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2025詳細攻略!內含戰車絕密資料

波蘭車輛與蘇聯及中國戰車相當神似,卻能在戰場上造成更多傷害。 雖然速度不是頂尖,仍能自信地突破敵人防禦,進而制霸整個前線。 總體來說,波蘭戰車是設計均衡的作戰車輛,其對火力的重視特別明顯。 庫爾斯克會戰後,蘇軍將數輛繳獲的象式驅逐戰車送往庫賓卡試驗場裝甲車輛檢驗中心進行電氣傳動測試。 設計師科京仔細研究了德軍戰車的構造,並且以德制電氣傳動系統作為開發新式重型戰車的基礎。

  • 之後,亨舍爾先後製造出了D.W.IA后,亨舍爾公司又製造出了D.W.2。
  • 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例如瑞典的S型戰車,只透過機動來開火)。
  • 後來,配屬於東部戰線的重驅逐戰車部隊內,在數輛指揮戰車當中就配備了保時捷虎式。
  • 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虎式坦克的兩種原型車展示了其性能。
  • 不過,託使用闊身的履帶的福,雖然作為重戰車,但是對比起蘇聯T-34以外的大部分戰車,在相同的接地面積中擁有較低的壓力。

擁有高準度火炮與很棒的穿透力,德國車輛擅於長距離作戰並壓制敵方的進攻。 結合了不錯的裝甲與高血量,這使得德國戰車更適合進行防禦性作戰。 戰車2025 然而,它們較大的體型與相對欠缺的機動性,也限制了它們在戰場上快速移動的能力。 IS-8戰車,發展計劃稱為730工程,蘇聯的末代重戰車。

戰車: 戰車分級

更甚的是,使用相同底盤的ISU-152與ISU-122自走砲亦陸續完成。 T-34也於1944年裝備全新85毫米主砲及能供3人乘坐的砲塔。 這些新武器實為現役車輛與火砲的擴大改良型,所以能立即大量生產。 保時捷虎式(Porsche Tiger、即VK4501)與較為人熟悉的虎I(亨舍爾型)存在不少差異。 保時捷虎式的砲塔設置於車身前半部份略前的地方,其形狀亦與亨舍爾的製品有所不同,為了在操砲時取得俯角,因為在中央部分設有突起的緩衝間隔。 另外,與亨舍爾的相比,其車身長了近1米,這是由於安裝了馬達的關係,不過在闊度及高度上則較為窄及矮。

  • 當設在這裡的電子檢測式溫度探測器測量到溫度超過攝氏160度,滅火裝置就會自動啟動,並在7秒之內放出滅火劑。
  • 在兩次大戰期間,坦克的運用與編組方式在各國興起廣泛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大致上分為兩派,一派的意見是認為坦克應該是支援步兵的一個系統,因此需要搭配步兵部隊的編制與作戰型態,平均分配給步兵單位指揮調度。
  • 保時捷虎式(Porsche Tiger、即VK4501)與較為人熟悉的虎I(亨舍爾型)存在不少差異。
  • 美方強調,這次軍售案將能有效強化波蘭陸軍裝甲部隊戰力,進而提升波蘭應對當前與未來威脅的能力,促進歐洲政治穩定與經濟進步。
  • M4雪曼的M3 75毫米砲只有在100米內才有機會貫穿車體的垂直裝甲,以及在1250米以内才可以貫穿側面裝甲(以M61 AP versus FH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只有使用BR-350P HVAP彈才能在500米以內貫穿虎I的側面裝甲,在300米击穿炮盾装甲。 戰車2025 而T-34/85中型戰車的85毫米砲使用BR-365P HVAP彈也要在500米以內才能射穿虎I的側面,在300米击穿炮盾。 而IS-2的122毫米砲能在1000米內以任何方位擊毀虎式。

戰車: 生產與服役

與90式(左)並列展出的10式,前者為六個負重輪,後者僅有五個,且為搭配無段變速箱和減少動力傳遞損失而採用了新式履帶。 戰車2025 )」的女性(附有插圖),在書中作為角色之一的兵士除了照顧她外,也會跟她談情說愛,就像圖文並茂的戀愛入門書般的方式來說明虎I的使用方法。 在載油120加侖的情況下,虎式坦克的行程(公路行駛)僅有120公里,越野時則只有67公里了。 1980年代开始,坦克开始装备爆炸反应装甲,当坦克被命中后,坦克表面的反应装甲就会爆炸,能够炸開穿甲彈錐形裝藥的金屬射流。 爆炸反应装甲逐渐成为主流坦克的标准配备,为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标志之一。

搭載1931年A-19加農炮,122毫米46倍口徑,可以發射曳光穿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發射25公斤的BR-471B穿甲彈時初速800米,1000米距離垂直穿深145毫米,1957年使用新彈種(BR472)的穿深為一千米185 毫米垂直鋼板。 它的缺點是分裝彈藥使得射速慢(一分鐘2發),在反戰車時是個重大缺陷,反戰車能力和17磅炮類似,都能在600-700米的距離上擊穿黑豹的首上。 另外火炮的口徑雖然提供了足供的榴彈殺傷力,在突破作戰時有重要意義,但炮膛碩大的體積和狹小的車內空間卻共同造成載彈量不足的窘境,僅有區區28發。

戰車: 烏克蘭遭俄飛彈猛轟 波蘭要求德國轉送愛國者飛彈系統

使用鐵路運輸有闊度限制,如果就此運輸虎I,會有部份車體會突出貨運列車之外,所以這個做法在實際上是不可能。 戰車 其解決方法,是先將最外側位置的負重輪拆除,並裝上闊度為520毫米專為鐵路運輸而設的履帶。 而替換履帶的過程,再熟練的乘員也需要花25分鐘才能完成。 大部份裝甲車輛皆裝有煙霧彈發射器以在被伏擊或攻擊時快速發射煙霧彈作掩護,煙霧屏障可有效阻擋以可見光瞄準的武器攻擊。

戰車: 戰車精通 – 法國科技線

蘇聯戰車軍團包含一系列歷史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車。 科技樹中的幾項共同特質,如不錯的裝甲、低矮輪廓、強大的火炮,以及良好的最高速度,使得要精通蘇聯戰車,並在其中步步高升顯得相當容易。 對喜愛中近距離搏鬥,以及侵略型作戰方式的玩家來說,這些特質使得蘇聯戰車成為不錯的選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12月6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美國國務院批准向波蘭出售116輛M1A1「艾布蘭」戰車及相關彈藥、裝備,軍售總價為37.5億美元(約新台幣1149億)。 雖然這一批出售的戰車是美軍庫存的 M1A1,但只要波蘭有需要,經過美國批准後這批戰車也能夠升級到 M1A2 SEPv3 等級,而使用 M1A1 後勤成本較低,對於波蘭來說是彌補 T-72 和 PT-91 空缺的合適選擇。

戰車: 美國要賣芬蘭兩款機載彈藥 對北約盟國出售軍武一次看

作為M48戰車的一款衍生型,亦稱M48H主力戰車。 大日本帝国,1943 年,日本駐德國大使出席了亨舍爾的虎式坦克實地測試。 一輛拆卸好的虎式在 1943 年十月 14 日送往波爾多,要經由潛艇交付給日本。 然而,因為經費問題,再加上盟軍的海上封鎖,該車至戰爭結束為止從未被交付,它去了東線蘇聯戰場。 與德國重戰車相比,蘇聯戰車擁有的最大威力就是壓倒性的生產數量。

戰車: 防護力

二戰前,多個坦克設計師推出了新的裝甲設計──傾斜裝甲,當中以T-34的傾斜裝甲最為著名,與相同厚度的普通裝甲相比下,傾斜角度的裝甲對彈頭的防護能力大大提高。 二戰時期曾經出現過一些裝有特別武器的坦克,如裝有火焰噴射器及多管火箭炮的版本,但隨作戰模式轉變,越戰後已沒有再出現。 日本和蘇聯曾計畫開發的飛行戰車,利用滑翔机机降坦克其实是对原有成熟的滑翔机空降技术的一种延伸,但其结构和重心都具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尤其是不合乎空气动力学原理,因而最终只能是“天马行空”。 因為偵察坦克的數量需求較小,所以近年常傾向使用步兵戰鬥車相似的底盤,如俄國的BMP-1和法國AMX-13,美国的M2布雷德利骑兵战车。 以上三方面各自影響,例如加強裝甲提高防護力後,因為重量增加而降低機動力;改用大型主炮加強火力後,會因砲塔前方裝甲較弱及車體平衡而影響防護力及機動力。 《報新聞》主要以產經新聞為主體的綜合性新聞網站,新聞團隊是由一群專業的資深媒體人所成立,為讀者提供第一手的產經新聞資訊,將產經新聞完整傳遞給優質的讀者。

戰車: 工程傑作

現代坦克主炮通常備有散熱系統來降低發射時炮管各部份的溫度以保持準確度及射程,例如在下雨時發射後炮管頂部會比底部較快散熱,側風時炮管一側亦會較快散熱於另一側,這種金屬反應會影響彈藥的遠程彈著點。 只限於對主戰坦克在國際上有共通的分代準則,偵察和特種坦克都因為各國為本國國情度身訂造,各國鮮有和盟國合作開發,而且也經常因服役時間更長,而較少有世代更新的必要。 在這個階段之後坦克的編組與運用又有兩種不同的方向,一派認為坦克需要步兵的協助,因此步兵需要增加機動力,這也就是機械化或者是摩托化步兵單位的興起。 戰車2025 另一派認為如果步兵趕不上,那麼只要坦克就可以獨攬大局。 後一派的意見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當中失敗,所以坦克還是需要和步兵相互配合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戰車: 世界盃新手如何看賠率?瘋體育帶你防止踩雷

但是引擎的完成及交貨日期卻在4月10,為此只好在鐵路運送途中拼命地在列車進行溶接工程,並僅僅在到達前完成,不過仍然不能夠最得滿意的結果。 後來,配屬於東部戰線的重驅逐戰車部隊內,在數輛指揮戰車當中就配備了保時捷虎式。 主戰坦克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坦克分類方法,從此坦克的分類開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具有其他用途的特種坦克。 然而,部分國家如蘇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主戰坦克這一稱呼,仍稱之為中型坦克。 主戰坦克可以理解為具有現代坦克技術特征、在戰鬥中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戰鬥坦克。 主戰坦克是現代裝甲部隊的基本裝備和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同時也是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也是在核戰爭條件下生存能力最強的武器。

並分別向左右傾斜72度;首下裝甲厚90毫米,傾斜60度;炮塔最大厚度220毫米,側面則由傾斜48度的60毫米裝甲板構成。 ,台湾稱為戰車),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車輛,也可以壓制、消滅反戰車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具威脅的反抗力量。 坦克一般裝備一門大口徑火炮(視戰車類型而定,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戰車/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或同軸機槍。 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例如瑞典的S型戰車,只透過機動來開火)。

美方強調,這次軍售案將能有效強化波蘭陸軍裝甲部隊戰力,進而提升波蘭應對當前與未來威脅的能力,促進歐洲政治穩定與經濟進步。 選擇單人遊玩或以隊伍作戰,側襲敵人或是聲東擊西 - 在《戰車世界》中,人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戰術。 《路透》報導指出,此次軍售是波蘭向美國購買250輛M1A2戰車之後再度向美國採購戰車,未來波蘭將會有兩種版本的「艾布蘭」戰車,促進波蘭陸軍現代化。 因此除了去年與美國採購 250 輛 M1A2 SEPv3 艾布蘭戰車,以及向南韓採購 1,000 輛 K2 黑豹式戰車之外,波蘭再度向美國求購更多的 M1 戰車擴充裝甲戰力,目標是建立全歐陸最龐大的裝甲戰力。 二月底烏克戰爭爆發後,波蘭最為全歐洲最積極支援烏克蘭的國家之一,已轉移了超過 240 輛 T-72 和 PT-91 戰車給烏克蘭,將近自家一半數量的戰車都送到前線作戰,並協助後勤維修等工作。

戰車: 戰車

如日本的10式戰車,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俄國的T-80、T-90等。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戰果讓各國領悟到坦克的運用應該加以集中,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 而集中坦克使用之後,相對應的火炮支持,補給後勤和運輸系統都需要跟著改變,這些在戰爭中學習到的經驗徹底改變日後的戰場型態。 我國分別在1994丶1996向美國採購二手的M60A3戰車,合計為460輛,並且依據美軍建議,採用熱影像夜視儀取代傳統的星光夜視儀,這就是現役的M60A3(TTS)戰車。 戰車2025 M60A3(TTS)戰車使用105公厘火砲,2016年期間,軍方曾規劃委由中科院對M60A3 TTS戰車進行性能提升,包括換裝120公厘火砲、更新砲塔液壓系統、彈道電腦,以及加裝自動裝彈系統等等,但因每輛戰車改裝預算達1億元台幣,因價格過高,最後不了了之。 前者是超重型的龐然大物,配有無堅不摧的火炮與厚重裝甲,後者則是防護薄弱,但高度機動的支援車輛。

戰車主要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 為IS-1戰車的122毫米火炮搭載型,首次採用了二級行星傳動裝置。 給它選定的火炮有兩種:D-25T 122 毫米火炮和BS 毫米火炮(後來搭載於SU-100戰車殲擊車和T-55戰車上)。 戰車 儘管後者有著更高的穿透力,卻因為是新型火炮產能不足未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