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佛光山10大優勢2025!(小編貼心推薦)

大會同時表揚九十三年度優良會員,點燈念佛之後,心定和尚將為大眾祈願祝禱、懺悔發願及宣讀文疏。 此次作品主要以書畫、篆刻創作為主,創作作品除了甲骨文、篆、隸、楷、行、草六體書法外,兼及水干畫與篆刻創作,內容則涵蓋儒釋道思想,期能透過作品之創作,讓普羅大眾亦能涵儒化育以澄淨心靈。 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隨著邊境解封、農曆春節假期的到來,民眾紛紛著手計畫出國旅遊,導致機票逐漸上漲。

  • 活動邀請蘭陽人間大學古箏琴韻班尤碧玲老師,帶領學生演奏,開啟一場茶香與韻律共舞的藝術饗宴,呼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以藝術弘揚佛法」的理念,現場還有水墨禪畫家唐青老師、書法家王力卉老師即席揮筆作畫,與大眾結緣。
  • 宜蘭市寺廟裡的黑面觀音,有很多信徒前來朝拜瞻仰,除了是觀音的法相與一般粉色觀音不同,有一個民間流傳比較寫真的傳說,就是當地的河道旁有個渡船頭,黑面觀音是兩岸居民的守護者。
  • 特別是那個時候在宜蘭念佛會裡,無論是男眾或女眾的青年,為數眾多,師父也會帶領著大家從事相關的弘法工作。
  • 對於以觀光立縣的宜蘭而言,佛光緣的存在除了使縣民藝術層次更為提昇,也吸引更多追求心靈滋長的外縣市民眾來到宜蘭。
  • 比如需要以幾十億元才能建成的大學,師父竟是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以小額捐款的方式,讓每人每月只要捐獻一百元。
  • 佛光教團提倡人間佛教,致力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和,今日的佛光教團,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

尤其從當年佛光山開山的搬運水泥、磚頭、建材,到今日佛陀紀念館的興建,一甲子以上漫長的歲月裡,我不但有福氣跟隨在師父身邊,而且對於百年來師父所經歷的每一個佛教發展的階段,我也都曾參與或看過,所以我始終認為這是我一生最大的福報。 事實上,當時的我是一個不具佛法善根之人,對於要去聆聽師父講經說法,可謂興趣缺缺。 或許我的態度也是當時一般青年人普遍的反應,師父感受到了這一點,不久就特別開設了一門教導大家閱讀古文的課程;猶記得當年師父授課的教材,選用了《古今文選》、《古文觀止》等等。 漸漸地,由於師父講課生動活潑,也就引發了我們這群年輕人聽講的興趣,往往在下課之後,又期待著下一次的上課。

宜蘭佛光山: 台南館 / 禪心藝遊-柯耀程書畫、篆刻個展

「創意進場」為鼓勵督導區發揮巧思創意,特設「創意進場」表揚:最佳創意造型獎,由宜蘭笫二督導區得獎,恭請板橋主持妙兆法師頒獎。 最佳團隊表演獎,由宜蘭第一督導區得獎,恭請極樂寺主持妙璋法師頒獎。 最佳人氣獎(全場佛光人投票),由宜蘭第二督導區得獎,恭請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頒獎。

人間通訊社 (The Life News Agency,簡稱人間社),是首個由佛教創辦的通訊社,不僅是國內外佛教新聞資訊總匯,更肩負人間真善美的國際傳播角色。 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人文關懷、淑世化人的理念,人間通訊社報導佛教界以及各宗教界的新聞資訊,並傳播國內外藝術文化、教育人文、生活休閒、科學新知、慈善公益等訊息,讓閱聽大眾得以透過網路平台,時時與真善美的新聞相會,刻刻增添心靈的能量,產生正面積極影響力。 為實踐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理念,佛光山於海內外創辦了十多所佛教學院,延聘優良師資授以優質教育,培育出無數僧俗二眾弘法人才。 除僧伽教育外,本山亦致力於各項社會教育,如兒童、中學、大學、信眾教育等,以及定期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舉辦之種種活動,藉此讓佛法普及社會並提升佛教徒的生活品質。

宜蘭佛光山: 宜起來蘭羽盃 青年六根專注

星雲大師駐寺後,於1955年成立「宜蘭念佛會」、「佛教歌詠隊」、「弘法隊」;1957年創建「慈愛幼稚園」、「雷音寺兒童班」、民眾圖書館、婦女會、老人識字班、兒童夏令營、慈愛合唱團等活動,並培養弘法青年幹部,讓青年也能參與佛教的弘法工作。 也因此,現今佛光山的諸多長老法師,如心平和尚、心定和尚、慧龍和尚、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慈嘉法師、慈怡法師、依嚴法師、依敏法師等,皆為當年在宜蘭跟隨星雲大師而後出家的青年。 佛光教團提倡人間佛教,致力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和,今日的佛光教團,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 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群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 2021年佛光山蘭陽別院佛學講座,3月4日在蘭陽別院6樓,邀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主講「從《華嚴經》談生命中的種種覺悟經驗」,宜蘭地區信眾約有200人,齊聚一堂,深入經藏,理解佛教的精神與內涵,期盼從另一層面的思考與反省空間,建構生命的價值,活出自在與歡喜的人生。 此次展覽創作理念定調為「禪心藝遊」,乃受星雲大師所言「禪心」即「你我一體、有無一如、包容一致、普利一切」之心所感動,嘗試從三大面向創作,即書法、水干畫與篆刻,期能透過書畫篆刻創作以寄寓養德修心的重要,並落實「藝術即生活」之情趣。

  • 【人間社記者許文馨、賴政瑋宜蘭報導】佛光山蘭陽青年書院十一月二十六日安排「佛光大學vs蘭陽青年書院羽球團體聯誼賽」課程,將球場化為弘法利生的道場。
  • 第二督導區督導長林志賢,不惜男扮女裝,粉墨登場,穿起西班牙七彩圓舞裙,扭腰擺臀,極盡妖嬌之姿,獲得在場貴賓滿堂彩,帶給現場無限歡樂與笑聲。
  • 想要辦人間福報的時候,正逢社會上報業不景氣,許多報社紛紛喊著要關門,有人又對他說:「師父,您不能辦報紙,那會辦不下去的啊!」但是師父認為,佛法需要藉由報紙來弘揚,為了佛教需要有一份報紙,好能為佛教自己發聲,他當機立斷再辦了人間福報。
  • 佛陀紀念館秉持著星雲大師「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精神,提供大眾免費參與。
  • 本校與西來大學簽訂二加二留學計畫,佛大學生可以在校內讀兩年,爭取到西來大學在讀兩年,畢業之後可以獲取兩校各一張畢業證書。
  • 就這樣,在不經意中,跑道場聽師父講課,竟然成了我們這幫年輕人生活的中心,平日的上班乃至與朋友的聚會,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了。

該館的興建,正是希望透過供奉代表佛陀威德、智慧的法身舍利,讓人們在禮敬佛陀舍利的同時,能夠開發自己清淨的佛性,並為人間注入善美與真心,帶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宜蘭念佛會是雷音寺第一個附屬單位,民國四十二年星雲大師駐本寺後,首先組織蓮友,創立念佛會,開始共修說法,直至今日,歷久不衰。 早期的弘法佈教,如今尚為蓮友所津津樂道,諸如廣播弘法、監獄佈教、軍營勞軍、鄉村佈教、家庭助念等,都有相當深厚的建樹。 當時宜蘭市有四十八個里,念佛會有來自各里的「班長」,負責組織該里的信徒。 除了念佛之外,並引導信徒識字讀經,從講經說法及唱誦中,增進信徒的信心及正知正見。 民國四十五年,宜蘭念佛會的講堂落成,為第一所專為講經說法及共修而設立的講堂。

宜蘭佛光山: 全球27分館

對於以觀光立縣的宜蘭而言,佛光緣的存在除了使縣民藝術層次更為提昇,也吸引更多追求心靈滋長的外縣市民眾來到宜蘭。 活動邀請蘭陽人間大學古箏琴韻班尤碧玲老師,帶領學生演奏,開啟一場茶香與韻律共舞的藝術饗宴,呼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以藝術弘揚佛法」的理念,現場還有水墨禪畫家唐青老師、書法家王力卉老師即席揮筆作畫,與大眾結緣。 籌建佛光大學的因緣,也促成嘉義南華大學在1996 年先行開辦,成為台灣第一所免收學雜費的綜合性私立大學。

宜蘭佛光山: 佛光青年 科技視訊關懷長者

校園的山川靈氣,古樸的教室設備,小班的教學制度,全國最佳的師生比例,為您營造最佳的求學環境。 【人間社記者林菊宜蘭報導】「封一份期許,藏一份祝福」佛光山蘭陽別院於十一月二十七日首次舉辦「許願祈福藏茶活動」,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帶領十二位藏茶人,加上近百位現場觀禮者,為每一甕茶誦讀《心經》,為藏茶挹注祝福與感動,並透過封茶保存獨有的回憶與感恩,寫下對未來的期許。 宜蘭佛光山2025 宜蘭佛光山2025 「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宗教團體像佛光山這樣,在全球挹注這麼多教育資源、創辦多所具特色的學府,未來將透過五校結盟力量進行移地學習、各校間除互相採認課程學分外,師生也能一起交流,共享資源。

宜蘭佛光山: 新聞活動

此次展覽創作理念定調為「禪心藝遊」,乃受星雲大師所言「禪心」即「你我一體、有無一如、包容一致、普利一切」之心所感動,期能透過創作寄寓修心養德的重要 。 宜蘭佛光山 佛光緣希望讓宗教與藝術同在,提供大眾一個清靜喜樂的環境,無論是男女老幼,不管有無宗教信仰,都可以在此享受片刻悠閒的知識之旅。 2014年,為慶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宜蘭弘法六十周年,經佛光山宗委會決議通過,將四樓展區重新規畫宗史館,並由星雲大師親自命名為「甲子紀念堂」。

宜蘭佛光山: 人間通訊社

比如在宜蘭念佛會辦理的《蓮友通訊》,這是一本每週發行一次的刊物,師父也讓我們這些青年共同參與了編務和發行的工作。 宜蘭佛光山 總說師父從事佛教教育事業的理想,無論是一般的社會教育,或是專業的僧伽教育,都不是偶發性或者乘興而來的,早在師父於宜蘭弘法開始,就有興辦教育的心願。 不過,若是說到讓我更進一步深入佛教門中的因緣,應該就屬翻譯工作了;當時台灣人聽不懂國語,所以師父講話都必須依靠台語翻譯。 其實本來念佛會裡就已經有一位李老居士擔任翻譯,但是師父為了讓年輕人也能參與,就從青年弘法隊裡找了四個人,一人負責三天的講經翻譯,一共十二天;在十二天的講經圓滿後,很榮幸地,我從四位學習翻譯的青年當中,被選為日後主要的翻譯人員。 屈指一算,自一九五三年師父開始在宜蘭駐地弘法度眾到現在,我已經整整擔任了六十年的翻譯。

宜蘭佛光山: 佛光緣美術館導覽預約表

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24個督導區都很有創意,為了要蔬食環保頭戴上蔬菜水果,環保愛地球頭戴花環愛護大自然,看到花蓮督導區戴安全帽意味正在建佛光山月光寺,還有看到一個畫面令人感動有一位佛光會員手受傷,還輔助手巾一樣要來表演,這即是佛光人的精神。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500百餘位佛光幹部於11月6日在佛光山蘭陽别院,聯誼交流集體創作参加「2022年北區協會年會」24個督導區的會長意氣飛揚歡喜進場,有的頭戴安全帽、花環、蔬菜或原住民頭飾,手拿雨傘等別出新裁的道具,每一督導區都很精彩也都發揮創意。 24個督導區的會長,在北區協會會長周聰發及各區督導長帶領下,以多元創意的造型與口號歡喜進場,展現熱情與活力。 比如需要以幾十億元才能建成的大學,師父竟是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以小額捐款的方式,讓每人每月只要捐獻一百元。 當初有很多人不相信一百元能夠建大學,但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南華大學、佛光大學都早已順利完工啟用了。

宜蘭佛光山: 宜蘭館 / 籌備佛陀八相成道特展 義工歡喜行佛 (

自爆發新冠病毒疫情以來,佛光山考量信眾健康安全,已有3年多未舉辦大型活動,這次因疫情大解封,本著發揮佛光人三好四給的精神,地主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宜蘭第一、第二督導區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極盡創意的表演,就是為盡地主之責,達到賓主盡歡的效果。 第二督導區督導長林志賢,不惜男扮女裝,粉墨登場,穿起西班牙七彩圓舞裙,扭腰擺臀,極盡妖嬌之姿,獲得在場貴賓滿堂彩,帶給現場無限歡樂與笑聲。 甚至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磯成立,我也是第一任的祕書長。

宜蘭佛光山: 星雲文教館/喜滿華夏 迎新年張智棟藝術作品展

第六分會會長尤秀華分享,創意進場由第二督導區壓軸,督導長、會長們用心打扮,一出場,其服裝、道具、隊形,即引起現場佛光人熱烈的掌聲。 舞姿演繹朵朵蓮花盛開綻放,生生不息法輪常轉;彩帶流動,象徵法水長流,表達星雲大師用文化藝術弘法的精神,展現佛光人秉持的信念,發揚人間佛教的精神,法水長流五大洲。 妙周法師指出,美術館每兩年都會舉辦一梯次義工培訓,本梯次規畫6堂課程,內容包含宗門思想、環境介紹、認識佛光緣、知賓禮儀、專業課程等5大領域課程,也針對宜蘭館特色,設計偏重教育推廣等課程,期盼新血加入,一起推動人間佛教。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義工聯合招募講習會第二堂課,4月25日在蘭陽別院舉辦,由宜蘭縣中山國小美術班老師林木水、及蘭陽別院人間大學兒童美術書畫班老師俞秋萍擔任講師,16位熱愛藝文服務的民眾參加。

宜蘭佛光山: 佛光緣美術館義工 宜蘭國小話三好

1963年,雷音寺遭歐伯颱風肆虐,寺院損毀嚴重,故而重建,改建成四層樓高之建築。 宜蘭佛光山2025 宜蘭佛光山2025 1996年,雷音寺再度重建成一棟17層高的建築大樓,並更名為「佛光山蘭陽別院」。

宜蘭佛光山: 宜蘭縣政府

過去很多在家年輕人有心向道,卻沒有因緣到寺廟學習,如今他們也就可以先到我們的佛學院接受教育了。 這當中,有些人在受過佛學教育,適應了僧團生活後,發了道心;這也可以說是後來佛光山僧眾增加的原因之一。 尤其當中許多僧青年在受過正規的佛學院教育後,對自己未來弘法利生的方向更加清楚,進而成為日後佛光山在全世界的數百個道場能夠順利運作的推手;所以,佛學院的教育可謂是僧才培養的關鍵時期。 文化、教育、慈善、共修是佛光山創立迄今,始終如一的宗旨,尤其「教育」更是星雲大師十分重視的理念,為替社會培養人才,一生沒進過學校讀書、沒拿過畢業證書的星雲大師,發下創辦大學的慈心悲願,因為大師相信辦大學能作育英才、能造福社會,更能為世界挹注改變的力量。 為星雲大師報其師「半碗鹹菜」之恩,發願弘揚佛法;後來更希望以一碗慈心粥、一口菜根香、一杯清和茶供養大眾,藉以啟發大眾惜福結緣的美德,在忙碌煩擾的生活裡,能放開心胸,體驗一份法喜禪悅。 宜蘭佛光山 後來進一步延伸用「香積美味」接引信眾,將「書香、文化、藝術」做結合,以「結緣、服務、度眾、弘法」為理念,讓信徒有一個談心論道、心靈沉澱之處,這是星雲大師成立滴水坊的用意。

北市北第六區督導長高淑敏分享主題是「Never give up」 中文我們用「不忘初心、不退道心、向前有路」等等,還有「我是佛、永不退票」。 不過,雖然這個時代是電子媒體的戰國時代,辦電視台又是一個非常花錢的事業,可是為了佛法的弘揚,師父還是勉力地辦下去了。 創作以花卉為主體,畫的不只是花表象,而是繪畫的情感以及內心對映,藝術家的畫根源於美為思想的信仰中心,只專心一意堅守信念,以繪畫本質語言來尋找動人的力量。 素人藝術家陳愛珠透過後天不斷地努力及琢磨水彩的精髓,加上本身的修為和生活美學涵養,繪畫歷程得獎無數,如今已被列入台中藝術家之一。

特別是那個時候在宜蘭念佛會裡,無論是男眾或女眾的青年,為數眾多,師父也會帶領著大家從事相關的弘法工作。 例如他知道我們愛唱歌,就著手撰寫佛教歌詞,並且請來音樂家楊勇溥先生作曲,每個星期還安排固定的練唱時間。 幾次之後,每逢師父在宜蘭縣內舉辦各種弘法活動,我們也都會跟隨而去,為所有前來聽經聞法的人演唱或教唱佛教歌曲;時間一久,在音樂、藝文乃至各項活動的參與中,也就讓我在佛教裡落地生根了。 佛光大學是由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創辦的大學,也是蘭陽地區的第一所大學,校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山上,海拔約四百三十公尺,由此可鳥瞰廣闊的蘭陽平原及孤懸外海的龜山島。

宜蘭佛光山: 總館 / 佛光緣身心靈對話 三寶山體驗佛法 (

佛光創校即以「人文」為主要考量,發揚中國教育的傳統,融入到整個世界大學總體發展的趨勢中,希望延續中國教育的精神,在現代大學的架構上,仍能體現宋明書院的傳統;換句話說,佛光大學是具有現代意涵的傳統書院,也就是一所傳統書院現代實踐的大學。 宜蘭國小校長施智文表示,這個活動對小朋友非常有意義,因為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一環,非常樂見學生在活潑的學習活動中,了解護生的重要,及學習「三好」。 本期展覽作品是108幅精品中的部分代表作品,是著名畫家張智棟先生五年來對快樂的尋覓、對藝術的執著,五年的辛勞創作和五年的悟道心路。

宜蘭佛光山: 人間大學蘭陽分校

總之,很感謝師父從學校的創辦一直到國際佛光會的成立,任何一個新發展的事業,都因為信得過我,讓我去走第一線。 後來師父又在台北設立了一間佛教文化服務處,在那個台灣戒嚴鎖國的時代,真是想盡辦法突破諸多困難,才得以出版一本佛教書籍,更何況我們還要把書流通到海外,其艱難也就可想而知;不過即使困難,佛教文化服務處的成立是我第一分全力投入的文化工作,自是讓人格外珍惜。 除了教育,師父在宜蘭弘法時期,還是一般人連國語都聽不懂的時代,而他就已經開始在推廣文化工作了。

宜蘭佛光山: 台灣閱讀節嘉年華 安國寺推動三好飄書香

總說一句,很多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最後之所以都變成可能,就是師父凡事無私無我、為大眾著想的理念所成就的;我想,這是我在百年佛緣的歲月裡,所看到師父最微妙的弘法度眾三昧了。 甚至於當年佛光山舉辦「萬緣法會」,也同樣是每個人只要捐獻一百元,就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寫上消災祿位或超薦牌位。 有人就說:「師父,一百塊不夠啊!你既要供應大家吃住,還要舉辦法會,那是需要很多開銷的啊!」但是在師父的想法,他只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參與法會的因緣,所以數十年至今,還是維持「一百元」的功德。 就是到了現在,佛陀紀念館推出的一百元素食自助餐,也是秉持著這種為人設想的理念而做的,希望讓所有人都能沒有經濟負擔地享用齋飯。 想要辦人間福報的時候,正逢社會上報業不景氣,許多報社紛紛喊著要關門,有人又對他說:「師父,您不能辦報紙,那會辦不下去的啊!」但是師父認為,佛法需要藉由報紙來弘揚,為了佛教需要有一份報紙,好能為佛教自己發聲,他當機立斷再辦了人間福報。 縱使報紙辦成了之後,還是有很多人說:「你頂多只能撐上個兩年、三年就要關門了!」但是師父始終相信可以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