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圓通寺」這一帶的郊山與我家南勢角烘爐地是相連的,所以登山步道都可以互通,甚至還可以直接走到土城的「承天禪寺」。 圓通禪寺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85篇) … -全國步道系列活動成果展」, 其中介紹了「遠足」(field trips)的歷史,勾起了我對中和圓通寺的記憶,也間接解開了我的記憶 …
- ▼穿越玉皇宮直行即可看見一條往下的步道往青雲路5KM,因為之前有從青雲路走文筆山、五城山及天上山的經驗,所以直覺就是這條路沒錯。
- 山徑多樣 , 坡度起伏適中 , 行走其間格外舒暢 .
- 若想安排行走別段步道,其距離計算可以前去中和區區公所下載F、登山步道各起訖位置距離的Excel檔。
- (全程水泥石階上稜線) 捷運南勢角站 – 登山口約12分鐘 .
- 圓通禪寺創立者林妙清,是新竹人,年23,在新竹香山一善堂學佛苦修3年,1925年參加特別講習會後,拜覺力禪師為師,法名妙清。
- 登山步道維護良好 , 處處綠蔭遮日 , 繁花飄香 .
從圓通寺旁的步道出發經過慈雲寺與玉皇宮之後 … 中和區公所-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 中和南面丘陵地環繞,登山步道網路綿密,加上圓通禪寺、烘爐地香客、遊客眾多, 登山步道經常可見登山隊、健行隊攻頂。 中和區公所- 登山導覽 樂天宮登山口區位解說牌:請按此下載(JPG格式). 如同前面所言,採取的路線模式是〖圓通寺步道〗-【南勢角山】逆時鐘O型路線,以新店安祥路「彩蝶社區」為中間連接點,結合〖圓通寺步道〗和〖烘爐地步道〗。 前半段路徑是以這順序來找方向:【外南勢角山】(國旗嶺)-「仁慈寺」-「圓通寺」-「慈雲寺」-「玉皇宮」。 路線困難度來說,從烘爐地福德宮出發,高度落差不大,很快就到達【南勢角山】,比較像是健行路線,(反倒是從捷運南勢角站走到烘爐地福德宮,距離爬升都比較大,比較累)。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台灣山野樂活協會
這短短的一公里多的步道,想讓大家知曉這裡的美好,照片有點多,請耐心等候。 圓通寺依山勢而建,在其建築後方有一登山步道是為親山休閒級別,全長約為8.4公里。 我去了就應該回不來了,所以也打算回頭從長計議是否只取一段來步行。 B捷運南勢角站3號出口→新北市消防局南勢分隊右側→沿復興路直走→轉左301巷 復興國小旁登山口 . (全程水泥石階上稜線) 捷運南勢角站 – 登山口約12分鐘 . 以「南勢角捷運站」做為健走中和步道的起終點 , 完成二山系連結O型目標 .建議先前往圓通寺方向 .考量以彩蝶社區為中心點 , 右側圓通寺後的稜線步道 , 雖然沒有經過寬廣的春秋墓園區 , 但是需經過另一處較小的仙境墓園區 .
沿步道下到德霖技術學院,有多線公車,到景安站、南勢角站、板橋站、海山站皆方便。 四方通行玩樂地圖以台灣旅遊景點資訊為主的入口網,提供您圓通寺的景點介紹,與圓通寺周邊旅遊景點、美食、地圖、住宿、交通、照片資訊,還有最熱門的新北景點、新北美食、新北活動資訊,方便您規劃新北旅遊行程與遊玩圓通寺。 烘爐地登山步道資訊 – 新北市登山健行網 – 新北市政府 烘爐地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後方的山區,又名『南勢角山』,標高302公尺,山中 有許多寺廟,成為信徒朝聖的旅遊聖地。
烘爐地不分平假日,有前來拜拜、賞日景、或至其山運動健行的,讓此地人潮絡繹不絕。 從階梯爬上後,就可以到達一線天登山步道入口處,步道其實不長,走到一線天的廣場後,會有其導覽圖可以參考,當時雨勢過大,為了避免相機淋濕,就沒拍了此步道的導覽圖。 在我拍完圓通寺之後,天空開始滴下雨來,看著步道石階上的青苔,讓我更加堅決地取消了這次登山步道行程,只前往其旁的一線天步道。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旅遊 熱門新聞
幾分鐘而已,椅子還沒坐熱,接駁車在財神殿停車場停了下來,所有乘客都起身要下車,問了一下說這是終點站,心想這接駁路程也太短了吧,距離山下還很遠也。 ▼續行約10分鐘遇到這鐵皮水塔,須注意,在水塔的左側有兩條路,須走靠右側的路才能到達彩蝶社區及烘爐地。 ▼到了往文筆山、大尖山叉路口,這對夫妻對我詳細的說明接下來往烘爐地的走法後,我們就分道揚鑣了,他們往大尖山,我則往文筆山方向前進,這趟行程很幸運遇到貴人,再次感謝他們。 ▼再續走約10分鐘,遇到一叉路要往左上石階,就是這裡…我心想一般人應該都會一直走那條較大的泥土路,此處也無路標,肯定很容易錯過。
烘爐地到圓通寺其實就是官方步道,路跡與路況自不用擔心,平常走的人也不少。 但看到山友的遊記有提到可從柴埕路到烘爐地,為了多走這段,便改從這裡起登。 另外也調查到可從國旗嶺離開圓通寺,這樣就算是很滿意的O形了。 雖然有一段到華夏科技大學烘爐地登山口要走一段柏油路,在沒有調查到其他步道可走的情況下,也可接受了。 B、(綠色路線):〖圓通寺步道〗入口-【外南勢角山】(國旗嶺)-「仁慈寺」「圓通寺」-一線天-「慈雲寺」-「玉皇宮」-墓園小路叉路-彩蝶社區。 烘爐地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後方的山區,又名『南勢角山』位在微笑山線上,烘爐地至圓通禪寺登山觀光步道連結中和區、新店區及土城區,其中烘爐塞山在小百岳中排名16,標高302公尺,廣受登山客喜好。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資訊服務
逆時鐘方向走法,從「捷運南勢角站」,走到南山路236巷進入〖圓通寺步道〗,經由「仁慈寺」、「圓通寺」、「慈雲寺」、「玉皇宮」,轉往安坑「彩蝶社區」,再轉往【南勢角山】,最後由「烘爐地福德宮」下〖烘爐地步道〗,回到「捷運南勢角站」。 今天雖然天氣仍然很熱,但也近兩個月沒有走很長的路線,所以決定來走長距離的路線。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不過還是會考慮路跡不好的郊山路線會受到的痛苦,因此還是以親山步道或官方步道來選擇。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中和圓通寺連走土城清水大尖山
越過廣場便是樸拙雅淨的正殿,可見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菩賢菩薩三尊大佛像盤坐其中,神情怡然。 初始建造時,就地取材,開挖山頭以現地石材興建,首先完成了功德院,即現今的極樂院。 日昭和8年(西元1933年)大雄寶殿落成,舉行盛大的儀式,之後東西廂房與祖師塔陸續完成,已經具目前所見的圓通禪寺規模。 連接山門的前殿因為戰亂影響,二戰後才陸續完工。 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圓通禪寺再經重修,目前的牆下還有當年重修時拆下來的舊構件,例如石獅、石座、石印等物。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登山行程紀錄
開車經過國道三號新店安坑交流道與中和交流道之間,會連續經過兩個隧道,這兩個隧道穿過的就是這兩條支稜。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4,中和-圓通寺登山步道 圓通寺所在的山區被號稱是「中永和的後山」,近年來更因為民眾的增多,更設有許多健身器材,讓民眾可以自由地使用,裡頭特別的除了圓通寺以外,「壁湖怪石」的地質景觀,更被譽為「中和庄八景」,結合了各種風情所形成的坡道。 圓通禪寺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山區,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由山底下穿過,最早由妙清尼師(西元1900~1955年)開山創建,屬於自大乘佛教曹洞宗,為臺灣早期少見的女尼之專屬寺廟。 要注意的是,「仁慈寺」、「圓通寺」、「慈雲寺」、「玉皇宮」這一帶,廟宇多,小路也多,容易錯失方向,記得依照路標,沿著這四個廟宇順序方向走。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台北縣登山護照40條路線
圓通寺所在的山區位在中和、永和及土城等城市的邊緣,也有人說這裡是「中永和的後山」。 步道上除了有久負盛名的圓通寺、南山福德宮等名剎外,還有特殊地質景觀與茂盛蕨類植物,為一條兼具人文、自然與地質特色。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2025 烘爐地步道全長為1,700公尺,為健行級別的步道,從福德宮登山步道入口處進入,約400公尺的距離就能抵達南勢角山的至高點,也是我今日的目的地,對!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圓通寺登山步道知識摘要
最左方山凹處是通往下方市街的華夏登山口, 國道3隧道在此處下方穿越至安坑 . 眺望台北盆地附近 , 俯瞰中和市區樓屋櫛比鱗次 , 遠眺觀音山座落於淡水河岸 .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2025 而北二高自三峽、土城遠而來 , 以隧道穿過這座山 .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登山 補給站
圓通寺與烘爐地的登山步道導覽圖(圓通寺登山口區位解說牌)* 轉自中和市公所的「登山步道導覽」網頁… 本建築群周邊環境清幽,與一旁的烘爐地屬同一山系,已經組成豐富之步道系統。 新北市政府將此地規劃成「圓通寺越嶺烘爐地登山步道」,也列入新北市登山步道系統之列,來此參訪的民眾,除了靜心禮佛之外,還能走入步道,俯瞰雙和地區,遠眺南港區、信義區,視野相當良好。
過了「玉皇宮」之後,路徑明顯的轉變成比較原始的土徑(「玉皇宮」之前,幾乎都是石板鋪面路徑),來往的山友也明顯少了許多。 「玉皇宮」並不是個大廟,都會區郊山步道都會有許多這樣的廟宇林立,只是沒有想到「玉皇宮」旁的小空地,有這樣不錯的展望。 「圓通寺一線天」其實只是兩塊巨石之間的隙縫,象山也有一個類似的隙縫峽谷,只是規模沒有「圓通寺一線天」大。 烘爐地又名南勢角山,風光秀麗,山頂平坦開闊展望視野遼闊,其山頭上巨型的土地公像尤為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公車☛搭乘捷運至景安站或南勢角站後,轉乘公車F512副線(烘爐地↔光復國小)至〝烘爐地〞下車後即可抵達。 離三角點不遠處有一木製涼亭,設有半圓形狀的小小觀景台,還架有望遠鏡,只是目前尚未啟用。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路線紀錄:小百岳【南勢角山】O型:〖圓通寺步道〗〖烘爐地山步道〗-【南勢角山】
這邊還有甚麼國旗、國強、國勝嶺的體育會,好像每個小山嶺就是一個組織,而且從名字聽來很像是退伍老兵們的聚集休閒運動聊天之處吧,甚至還看到有中和香功協會分會練功處。 可惜這裡步道林蔭稀疏而且香客也蠻多的,看來沒那麼適合純粹想靜靜散步呼吸芬多精。 上個星期日,荳荳的媽媽希望就近能找可以在清晨或假日散步的步道;希望林蔭多也不要陡,可以多吸收芬多精讓身體有更多氧氣充實健康。 所以當天早上荳荳的媽媽與她的姐姐還有小阿姨、姑姑 (我老婆),我當司機開著車先到「圓通寺」走走看。
在台灣知名的土地公廟中,北部首推南山福德宮、南部則以車城福安宮為代表,這二處都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心。 南山福德宮位於烘爐地東北方不遠處的另一山頭上,海拔高度約295公尺,創建於清乾隆20年(西元1736年),距今已約有260年的歷史,廟內供奉福德正神,為漳州移民呂德進拓墾南勢角時所建。 這裡有個叉路標示往寧夏工專方向,後來查資料,這叉路可以通往〖外挖子步道〗,〖外挖子步道〗的入口也很接近捷運南勢角站。 接近彩蝶社區附近還有兩個海拔200多公尺的小山頭:【五尖山】、【牛埔頭山】,這兩個小山頭離路徑都非常的近,雖然我們這次都跳過不上去,路經這裡的山友們可以考慮一下。
中和南面丘陵地環繞,登山步道網路綿密,加上圓通禪寺、烘爐地香客、遊客眾多,登山步道經常可見登山隊、健行隊攻頂。 步道主要由圓通禪寺出發往烘爐地,或反向路線遊憩。 由圓通禪寺出發,忠靈塔旁石階步道上後山慈雲寺,自慈雲寺可下至圓通或沿稜線至清水大尖山、國旗嶺等地。 另可通達新店綠野香坡社區,或轉至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沒來過烘爐地,別說你玩過中和︱南勢角山 青春步道
就是你想的那樣,並沒有想要走完全程的意思:)。 若想安排行走別段步道,其距離計算可以前去中和區區公所下載F、登山步道各起訖位置距離的Excel檔。 而這次的國勝嶺-仁慈寺段的步道總長約為1.35公里,上次有直接到圓通寺,這次就沒有再過去,只到仁慈寺。 這次為了讓圓通禪寺的登山步道在我心中落幕,而選擇了這段國勝嶺到比圓通寺稍高一些的仁慈寺的步道來走。 此步道在平日的下午時分,還是有很多居民前來健行運動,雖然沒有什麼風吹進來,但綠葉成蔭至少能遮個陽,總比全曝露在太陽底下來得好多了。
圓通寺 青春嶺 烘爐地 越嶺環線 (國旗嶺-圓通寺-彩蝶社區-青春嶺-烘爐地) Eric的單車日記[單車路線] 圓通寺 青春嶺 烘爐地 越嶺環線 (國旗嶺-圓通寺-彩蝶社區-青春嶺-烘爐地) Eric的單車遊記,含路線,地圖, … 整條環線扣除前後的市區道路,全部都是登山步道 所組成,如果以沿途地形及路況來區分,大略可以分成四段: 中和南山路236巷63弄登山口到圓通寺 … 除了中和步道山友 , 土城 (清水) 地區山友離的也近 , 常爬大尖山後再上爬到此處 .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活動退款申請
三角點前,有一牌子寫這其處的〝前世今生〞,重點來此當下的今生都必須靠著每個人珍惜才得以永續存在。 捷運☛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搭至〝南勢角站〞1號出口,捷運路後找南山路236巷轉入,沿至走到巷底接轉往興南路二段34巷30弄,再接轉34巷到巷底,即可抵達此處,步行約為1.1公里(14分鐘)。 此段步道的自然生態蠻為豐富,有許多綠葉紅花及依其生存的昆蟲、鳥類,也看見許多蝴蝶在面前飛啊飛,這裡有栽種山櫻、桂花及牡丹,喜歡賞花及健行的人,可以趁著花期時,來爬爬此段步道。
圓通寺廟右側有一山崖,崖壁下方刻有許多石刻佛像及石獅。 循山崖石壁裂縫間的階徑上行,可達圓通寺的後山,自山頂俯瞰台北盆地,視野遼闊,景色優美。 圓通禪寺俗稱圓通寺,位於中和區圓通路,佔地寬廣,林蔭清幽,炎炎夏日於此乘涼休憩,頗能消暑解悶。 圓通寺創建於民國十五年(昭和元年,西元一九二六年)由妙清尼師開山,略具日式風味的仿唐式廟宇建築。 寺廟正門兩側有獅、象的雕塑,一猛一柔,頗為逼真。
從青春嶺過來,或是從福德宮過去,忘憂亭都是蠻重要的休息點,因為都需要爬階而上。 剛抵達時,此處無人,就很開心地大拍特拍的,過沒多久就聽見人聲,馬上結束自拍乖乖乘涼。 至302高地前,步道多為枕木土階,上面舖滿碎石當防滑,中間有一段會遇有石階,其處就有蠻好的展望,且微風陣陣吹來,往返時都能看見有人坐在岩石上看景吹風。
天啊,枉費我在這裡住這麼久,而且竟然才就只在我家同一條巷子底就可以走到這麼棒的健行步道,我決定爾後要安排每星期至少也要來走個兩三回。 三不五時帶本書 (或電子書) 甚至拿那我剛訂購的「樹莓派」超微型卡片電腦 (我還有買片7吋的 LCD 螢幕與行動電源)作些電子實驗,應該是蠻有樂趣的。 本來以為我家巷底這條登山步道範圍應該很窄,結果這次仔細探勘,才知道原來完全相通的,可以走到土城哩。 荳荳她們現在是住在位於南華路的外公/外婆家,離圓通路很近,但到圓通路底還是有段距離,所以還是需要開車。 而且我好像連這樣也能開錯路,開到好狹窄一條僅容一輛車身的小路,到是還有幾輛車也停在週遭。 這邊步道都是相通的,步道交叉處也有指示牌指引景點位置。
此段由一開始的陡上的木棧階,到緩緩平坡的石板道再到下坡的枕木階,之後就會接至青春步道。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簡稱南山福德宮或烘爐地土地公,個人習慣稱之為「烘爐地」。 南山福德宮歷史悠久,從西元1739年迄今已有280年以上,原先為三塊石板搭建的土地祠,而後香火逐漸鼎盛,廟宇也慢慢開始擴建並修繕而成了現今的規模。 只要來到烘爐地就免不了欣賞一番日夜景,以前一直以為這裡就是這座山上的至高點了,沒想到查了網路資料後,發現宮後有條登山步道,能從其爬至烘爐地上的最高處。
圓通寺烘爐地登山步道導覽圖: 圓通寺
山友們方便的健行交通動線選擇,多搭乘捷運至南勢角站後,轉搭中和區免費接駁公車至烘爐地,或於山腳下車自南山觀音寺一路向上登頂至南山福德宮,再分線轉至新店、圓通禪寺,或沿稜線華新街底華夏技術學院下山,再步行至捷運站歸程。 登山步道沿途美景處處,且多於稜線移動,兩面均可遠眺大臺北盆地,101大樓、觀音山、大屯山、淡水河盡收眼底。 烘爐地登山步道資訊 – 新北市登山健行網 – 新北市政府 烘爐地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後方的山區,又名『南勢角山』,標高302公尺,山中有許多寺廟,成為信徒朝聖的旅遊聖地。 烘爐地為天上山列延伸最東端的山頭,山頂平坦開闊、視野遼闊,也吸引眾多登山健行的人到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