教區域裡,僅存最完整的一個國家,他擁有許多實修證悟的聖者,在這個物質紛擾的時代裡,更顯得彌足珍貴。 這裡的出家人依舊保留佛陀時代托缽與刻苦修行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更能體會原始佛教的當代意義。 心道法師2025 緬甸佛教文化深入民心,形成一種簡單樸實正知見的生活模式,是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的來源;這正是原始佛教最有系統、次第的修學方式的特色,它緊扣實修脈絡,在穩固中,建立良善的行為軌則成為生命方向。
生態與和平是兩大主要指導方針,並於日前在德國雷根斯堡,與歐洲多國智庫學者,共同探討大學課程結構。 「只要是對的事情,交給菩薩就是了。」心道法師堅定地說,「如果台灣社會需要這座博物館,那它就一定蓋得起來。」2001年11月,世界宗教博物館正式開館,提供人們一個認識各不同宗教的機會,提倡各宗教間自由對話,期盼消弭各宗教間的爭端與衝突。 我們敬愛的靈鷲山首座法師、教育院院長、世界宗教博物館執行長-了意比丘尼,於2023年元月6日寅時圓寂,他ㄧ生奉獻心力於國際弘法、宗教交流、文化教育等不遺餘力。 心道法師說,只要有土地就要播種,只要哪裡有緣就要去哪裡播種,這個是佛法的概念,叫做「善業」,每個地方都是我們善業的田,就是長出智慧的地方,福和慧就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耕種,那麼福就是善業,慧就是覺醒,我們要能夠覺醒,但究竟甚麼叫做「覺醒」呢? 心道法師 當我們還沒辦法脫離輪迴了脫生死以前,我們就是要結好緣、做好事,口好身好意也好,身口意都要好。
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特立獨行 信徒學者各有評價
因此,宗教的靈性信仰,對人類負有靈性生態教育的使命,各個宗教之間應該充分展開對話與連結,去異求同、共存共榮,把宗教共有的「愛與慈悲」精神融合起來,地球才能和平。 2002年,開始籌畫「世界宗教大學」,延續與落實宗教教育,以復興那爛陀大學精神為志, 提供一個各宗教在此對話與交流的平台,期使各界人士與諸方信眾皆可於此獲得更深一步與 更廣泛的宗教知識,為世界和平做一分貢獻。 (圖片:靈鷲山無生道場提供)2001年11月9日,全球首座世界宗教博物館於永和開幕,多位來自全球的宗教領袖與各方代表 心道法師2025 與會,並將此日訂為「世界宗教和諧日」。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專門委員李黛華、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專門委員陳桂英、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無生道場監院大康法師、美國生命大學推廣執事廣果法師、高屏講堂執事法泰法師等人皆出席典禮。
心道法師: 鷲山兔年春聯 心道法師墨寶「智透太平德貫乾坤」
一四年四月,心道法師獲緬甸國家頒布授證為「上座部大業處阿闍黎禪修最高成就獎」,這是自佛陀時代至今二千五百年來傳承不墜的上座部僧伽禪修體系的最高榮銜。 目前有此榮銜者,如馬哈喜禪師、摩構禪師、孫倫禪師等,均為舉世欽仰的大禪師,都有其全球性的禪法體系及國際道場,對人類靈性和平的覺醒,發揮著重大啓迪。 心道法師 因此,1991年心道法師開始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做為推動跨宗教交流、促進和平的平台,並將「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每一個生命」的理念推及世界。 靠著眾多信眾的小額捐助與願力護持下,經過十年努力,世界宗教博物館在2001年11月9日舉行盛大的開幕典禮,各大宗教領袖及代表紛從世界各地前來祝賀。
心道法師: 國際肯定與獲獎
經過前面幾天內外壇佛事的洗禮,大家累積更多福慧資糧,可以有更好的覺受,來進入這場冥陽兩利、解冤釋結的大齋勝會。 不管大家身在哪裡,只要能持續這份虔誠心、精進心,共願、共感、共生,當下即是壇場。 今晚的幽冥戒,是水陸法會中最重要的佛事,也是六道群靈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關鍵。 所以面對工作的時候,要經常省察自己,勇敢去承擔跟解決問題,好讓自己不生煩惱;不要老是逃避問題,問題沒有解決,煩惱又生。 工作中大家分工合作,除了做事要認真,也要任勞任怨,而且珍惜常住的事物,這都是在工作中修行的意義。 所以我們整天都在修行裡面,如果我們不能把修行的觀念,建立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就越做越煩惱、越做越計較,跟世俗的人沒有什麼差別了。
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
台灣佛教界當今比丘與比丘尼的比例,約莫是2.5:7.5的比例。 心道法師 特別是中國大陸佛教重新興起的勢力,乃至國際間包括南傳、藏傳佛教的組織與往來,全然都是以「男眾比丘」為主。 至於平日大大小小的各類法會,是道場維持收入的主要來源;贊助點燈、消災祈福的功德金,也明顯超過三成以上的減少。 但這位年輕時眉眼頗有柯俊雄明星風采的法師,在自立山頭後,不知怎的,並不像其他離開的法師,而始終沒有換掉自己「心道」的法號。 水陸法會正式啟建期間,則遵循古禮依時、依辰、依典制,一切供品、壇城佈置、擺設,當極盡莊嚴、清淨,以最縝密謹慎的態度,可說戒慎恐懼,盡心達到如法如儀的完美境界。 二十五歲出家,在墳場塚間與深山洞窟等處修持頭陀苦行十餘年,深刻體悟六道眾生輪迴之苦,誓願超渡六道幽冥眾生脫離無邊輪迴,並日誦《金剛經》、《大悲咒》悲心回向。
心道法師: 愛與和平 靈性生態
無生道場 靈鷲山無生道場成立於1984年,由心道法師所創,座落風景線上。 從台北沿著福隆火車站往宜蘭方向的濱海公路前進六百公尺左右,是“聖山寺金佛園區”重建計畫的預定地,… 法師生前遺作有《西北宏法記》、《佛教與抗建》、《心經淺說》、《二時課誦冠注》、《游敦煌日記》。 心道法師2025 1941年秋,應寧夏佛教人士之請,分別在銀川承天寺、普濟寺、牛首山極樂寺講彌陀經和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