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沃客曾經辦理過很多微創手術理賠,動不動就是2、30萬的理賠金額,當然也可以選擇健保不用自己花費,但就要以傳統的外科手術開刀,相信大部分的人不會希望孩子被開腸剖肚。 因此為了避免在醫院的高額花費,我們可以運用實支實付保險來轉嫁給這個費用。 反之,如果今天孩子發生了失能等等的狀況,首當其衝的肯定是父母的經濟問題,也有可能會有一方需要辭職專心照顧孩子,以需要雙薪的家庭來說,將會產生極大的經濟窘境。 重大傷病險屬於「保障多項疾病」類型的一種保險,其它類似的保單還有「重大疾病險」和「嚴重特定傷病險」。 新生兒保險 這些保險都是一次保障好幾項疾病,差別除了保障的疾病數目不同外,理賠定義也不太一樣。 而這類保險的優點是,一旦符合理賠條件,就會給予一筆較大額的保險金,又稱為「一次金」,想怎麼運用都可以。
- 目前以跟著健保重大傷病制度走的「重大傷病險」最受歡迎,包含罕見疾病在內,保障的傷病高達三百多種,同時理賠也較無爭議。
- 理賠因意外住院的每日保險金,投保 2,000 元為例,若住院 5 天,即可領取 10,000 元保險金。
- 但是,不建議等 5 歲後才幫孩子買保險,因寶寶剛出生會進行公費 21 項新生兒篩檢,稱為「遺傳性疾病之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檢查項目」,若有異常病歷,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會拒保。
- 在同一時間,爸爸要趁空趕快去戶政機關幫寶寶報戶口以取得身分證字號,同時可以辦出寶寶的健保卡,另外也可以同時申請媽媽的勞保生育給付津貼。
且每年保險界商品一有變動,也都會有熱心人士重新提出最新的罐頭保單供大家參考。 台灣 14 歲以下幼童一年平均罹癌人數約為 750 ~ 1,000 人左右,發生比率相對較低,也因此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的保費較便宜,可考慮自身需求再幫寶寶購買。 王大包表示,若是經濟情況無虞建議直接買,如有預算壓力,可於寶寶 0 歲時先買齊,隔年再解約。 畢竟雖然孩子發生率不高,但還是有可能發生,爸媽不要賭。
新生兒保險: 新生兒保單怎麼規劃?一次看懂新生兒罐頭保單&投保時機
本活動如有任何因電腦、網際網路、電話、或其他傳輸技術等不可歸責於本公司之事由發生,致參加人所寄出或登錄(填寫)之資料有遺失、錯誤、無法辦識或毀損等情形,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參加人不得異議。 得獎名單以本公司網站公告方式為準,本公司將寄送得獎通知至預約留存之信箱。 得獎人須於接獲本公司通知翌日起 14 天內回覆贈獎寄送之完整地址及相關資料,逾期回覆或因留存資料不完整或錯誤致無法通知得獎者,視同放棄得獎獎品。 自109年1月1日開始,金管會要求保險公司的儲蓄險,必須調高責任準備金,王大包分析,今年起台幣的儲蓄險利率大概剩下1.7%上下,如果想拿來強迫儲蓄或當成教育基金無妨,但是不要期待有太高的利率和效益。 一名女網友分享,阿嬤用來泡茶的不鏽鋼杯,卡了許多茶漬,但因為杯子沒壞,阿嬤一直捨不得丟掉;近日她聽朋友建議,…
目前以跟著健保重大傷病制度走的「重大傷病險」最受歡迎,包含罕見疾病在內,保障的傷病高達三百多種,同時理賠也較無爭議。 ,扣掉跟責任有關的壽險後,把其它的意外、失能、防癌、多項重大疾病類保單,以及最重要的醫療險合起來,就是寶寶最完整的人身保障。 當寶寶出生以後,爸媽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寶寶能夠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除了讓寶寶吃得飽,穿得暖以外,在成長期間寶寶不免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論爸媽們怎麼小心的照顧,不讓寶寶受傷,但疾病、意外總是會毫無預警的發生,傷害兒身,痛在娘心。 因此當發生事故時,總希望可以給寶寶最好的醫療照護,但如果財力不允許總會留下遺憾,這時候如果有保險,將可以減少遺憾的發生。
新生兒保險: 新生兒保單聰明買!6大保險Q&A幫爸媽一次弄清楚!
前者好處是趁著被保人年紀小、保費低的情況,搶先購買一輩子的保障。 後者則是可有效轉嫁常見的醫療重大支出,如住院雜費、住院藥物費、手術費等,且方便定期調整,隨時跟上醫療趨勢。 幼兒總是以好奇心驅動自己來探索這個世界,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傷害,意外險絕對必備。 新生兒保險 新生兒保險2025 其中影響較大、較長遠的要算是「燒燙傷」和「意外失能」,在這兩方面記得要安排多一點保障。 規劃時,除了準備壽險公司出的意外險,也建議多保一張產險公司的保單來增加一些保障項目並拉高額度。
避開隱藏在保單裡的陷阱與地雷,為孩子精打細算,用最低保費,買到最高保障。 “傳統重大疾病險”理賠範圍僅7項、”特定傷病險”理賠範圍30多項、”重大傷病險”理賠範圍300多項,領有重大傷病卡即理賠。 一次性給付的好處為一旦確定診斷,保險公司就會直接給付一筆金額。 對於面臨後續的療程和治療上,或是自費購買藥品、營養品,彈性會比較大。 新生兒0歲時重大傷病險會比較昂貴,6歲過後保費會下降20%~30%的價錢,花小小的金額,來轉嫁無法預知的巨大風險,低保費高保障。
新生兒保險: 新生兒投保5大重點,這樣規劃準沒錯
終身型的「失能扶助險」對幼兒來說,保費相當便宜,要是預算夠早點買是好事,畢竟寶寶也可能因為疾病導致失聰、失明或是行動不便的狀況,且一旦發生經濟來源必須支撐更久。 長遠來看,保障終身的失能扶助險是每個人都該有的,只差在早買晚買而已。 若有預算壓力,先買幾年的定期也可以,等下一代長大經濟獨立後,再讓他自己考量是否購買終身失能險。
新生兒保險: 重大疾病/特定傷病/重大傷病險/癌症險
如治療癌症的部份,依照癌症住院、癌症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各有不同的額度可申請理賠。 新生兒保險 因為此類險種的疾病定義交給健保局,只要取得健保重大傷病的證明文件就可進行理賠。 如果真的要規劃,一般可以選擇增額型的儲蓄險,也就是時間到後持續滾利去做為未來孩子的教育基金準備,不建議每年還本型的商品, 因為孩子會用到這筆錢可能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了,所以用增額型的複利效果,可以讓這筆錢成長到一個很可觀的金額。 因此關於這些細節也是我們父母在為孩子規劃保單的當下,需要去做留意的,還是要相信一句話『一分錢、一分貨』,規劃前記得可以跟我們討論一下,相信我們可以提出客觀的建議,以及你應該注意到的細節。 順帶一提,當時候鄰居的小孩是用移植臍帶血的方式治療成功的,如果經濟狀況許可的家長,建議可以幫孩子存好臍帶血,以備將來不時之需,保險沃客這邊沒有業配,所以請自行上網搜尋相關資訊。
新生兒保險: 投保時該準備什麼資料呢?
去(2021)年 10 月新北市發生虎豹潭事件,4 名孩童不幸身故,但礙於先前法令規範,15 歲以下兒童投保的意外險和旅平險只能退還部分已繳保險費,沒有身故保障,引起大眾譁然。 台灣將在 2025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趨勢影響,養兒育女更是一個甜蜜的負荷,多數父母除了及早準備自身的老年保險規劃之外,懷孕時也會先蒐集兒童保單的相關資訊,期望孩子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健康無虞。 新生兒保險 終身壽險:未滿15歲不給付身故保險金,且小孩並非家庭支柱,無須壽險保障,通常最多選擇10萬保額當作購買整張組合的門票。 ,因小孩年紀小,保險公司承擔責任的時間大多是數十年,所以保險公司對於小孩的健康狀況都會非常重視。 如曾經肺炎住院,保險公司大多會將呼吸道除外不予承保,若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未來可能再也買不到保險了。 每間保險公司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的保障,可以藉由不同保險公司互相搭配,做到完善的規劃。
新生兒保險: 重大燒燙傷:
因此兒童規劃會盡量將重大燒燙傷的額度拉高,以支應這些意外帶來的醫療支出。 簡單來說,就是發生了某些疾病或意外事故,很需要錢,但我們錢不夠多, 這時候保險就能分擔一部分的支出,解決家庭的財務危機。 只要我們趕在這 10 天內投保,因為沒人知道篩檢結果如何,這時候嬰兒會被當作健康寶寶,就算最後篩檢報告異常,保險公司還是得理賠。 當然,不是罐頭保單就是最好,像是如果已經替孩子保好意外險保單,但想要再多加一些失能險保障的話,可以挑選單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投保即可。 新生兒紅血球比成人多,所以紅血球代謝後的廢物比較多,而小寶寶的肝臟又比較不成熟,因此這些代謝後的廢物較不容易排出,這時就可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保險: 新生兒應該需要什麼保障?
不建議等到5~6歲後投保是因為如果在健保提供的21項新生兒篩檢中有異常的病例,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會拒保。 錠嵂保經整理「新生兒保單規劃重點,必備5大保障」,內容有失能險、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提供新手爸媽參考;至於「優先投保順序」何者較適合,可與保險顧問討論後決定。 王大包建議,家庭保費預算不應超過夫妻年收入的 30 % 以上,以免造成家庭的負擔。 基本上,年花 2 萬 5,000 元就能為孩子買一份相對完整的保險,含括雙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癌症險及重大傷病險等,如果搭配得好,只要花 1 萬 5,000 元 ~ 2 萬元,也可為孩子買到相對基本的保障內容。 另外,意外事故居5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之首,壽險或意外險保額建議投保至最高61.5萬元(法令規範最高限額)。 因此低保費高保障的癌症一次金給付,可以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主動權有一次給付金下來十分重要,比較可以靈活運用,特別要注意的是癌症醫療部分是否有理賠包含癌症所引起之併發症。
新生兒保險: 「實支實付」優於「住院日額」嗎?
因上面提到的各種保險算是固定會規畫的保障,於是在網路上就有了「罐頭保單」一詞,尤其以新生兒的罐頭保單最常被討論。 最早罐頭保單的概念是由知名論壇PTT上一位醫師研究多家保險商品的內容再結合自身知識後,所提出的一種保險組合商品。 新生兒保險2025 其特色是採用兩三家以上不同公司的保單來互補搭配,同時大量運用定期險,力求在有限預算內買到CP值最高的保障。 由於這想法頗受認同,概念也就持續流傳下來,強調「泛用性廣、CP值高、整組打包不須再另外花心力變動」等精神,直到現在相關討論也十分盛行。
因此,錠嵂保經建議投保「一次性給付」的癌症險,只要一經確診,保險公司就會給付一筆高額的理賠金,可以減輕短期內龐大的治療費用;建議投保額度為「癌症一次金」300萬元至500萬元。 錠嵂保經說,孩童因「好奇」而造成的意外事故,統計上有85%為發生在家中,而且家中長輩照護小孩時也無法24小時陪在身邊,因此,投保意外險的重點為「意外實支實付」跟「重大燒燙傷」的保障內容。 因疾病、意外事故造成失能情況,對爸媽和孩子而言,都是很大的傷害及壓力,尤其每個月要支出的治療照護與生活費用。 新生兒保險2025 錠嵂保經建議投保額度「失能一次金」100萬元至200萬元、「月扶助金」3萬元至5萬元。 孩子還小,建議先用「定期險」把短期可能會碰到的大風險(如癌症、重大傷病)的保障顧好,原因是定期險的調整空間大,保費便宜卻可規劃高保障。
夫妻雙薪工作,沒有人可以照顧小孩,且很可能要為了照顧小孩,其中一方必須得請假,甚至辭去工作。 建議投保完保險後再做超音波檢查或罕見疾病篩檢等自費檢查項目,時間最好在投保生效後滿30日,才不會和疾病等待期撞在一起。 為幫助更多新手爸媽了解新生兒保險內容,台灣人壽更推出「最強新生兒保險指南」平台,提供新生兒保險全攻略,若有任何問題,可直接於網頁中預約保險顧問諮詢。 金管會規定,15歲以下兒童雖然可以理賠身故金,但目的是為了解決喪葬費的問題,合併上限是61.5萬,超過的金額不予理賠,因此為孩子規劃壽險,對整個家庭的保障較少。 出生48小時後,醫院會協助寶寶做21項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新生兒篩檢,只要採幾滴腳跟血送驗,就可以完成檢查。 這些檢查一定要做的原因在於,這些疾病都是愈早治療、預後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