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初一開始的討論,都是以建築外部形象為主,包括建物走向、功能分配、材質選用等等,之後關於室內空間設計的討論時間更長,甚至延伸到施工階段都還在進行,總時數是建築本身議題討論的兩倍以上。 法鼓山寶雲寺2025 大家希望透過反覆推敲,讓個別機能的室內空間,除能夠聚眾而不會互相干擾外,還要表現出安靜的氣質。 因此這個建築物本身沒有針對任何個別空間特別著力,而是希望能有一個貫徹的原則在裡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法鼓山本身提倡的「本來面目」。 以建築語彙來說,就是用了對的材料、並讓這材料本身的表情能被呈現出來,但不要喧賓奪主,因為空間本身才是主人。
他說,智者大師、章安大師已經把前面兩種的開示,做了這麼明確地 說明,但是現代人完全不注意這件事情,還尚自訛傳。 我以前沒有學天台, 也是這樣認為「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槃共七載」,這種說法是很廣的。 因為你把道次第講得這麼的固定, 耽誤了眾生啟發善根的機緣。 你看現在很多人說:你學佛,要先學人天業 果,再學空性,再發菩提心,這個只能從原則上說,但是你不能叫所有人 都這樣學習。 佛陀說:「我亦復如是。」佛陀在世才八十年,扣掉前面的修行,成道以後三十 歲到八十歲才五十年,沒有太多時間浪費了,所以佛陀必須做最好的布局!
法鼓山寶雲寺: 世界最美購物中心,UN Studio設計上海「城市之眼」,如何建構三層帷幕牆模組?
法鼓山向來以推廣禪修為主要弘法重點之一,於是於2000年5月成立「禪修推廣中心」,裨使禪修活動能更系統化、普及化,並也研發各式適合現代人的禪修活動。 1982年開始成立「念佛會」,週週舉辦共修,人數最多可達上百人。 農禪寺除了定期舉辦共修之外,早期各單位如基金會、法鼓文化等辦公室均設置在此。 時至今日,其不僅是法鼓山的活動核心,更是蘊藏了法鼓人共同的記憶,亦是弘法之重要地點。 1978年,時任住持的聖嚴法師開始於寺中舉辦週日講經法會;同年4月,農禪寺借予場地給原設在新竹市福嚴精舍的「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使用。
- 舍利弗說:「好吧,好人做到底,乾脆把右眼也給你媽媽治病吧!」他 把右眼也挖了。
- 見學館編輯團隊與「博森設計」總監潘龍特地走訪「法鼓山寶雲寺」,邀請黃明威建築師帶領我們走讀空間,並與我們分享這個項目的設計細節。
- 由於齋明寺歷史悠久,加上歷代住持對寺產的愛護,寺中保藏了許多珍貴的文物。
- 我看到佛陀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豫斯 事」,我從來沒有看到佛陀為我們聲聞弟子授記,這怎麼樣呢?
- 《華嚴經》是偏重佛陀果地的功德, 是為根熟菩薩直接宣說的;《法華經》是為凡夫宣說的,就是成就成佛的因地,這個人還是凡夫,但是他心態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才能夠快速成佛。
-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於2003年成立於台灣台中。
- 目前已正式更名為「法鼓山世界青年會」,而為了推廣青年族群的加入,於2006年正式成立「青年發展院」,以接納更廣大之青年族群。
華嚴時,它不是代表《華嚴經》,當然《華嚴經》一定是華嚴時。 華 嚴時就是華嚴部,比方說《華嚴經》,比方說《梵網經》,只要合乎華嚴概念的都是華嚴時。 「華」就是成佛之因,六度是「華」,以六度之因「華」;那麼「嚴」是講到一 佛乘之果,成就諸佛萬德莊嚴之果,所以它等於是大談一佛乘的因果。 參與揭幔、開光的林佳龍表示,感動見證人間淨土再現,在眾多護法菩薩的護持下,從零開始,一磚一瓦打造出一座台中市民的心靈地標。
法鼓山寶雲寺: 大師的智慧影音
但是你 很清楚,修這個法時,只修其法而不產生執著,不產生法執,這是可以的。 你在沒有執著的角度拿藏教的法當一時的對治,這個不會影響到你的種性。 但是,如果你是一昧執取從苦諦這樣一路修上來,那你的種性就變成這樣了,你一定會先到偏空涅槃去,待一段很長時間。 中華佛研所另為社會人士設立了「佛學教育推廣中心」,並規劃佛學與禪修的研究課程。 2001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第一期工程完成,中華佛研所便遷移至金山現址。
- 你有這種能力,只是你剛開始不敢 承當,所以佛陀就用法力來幫助你。
- 但是頓裡面,也有一些不定的,比方說,它講無住生心,雖然它的當體是空性,但是它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隱隱約約有妙有的味道,所以它也含有不定的內涵在裡面。
- 這是 佛陀早期說法的方式,站在眾生的角度來說法。
- 不論是聽聞鐘聲、參加法會或欣賞佛教藝文,法鼓山鼓勵民眾尋找一處心靈寶地,透過心靈沉澱、啟動內在的正能量,以願力來感動自己、他人與世界,為新的一年帶來美好的祝福。
- 《華嚴經》這個法門,簡單地說就是事事無礙。
- 在天台的思想,它的權實二法也不是那麼絕對。
反正你遲早要走,晚走不如早走,結論就是這樣。 如 果說有真實的阿羅漢,一個人他成就阿羅漢以後,就沒事了,就不跟人家 往來了,當然你成就阿羅漢沒關係,那是你個人的選擇。 關鍵是阿羅漢是 假的,「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就是說沒有一個人永遠做阿羅漢的, 所以你還得出來,還得面對緣起法。
法鼓山寶雲寺: 黃明威建築師作品─「法鼓山寶雲寺」
由於法鼓山的地理形貌,猶如一個縱臥的大鼓,故引經典之喻,取其似鼓之形,「法鼓山」之名遂由此而得也。 課程方面,開辦聖嚴書院佛學班、福田班,以及快樂學佛人,還有適合不同信眾的學習成長活動,包括:寶雲講談、合唱團練唱、供花花藝研習、兒童讀經班、英文讀書會、暑期心靈環保兒童營,以及廣受親子喜愛的兒童故事花園等。 由於信眾人數遽增,分院面臨空間不足。 法鼓山寶雲寺 1996年5月,遷至臺中市忠明路,並分成辦事、共修二處空間:辦事處位於忠明路54號,為信眾賴忠星、賴忠明兄弟提供;共修處則位於忠明路200號3樓,由何周瑜芬發心承租。 民視新聞/鄭博暉、林俊明 台南報導台南一名在超商工作的陳姓男子裡應外合,和朋友共謀行竊店內的10萬5000元現金。 沒想到事前陳姓男子,卻私吞真鈔,另外準備偽鈔7萬多元,讓友人偷走。
法鼓山寶雲寺: 活動預告
眾生學佛時,是帶著他的根性來學佛的。 這個根性就是他在三界流轉裡,他自己生命的經驗跟遭遇。 遭遇的過程當中,他有他的思想模式,這個「性」就是他的習性,「根」就是 增長,他這種習性是不斷地在數數地攀緣,數數地廣大,所以這種根性已經不可改變了! 法鼓山寶雲寺 連佛陀都改變不了,佛陀只好恆順眾生。
法鼓山寶雲寺: 中華電信
聖嚴法師承東初老和尚之遺志,於1977年東初老人圓寂後接掌佛教弘化事務。 1989年,聖嚴法師購地創辦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2006年9月2日,果東法師接任法鼓山第二任方丈住持。 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臺中分院弘化腳步產生轉折。
法鼓山寶雲寺: 臺中寶雲寺
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 佛豈可不化也? 當地時間16日晚間11點50分左右,靜岡警方接獲通報,牧之原市某間住宅有名40多歲的婦人遭家人持刀砍傷。 警方抵達現場後,緊急將傷者送醫,仍於約1個半小時後宣告不治身亡。 警方指出,死亡女性的13歲長女涉嫌重大,已經將她帶到警局詢問。 你離開三界的理由是三界我受夠了,給我太大的壓力,太痛苦了,從無常而契入空性。 前面是把整個天台的教觀是怎麼判教的,做一個大綱的說明。
法鼓山寶雲寺: 禪修推廣中心(傳燈院)
在知客處換穿室內拖鞋後往前行,迎向行願館的末端,外部的綠意光影穿過整面玻璃高窗,毫無蜿蜒地直進映入,承載光影的室內區塊毫無矯飾,我們的眼裡看見的是空間的「本來面目」。 地點台中市西屯區建造年份2015建築類型建築客戶法鼓山樓地板面積15,320 m2每座寺院,都是一個自成天地的「環境」。 首先,我們先指出這個過非,來申斥它的非理。 就是說,在智者大師 的判教之前,有一些法師的判教是有問題的,是不合理的,先指出它的過 非,然後再結顯正確的義理。
法鼓山寶雲寺: 法鼓山寶雲寺啟用 打造中部心靈地標
因為我們相信,好的建築必須能夠在精神向度上觸動人心,建構出具有場所感的空間經驗,是體現建築精神向度最有力量的途徑。 如何將都市空間中的「連續性」與「場所感」延伸,將都市空間中特有的環境質感帶入建築內部,是我們在設計上另一個重要的挑戰與課題。 而面對現今都市中的地塊狹小、形狀畸零、使用密度高、空間垂直化等等現象,更加提高了形塑內部場所感的挑戰難度。
第二個,我們來看看,這個判教的別五時也有問題,因為他說佛陀成 道以後,先講人天業果,這個地方有問題。 我們學圓教一定要注意,圓教不能離開權法,不能忽略對治法門,要不然就是我們同參道友常戲論的:你要是圓教離開了權教,那就不 法鼓山寶雲寺 是圓教,變橢圓形了,就不是真的圓教了。 「為實施權,則權含於實;開權顯實,則實融於權。」天台宗從來沒有說圓教可以離開權教的,沒有這樣講。 我們意思是這樣,根據法華跟天台的思想,你要走成佛之道,現在一 開始就必須做好規劃,你不能病急亂投醫,反正我先離開三界再說,你不能有這種概念。 也就是說,先離開三界,成佛的事以後再說,你把成佛之道分成片段,對你是非常不利的。
也就是說,佛陀在之前 說了很多法,強調法力不可思議,到了晚年才說明,其實修行時,你能念 法鼓山寶雲寺2025 的心也不可思議。 如果你的心性沒有這種功德,外境能夠啟發嗎? 法鼓山寶雲寺2025 如果你 本身沒有種子,你用再多的水去灌溉它,也開不了花結不了果。 華嚴時,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約化儀名頓。
這個人有大乘善根,他在空性裡面悟到不空。 三種觀法,這三種思考模式會影響到你後面的路怎麼走。 不是絕對的,它也可以兼修,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安住,就是你經常的主修很重要,注意你的根本法門。 法鼓山寶雲寺2025 在天台的思想,它的權實二法也不是那麼絕對。 比方說,你的根本法門,你之所以放棄三界,是因為認定心性裡面本來就沒有三界,那是自己 多事,一念攀緣,自己找麻煩找來的,所以一念的迴光返照,當體放下,從心性的觀察而離開三界,你的主修是這個。 但是你針對某種粗重的煩惱, 從對治義你也引用《阿含經》的思想來加以對治,這個是可以的。
所以這兩個侍從把乞丐追到,把他抓到長者前面時,這個 小孩已經暈過去了。 這位長者說,這不是辦法,強迫沒辦法,把他放回去吧,讓他繼續做 乞丐。 然後這位長者就想出個辦法,找個人化裝成乞丐去做他的朋友。 這 法鼓山寶雲寺 個人就混入了乞丐群,這樣你是乞丐,我也是乞丐,大家是好朋友——同事攝,慢慢就跟他結成好朋友了。 這個兒子走丟了,他也沒有謀生能力,怎麼辦呢? 他混入了乞丐群做 乞丐了,就是一村又一村的托缽。
僧伽大學雖以大學為名,而且有其一定的學制,但仍為養成僧人的養成教育,與一般的大專院校體系並不相同,因此,目前並無教育部之授業認證。 信行寺位於台東縣卑南鄉,1968年由查妙法師購地創建,1972年交由會徹法師主持,其取佛法中「信、願、行」之意涵,故取名為「信行寺」。 1997年法鼓山台東辦事處因環境所致而意欲另尋新場所,幸遇信行寺也在尋覓適當接掌者,因而促成了法鼓山台東信行寺的成立。
有人問黃念祖老居士說,為什麼有些人要十念,有些人一念呢? 黃念 祖說,是善根不同,有些人一念就夠了,他一念提起來就已經現成「厭離 娑婆,欣求極樂」;有些人他必須要經過十念的相續,他的心態才能夠跟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到位。 同樣一句佛號,因為你的心理素質不同,所產 生的效果肯定不同。 《法華經》跟《華嚴經》有什麼差別呢?
寶雲寺因鄰近新市政中心,從市長室透過議會大樓便可遙見,因此他覺得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並以《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鼓勵與會大眾超越身體、世俗名利的束縛,用心體會自寶如雲、上善若水的意境,必能擁有如雲一般真正自由的心。 法鼓山寶雲寺表示,法會總護果慨法師於啟建前,為大眾開示法會的目的,除了藉由法師們帶領從觀念、方法的引導,收攝身心參與共修,同時也透過法師說法,幫助明白「梁皇寶懺」的意涵,將修行運用於生活當中。
法鼓山寶雲寺: 活動相簿
人間通訊社 (The Life News Agency,簡稱人間社),是首個由佛教創辦的通訊社,不僅是國內外佛教新聞資訊總匯,更肩負人間真善美的國際傳播角色。 中華佛教文化館創立於西元1955年。 其主要宗旨為從事佛教教育、文化與社會關懷工作,弘揚正信佛法、漢傳佛教精神。 主要的活動項目則是舉辦各種共修活動,例如地藏法會、千佛懺法會、藥師消災法會、觀音法會等。 設計上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在形狀狹長的都市基地上,做出飽滿合宜的使用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