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時觀光客多走馬看花,或來使用五星級公廁,實際消費以散客居多,種類以外店鋪經營飲食類居多。 充滿懷舊古色風情,靜謐間飄散談笑聲,雖無都市熱鬧繁榮,但覺時光無憂佇留。 就像到了故宮不去看翠玉白菜一樣,到菁寮老街沒看看健朗的崑濱伯,似乎就覺得少了一味。
- 冬瓜茶是台灣獨有的味道,深受許多人愛戴,在許多手搖飲料店中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更被調配成許多新口味,是台灣人夏季獨特、不可或缺的飲品。
- 轉型農村文化休閒觀光,創立休閒旅遊相關產業商機與農村文化體驗活動,例如導覽,旅遊手冊,明信片,民宿,染布,草編,彩繪斗笠,綁稻草人,老式碾米,農耕體驗,特色博物館,手工藝坊,體驗教室,咖啡館,茶藝館,餐館…商店經營。
- 很清楚的後壁區地圖,還有專屬觀光旅遊地圖QR code,想循著後壁區熱門景點路線,就別錯過這份地圖。
- 以前俗稱嫁妝街的菁寮老街,菁寮在清領時期是通往諸羅縣城必經要道的重要驛站,位處交通要道,因此發展出許多熱鬧的商家,來到這你感受到的雖然不再是從前的繁華樣貌,但依然保留著昔日景致。
- 台南後壁|菁寮老街走到菁寮老街末端有一些新開設的文創店舖,在老房子映襯下復古有魅力,如果以後相關特色店舖愈開愈多的話,一定更熱鬧好逛。
雖然才短短的一兩百公尺長,但菁寮老街沒有被「商業化」的老街制約,而是原汁原味呈現真實風貌,傳統市場、柑仔店、布行、米店、中藥鋪、嫁粧店、醬料店等等,沒有誇大的招牌,但有樸實人家的真忱與熱情,讓人深深著迷。 中山高下新營或國道3號白河交流道→接172縣道轉台1線(往水上)→後壁火車站→南82線→左轉南85線抵達。 最重要的5+1,即是由前五種產業的居民,做更大的社區發展,群聚集思廣益,組織菁寮農村社造發展夢想團隊,自主性的由下往上的規劃家鄉永續經營的遠景。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後壁區數位觀光地圖
冰糖醬鴨創立於台南後壁,最初只有賣鴨肉與鴨翅,是地方媽媽為了維持家計而誕生的特色料理,開業至今已經超過30年。 也隨著冰糖醬鴨好吃的口碑傳開,店家規模也越開越大,更成為後壁著名的伴手禮。 西元2001年時,一群南藝大的學生跟著教授進駐了農村,開始了土溝社區營造的工作,將農民耕作的大地當作背景,設計了許多裝置藝術在村落中,讓整個農村搖身變為大型的藝術展覽館,成為土溝農村美術館,也掀起了農村藝術的風潮,更吸引了許多旅客慕名前來後壁旅遊,實現生活即藝術的理念。 但似乎後來也缺乏維持,聚落中許多地方已經缺乏管理,現在到訪可能會有些許失望。 冬瓜茶是台灣獨有的味道,深受許多人愛戴,在許多手搖飲料店中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更被調配成許多新口味,是台灣人夏季獨特、不可或缺的飲品。 開車來到台南後壁區,這間藏身在田野小路中的「清豐冬瓜糖」是專門製作冬瓜磚的傳統工廠,日日製作一塊塊充滿甘甜香味的冬瓜磚,待冬瓜磚完成後,直送各地飲料店及賣場上架,開業將近五十年,或許很多人都喝過他們家製作的冬瓜茶也說不定。
全台觀光工廠一覽表 從第一次接觸觀光工廠,發現是相當好的順遊行程,讓一年皆適宜的觀光工廠景點,增加旅遊的樂趣,也可以讓小朋友瞭解不一樣的產業,對於未來也有些幫助。 中藥鋪可是陳嘉玲的台南老家,更是這齣台劇主要拍攝場景,更是貨真價實的百年中藥鋪,清朝時期閩南式店鋪建築,這樣閣樓形式已很少見,現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斑駁外觀真的很有味道。 從這裡走進去參觀嘉玲的家,不過需要收門票費用,裡面有小嘉玲生活的閨房,與阿嬤睡在一起的眠床,還有全家聚在一起廚房與飯廳,都是劇迷不可缺少打卡景點。 帶著一顆名為【初衷】的心,領著大家一起看見台灣和世界風景,吃遍道地美食與小吃! 「菁寮囝仔」專賣糙米煎餅、糙米米香這樣堅持以糙米微原料製作,不加添加物純粹堅持讓客人吃到最美味的糙米煎餅及糙米米香的店家真的不多見了,我想除了推廣家鄉農作物,同時也讓大家品嘗到不一樣的米食零嘴,如果來後壁菁寮旅遊,這家由後壁菁寮人努力製作的糙米煎餅,真的值得吃看看。 即便是沒有找到拍攝場景也沒關係,我們幾個人邊走邊聊天~感受這樸實的街景,路上長者也很友善,那不期而遇的驚喜,也讓人忍不住笑開懷~沿路邊逛邊停下來吃小吃,更是旅遊好玩的地方。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後壁菁寮荷蘭井
後壁菁寮老街中的幾間老店,像是兩美理髮院、菁寮黃家古厝、豐昌商店、稻稻來、瑞榮鐘錶店等等都是有著濃厚古早味的地方,我最喜歡的是老冰舖「和興冰果部」,夏天吃一口那懷舊的甘蔗冰,瞬間透心涼,而三百多年歷史古老泉井「荷蘭井」及菁寮嫁妝一條街等也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離去前在「茄芷工坊」買一個台灣傳統的「茄芷袋」,就是最棒的紀念品了。 金德興中藥行就是偶像劇討論度極高『俗女養成記』女主角成長的老家,也是讓菁寮老街繼電影『無米樂』,可以說再次引爆觀光熱潮,『菁寮金德興藥舖』又稱『菁寮阮家古厝』為老街的一棟傳統木造閣樓式街屋,整體為木造結構並且是已超過百年歷史的中藥鋪,目前為台南市市定古蹟。 電影無米樂及偶像劇俗女養成記都是選擇在菁寮老街拍攝,菁寮老街的老店菁寮黃家古厝、豐昌商店、稻稻來、隆泰棉被店都充滿濃厚古早味氣息,美食方面則有割稻飯、老冰店和興冰菓部都是相當知名的景點及美食,這邊下來我再來推薦幾個不錯的地方及伴手禮。 但後壁菁寮這個地方,讓站長體驗了截然不同的農村;又或者應該說,還沒有被過度現代化的農村。
極具異國風味的肩聳方塔,聳立在一片片稻田旁,形成相當特殊的景觀,而此聖十字架天主堂其實是由1986年普立茲獎得主、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öhm)所設計,從1960年完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歷史。 有在看俗女養成記的應該對「金德興藥舖」有印象,傳統木造結構的老房子讓人一眼難忘,匾額上的「金德興謙記」是在 1925 年由書法家景塘所撰寫。 兩美理髮店同樣是有80多年歷史的老店,據說店內仍使用以前經典傳統的理髮椅,而它們家最熱賣產品是手工製的”鵝毛棒”(挖耳棒),我好想買來用看看,可惜來的這天沒在賣。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網站連結
看著菁寮裡面動輒上百年的老店以及穿梭在老街上的阿公阿嬤們,感動之餘也不免有些惆悵。 一方面是老街保存與地方發展上一定會有衝突,像舊台南市區中很多老房、老屋過度被炒作、重製,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感,剩下只有過度被包裝的空殼與渲染過後的外觀。 像去年烏腳病紀念中心的王金河醫師突然驟逝一樣,很害怕下次再來的時候看不到這些最美的一切了。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後壁區交通方式
整棟教堂是由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德國人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ehm)所設計。 特地再走到有三百多年歷史古老泉井「荷蘭井」,想想上次來,為了拍幾張照片,真的大排長龍。 前往「和興冰果部」會經過菁寮糙米煎餅的店舖,這間店的工作人員非常的用心,也非常的親切,烤出來的煎餅很好吃,是非常適合大人和小孩的零嘴,上回我們一群媽媽造訪後壁菁寮老街時就橫掃煎餅。 最後,站長在心中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常來這裡,吃吃冰、晃晃老街、多多紀錄一切,讓這些美好的回憶永遠會在大家的心中,不會因時間而離開。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後壁 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 臺南市觀光工廠
菁寮市場要有新風貌,一種貼近居民、融入其中的新風貌,讓市場的存在感動想來看看它的所有人。 大家來到後壁樹人國小別忘了找找被列為台南市珍貴樹木保護的四株老樹,譽為福祿壽三仙的芒果老樹和波羅蜜老樹都具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和這座百年學校共造出台南後壁老回憶之美。 茄芷工坊這裡是使用很特別的傳統藺草編織技術,隨時代改編為我們一定都看過的紅藍綠網袋,後經社區產業發展成文創又具實用性的茄芷袋,也有體驗課程。 特別是這棟傳統古厝民宿,還有附設菁寮農村生活體驗博物館,讓遊客可以享受整個無米樂故鄉遊程和導覽,並提供染布、斗笠彩繪、碾米DIY、綁稻草人和草編、插秧等體驗,還可以品嘗到當地美味的割稻飯。 荷蘭井無米樂園這裡可以體驗嫁妝一牛車的活動,是付費的體驗方式,包括導覽部分,甚至還能妝扮自己,再加上嫁妝一牛車的繞街活動。 新源成布店是在1920年創立的,店前擺放的繡花枕頭不就是我們阿嬤房間裡常看到的嗎?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旅遊網
也可以順道騎過林初埤木棉花道(每年二月底開花)或是白河蓮花季(每年六月盛開)腳踏車道賞花。 外地來的朋友可以搭火車到後壁火車站出站,沿著磚道左側過農夫與牛的雕像後,有家慢慢租車店。 遠離塵囂來趟鄉間小旅行,打開在地鄉鎮的最美風景,到台南的官田與綠意相遇,並聽聽可愛年輕人的勇敢創業故事。 走到菁寮老街末端有一些新開設的文創店舖,在老房子映襯下復古有魅力,如果以後相關特色店舖愈開愈多的話,一定更熱鬧好逛。 「稻稻來」取音自台語的慢慢來,給人一種慢活的純樸氣息,古早建築以前是「莊家古厝」,現在主賣「米麵包」、「米饅頭」等米製品。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後壁菁寮柑仔店
提及『崑濱伯無米樂』莫過於要提起義昌碾米廠,逾90年歷史,2樓高的檜米碾米機保留不少『舊時的米糧記憶』,創立於日治時期,量身打造的檜木碾米機,是當地頗具規模的碾米廠,目前也是歷經4年整修,來菁寮老街一定不能錯過這一個好拍照的網美景點。 『稻稻來』是台語慢慢來的意思,也很符合菁寮老街漫遊的概念,稻稻來可以讓我們欣賞到老宅結合美食的韻味,讓您在參觀菁寮的人文風味同時也可以享受美味。 菁寮老街上,一直維持著舊日的景觀沒甚麼改變,從台1線轉進菁寮,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造型特殊,由普立茲獎得主-佛萊德. 波姆在1966年設計的菁寮天主堂,再來會見到菁寮國小,接著才會來到以前稱為嫁妝街的菁寮老街。 再來就要帶大家來一趟菁寮社區的散策之旅,這次小潔給自安排滿滿行程時間,反而是放慢的腳步,享受著這份惜福的感動。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山線
如果沒有購買一日券、二日券的朋友也可持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的旅客搭乘,採里程計費、刷卡上下車。 搭乘高鐵前往嘉義的旅客請於高鐵嘉義站旁的轉運站搭乘巴士,如有觀光相關問題,也可找遊客中心的服務人員協助處理。 ▲黑豆醬油俗稱「蔭油」,全廠都是使用黑豆、遵循古法製作黑豆蔭油,洗淨、高壓蒸煮拌入種麴、製麴後洗麴、保溫,後續加入鹽水或是拌鹽下缸發酵,下缸後將水缸靜置於室外發酵4到6個月,由於靜置室外會經過「白日曝曬」,因此將品牌命名為「白曝蔭油」。 每瓶醬油上的成分,都只有四種:黑豆、鹽、水、糖,也因為不含任何化學香料、焦糖色素、防腐劑及調味劑是傳承五代的堅持。 ▲簡單煮、健康吃、享受台南在地好滋味是『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精神,嚴選台南在地食材,新營豆菜麵、學甲虱目魚美味入菜,也有沙拉吧、熟食、冷盤、葷食區、鮮燙牛肉、蔬食、甜點水果、飲料讓您吃到飽。 ▲菁寮傳統手作藍染文化的DIY工坊,有相當不錯的成品可以說相當有水準,有興趣的人也可以付費DIY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紀念品。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景點後壁菁寮老街,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的拍片景點,一起來慢遊古樸的農村風情!
轉型農村文化休閒觀光,創立休閒旅遊相關產業商機與農村文化體驗活動,例如導覽,旅遊手冊,明信片,民宿,染布,草編,彩繪斗笠,綁稻草人,老式碾米,農耕體驗,特色博物館,手工藝坊,體驗教室,咖啡館,茶藝館,餐館…商店經營。 後壁「樹人國小」是《俗女養成記》小嘉玲的小學學校,從第一集就出現的拍攝場景,因劇中多以描述著小嘉玲的成長背景,學校自然是個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間學校十分鄰近烏樹林休閒園區,校園不大,是一間日治時期(明治45年)就創建的百年學校,校內有台南市造冊列管的4株老樹及一座很吸睛的大象溜滑梯,我好喜歡這個地方,和我過去學生時期的學校有著截然不同的校園環境。 來到這裡就不自覺得會想去看一些偶像劇俗女養成記的拍攝地點,當然要在一天之內跑完有點困難,當天我們錯過了在這吃美味農村小吃的機會,但選擇了既定行程內,以前吃過,這次又再來享用的台南桂田酒店阿力海自助餐。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後壁菁寮老街半日遊:交通方式
10:00-10:50 菁寮文化資產社造空間設計景點導覽,北勢嫁妝老街木造商店街,金德興漢藥舖阮家古厝,老旅社販仔間,進成嫁妝老自轉車店,荷蘭古井,菁寮自費創立農村生活體驗博物館,自費修護百年三合院荷蘭井湧泉民宿。 菁寮老街的慢,有種讓人想好好體會的企盼,若不想來去如風,在老街內住一晚是很不錯的主意。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荷蘭井湧泉民宿除了提供農村住宿體驗外,另外也有安排像是插秧,割稻仔飯、染布、綁稻草人、彩繪斗笠、碾米DIY、冠軍米、菁寮阿嬤創意台客袋、故鄉的餅伴手禮等多樣化的服務,旅人來到這裡,在民宿主人有系統的導覽下,能夠更貼近菁寮人的生活型態,十分有趣。 後壁菁寮老街近期成了許多人來台南旅遊的最佳選擇,沿著菁寮老街,感受整排古厝老宅街影,在鄉下長大的心愛a來到這裡特別有感覺,景緻彷彿記憶中阿嬤的家 ,又彷彿真的融入電視拍攝場景,每一景每一棟老厝都原汁原味呈現,來這裡不僅感受純普的古厝建築,同時也可以跟著觀光地圖循線找尋拍攝地點~好玩又有趣呢。
無米樂故鄉,感謝台灣台灣與世界各地觀光客來參訪,加持菁寮農村自主性社造耕耘成效與文化觀光遠景,擬定改善蕭條農村與老人化青黃不接農作的困境,菁寮農村社造規劃文史工作室,黃永全執行長自費自主性計劃菁寮農村,年輕離鄉遊子返鄉的5+1~創業主軸發展機會。 無米樂故鄉,感謝台灣與世界各地觀光客來參訪,加持菁寮農村自主性社造耕耘成效與文化觀光遠景,盼擬定改善蕭條農村與老人化青黃不接農作的困境,黃永全執行長計劃菁寮農村,離鄉遊子返鄉5+1~主軸發展機會。 14:30-15:00 菁寮文化資產社造空間設計景點導覽、菁寮國小日式木造建築,500顆桃花心木森林浴,墨林親水公園。 我認為台南市文化局長的期許離鄉遊子回鄉的理想,是一種奢望,政府由上到下數年來抽離在地人為自己故鄉做社造的機會,所以數年來無第二位返鄉的遊子,一直處在不知不覺中,很是悲哀。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交通資訊
搭火車到後壁轉搭計程車或,也可搭高鐵至嘉義站後,轉搭台灣好行關子嶺故宮南院線(周五~一行駛)至後壁,或搭台鐵至後壁站;當地景點租單車前往。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2.搭高鐵至嘉義站後,搭台灣好行:33關子嶺故宮南院線至後壁火車站轉乘「新營客運:黃6」或計程車抵達菁寮站。 菁寮天主堂建於西元1960年,這座天主堂為後壁菁寮老街注入不一樣的風格。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台南旅遊攻略
年邁的老闆說,這一隻耳扒每次使用後用清水清洗,輕輕撥一下、晾乾即可,保養得宜用上五年都不成問題。 菁寮老街的生活機能就發展的非常完整,村內有棉被店、腳踏車修繕店、茶屋、冰店、理髮院、西服、糕餅店、布店等等,附近居民如要辦嫁妝都會前來菁寮採購辦理,也讓菁寮有了「嫁妝街」之美名。 台灣好行・關子嶺故宮線由新營客運營運負責,公車有小巴士及大巴兩種,大巴士車廂空間非常寬敞,並提供無障礙設施服務。
身在無米樂社區,心靈的體會很重要,在台南米倉的金黃稻浪,以及彩繪稻田的創意,都能讓人深刻地留下印象,無米樂社區能帶給旅人的,是身心靈三者合一的感受。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2025 這天抵達後壁菁寮時已到了中午用餐時間,二話不說,直接把車停到富貴食堂對面的停車場,品嘗後壁很道地的割稻飯。 老街內懷舊味十足的冰果室:和興冰果部可以品嘗古早味香蕉冰,藍綠色的桌椅是以前的情人雅座,用粉紅色紗簾做的屏風,讓情侶可以隱密的甜蜜約會。 租了交通工具後跟著店家的指引,順著店面後方小路騎過鐵軌後左轉,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鄉村味,一路順著南82線往西走,兩旁都是青青水稻田,一路稻香相伴,騎著騎著,心情都神清氣爽了起來。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活動相簿
台南後壁|菁寮老街檜木碾米機足足有兩層樓高,包含斗式昇降梯、選別篩、磨穀機、精米機、精米桶、細糠去除機、糙米磅秤…等各種精密裝置。 台南後壁|菁寮老街陳年復古還加上叭噗的腳踏車,猜猜看是賣什麼東西的呢(當然不是見成傢俱行啦XD)……… 台南後壁|菁寮老街台南後壁|菁寮老街其中我最有興趣的就是這罐柳丁果乾啦! 這裡的割稻飯因為為稻米原產地,飯粒香氣十足飽滿,且割稻飯原本是為了補足體力的,所以各種營養都可以在一碗飯裡獲得,且味道真的很古早味,好似奶奶煮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騎約十分鐘後會先進入墨林村,一座挑高金字塔型的教堂好似墨林村歡迎牌一般告訴我們:墨林村到了。
日本歌手平井堅名曲「古老的大鐘」中文歌詞譯:「好大好高的舊時鐘,是爺爺的時鐘,百年來一直沒停過,令人驕傲的時鐘」。 瑞榮鐘錶店面雖然小小的,集結了不同造型、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時鐘,用來回擺盪的滴答聲填滿了每一寸空間。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有趣的是,老時鐘在每日十二點就會群起高歌,用來自日本、英國、德國等等各國不同的鐘聲,提醒我們時光的一刻。 抵達後壁火車站後,如果要前往菁寮老街或其他景點,勢必要轉乘巴士,但由於後壁比較鄉下,巴士班次較少,個人推薦可以在車站旁邊這間「慢慢租車-後壁驛頭 cozybike rental」租借腳踏車移動最為方便,而且可以甲租乙還,非常方便。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2025 如果是搭乘計程車前往後壁菁寮老街,單程車資跳錶大約 左右(僅供參考,請依當時計價為主)。 電影紀錄片『無米樂』主角之一的『煌明伯』所開的店,目前由兒子殷隆泰打理;兒子除了傳承『煌明伯』手工棉被手藝外,在後壁地區也是冠軍米得主。
新源成布莊就位在菁寮老街和北勢老街(嫁妝街)的街角,老屋外觀添幾分新味,但仍保存許多古樸原貌,至今還賣花布棉被、花布枕套…等全套嫁妝,從前的人習慣到布莊買布料再請裁縫師製作衣服,親友間送禮也喜歡以布料贈禮,讓人想起了阿公家裡的大花棉被,實在好令人懷念的花布。 下列關鍵字,台南市菁寮36號、後壁區菁寮36號、菁寮36號,都可查詢到台南市後壁區菁寮36號的郵遞區號。 另外台南市的郵遞區號、台南市後壁區的郵遞區號、後壁區的郵遞區號、菁寮36號的郵遞區號都是相關的熱門查詢。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的5碼郵遞區號可區分為1種投遞規則,可前往查詢台南市後壁區菁寮的3+2 五碼郵遞區號。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的6碼郵遞區號可區分為1種投遞規則,可前往查詢台南市後壁區菁寮的3+3 六碼郵遞區號。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景點介紹
▲原來黑豆醬油也可以有這樣多的種類,店內除了有黑豆釀造的醬油,還有黃豆製作的豆瓣醬也是店內相當有人氣的品項。 菁寮是清領時期通往諸羅縣城必經要道的重要驛站,當時的菁寮,以現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中心,因位處交通要道發展出熱鬧的商家,周邊有撞球間、旅館、販仔間、 酒家、戲院等,街上曾經喧騰一時。 櫃台後的架上,瑞祥伯擁有距今300年歷史的時鐘,有來自法國、東南亞各國的時鐘,每一座座都相當華麗,這裡就像是時鐘博物館。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 無米樂紀錄片另一個主角,煌明伯所開設的『隆泰棉被店』,為了養家活口跟著學藝開業,始終堅持傳統方式製作棉被。 這棟用木造搭成的樓房,就是萬味香醬園門市部,採用傳統工法來釀造醬油,香濃甘醇醞釀出醍醐味,受歡迎還有極品辣椒醬。 將傳統藺草編織技術傳承保留;隨時代轉變改編為紅藍綠網袋,後經社區產業發展成文創又具實用性,結合社區媽媽成立「茄芷工坊」。
台江觀光船-台灣袖珍版的亞馬遜河紅樹林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