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必看介紹

為了確保明年第三季國內廠商可以供應疫苗,政府可考慮補助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國內廠商準備量產,待完成EUA之後,可緊急生產供應國內市場。 在台灣方面,國內三家廠商預計於今年11月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為了比較國內候選疫苗的免疫反應,應成立中央實驗室,來測試人體免疫疫苗後的血清抗體反應,然後用相似標準來決定國內候選疫苗是否適合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 根據票選結果,共有2則新聞並列第一名,分別是「公費流感疫苗全面施打四價」、「拒打疫苗導致全球麻疹大流行」,點出2019年疫苗新聞2大重點就是流感及麻疹。 泰國政府已自 2022 年 10 月 1 日起全面解封,取消國際旅客入境前須出示新冠相關證明文件的規定,如疫苗接種證明及 PCR 檢測結果,而從 2022 年 10 月 1 日起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止,持台灣護照以落地簽證方式入境泰國的旅客,停留泰國期限由原先 15 天可延長至 30 天。 孩童方面,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規定,未滿 18 歲小朋友須看父母有沒有接種日本認可的 11 種疫苗,若家長有接種疫苗,那小朋友就不用出示證明,但若是家長施打高端疫苗,那全家連同小朋友都必須出示入境前 72 小時內 PCR 陰性證明,只有未滿 6 歲的幼童不用出示證明。 李秉穎表示,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有2大類,其一是50歲以上民眾,再者是骨髓移植跟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因其長期使用化療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都會影響自體免疫力功能,也是高危險族群。

近20家企業齊力迎戰流感、免疫負債雙重夾擊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守護員工全家幸福 隨國內放寬口罩禁令,各式病毒如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逐漸流行起來,特別是年齡為兩歲以下的幼童,免疫系統沒有經過訓練,因此比大人更要面臨”免疫負債”的問題,一旦接觸到病毒,反而更容易被感染。 第一名、兒童該不該打新冠疫苗的爭議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進入台灣社區,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雖然絕大多數的確診者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但極少數中重症患者,尤其是兒童死亡案例,也讓家長憂心忡忡。 然而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國內又掀起新一波討論,讓家長遲疑到底該不該讓發育中的孩子接受新興類型疫苗。 第二名、國內廣泛討論是否需接種第四劑,接種第四劑疫苗是否利大於弊? 為加強對變異株的防護,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高風險的老年人、免疫功能缺損等族群,就不要等次世代疫苗,現在流行變異株病毒,發生感染的機會很高,如果在等待的過程中感染引發重症會更麻煩,若符合接種資格者,盡速施打現有疫苗。 建議以下人員打第四劑,65歲以上民眾;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照護相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這幾類人員接觸頻率太高,其他民眾可依各別考量選擇是否施打。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防疫拉警報!長程班機旅客採陰才放行 專家提醒這3點

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已於2020年4月7日邀請產官學社代表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並將相關會議結論提供給政府參考(會議結論已發表在國衛院電子報2020年4月10日,836期)。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為了進一步蒐集各國最新疫情及疫苗開發進展,已於2020年7月7日召開第二次專家會議(會議結論已發表在國衛院電子報2020年7月16日,849期),並於2020年11月5日召開本年度最後一次專家會議。 出席的產業界包括:高端疫苗,官方機構包括:衛生福利部科技發展組、食品藥物管理署、疾病管制署、醫藥品查驗中心,學研單位包括:國衛院、中央研究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臺大醫院,社團機構包括: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台灣疫苗產業協會籌備處。 何博士也呼籲在不久的將來疫苗出現後,遲早要開放邊境管制,以瑞典為例,在開放國門後,確診人數雖增加但死亡跟重症人數卻是下降,何博士呼籲我們應加強注意慢性病患者及維持健康生活模式,就能有效減輕COVID-19及流感等傳染病的危害。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5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5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因為COVID-19疫情,讓全台灣民眾對疫苗認知更上一層樓,也間接暴露出許多問題觀念,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2日公布由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對於2022年一整年的重大相關疫苗新聞進一步分析講解,傳遞正確觀念。

  • 李秉穎說,疾管署之前做過調查,有意願打新冠病毒疫苗的民眾僅66.6%,而且許多民眾會擔心不良反應,若實際施打率不及3成,台灣將無法擺脫疫情威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11/18)表示,不分年齡層族群來看,接種三劑高端疫苗在中重症保護力高達 91.4%,高於莫德納 87.4%、AZ 疫苗 65.9%,但低於 BNT 疫苗 95.8%,對死亡的保護力則高達 90.3%。
  • 在工作場所方面,每周五實施辦公環境消毒作業,採購口罩、防護面罩與居家快篩劑等防疫用品供同仁使用,以建構安全之辦公環境。
  •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舉辦防疫尖兵獎認證標章頒獎典禮及聯合記者會,康和證券首次參加即榮獲2022第七屆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新星獎,證明防疫規劃有成,也落實員工之健康照護。
  • 李秉穎肯定台灣目前防疫政策做得很好,但他也強調說,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成為長期流行病毒,一旦感染就有2%至4%的死亡率,目前歐美核准的疫苗能將近100%預防重症住院,台灣總不能一直依靠邊境鎖國來對抗新冠病毒,部分國家也正研擬疫苗護照,唯有接種疫苗建立保護力才是解決新冠疫情的根本之道。
  •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呂俊毅說,打流感疫苗無法防治新冠肺炎,但卻可以避免兩者混淆,否則發燒、咳嗽都被當成新冠肺炎疑似案例處理,強制送到醫院隔離治療,不僅當事人很困擾,也會增加醫療負擔。
  • 針對 2022 年疫苗十大新聞第四名「青少年接種 mRNA 疫苗可能引起心肌炎」,李秉穎指出,青少年的確有較高比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尤其第二劑副作用通常發生在接種後一週內,12~15 歲男性發生率為每百萬計 70 例、16~17 歲男性發生率為每百萬劑 105 例,但多數患者很快好轉。

李秉穎說,台灣麻疹疫苗接種率高達96至97%,正因如此,即便各國都在大流行,台灣也只有空服員、航空公司員工染病等小規模疫情,台灣因多年沒有麻疹疫情流行,因此疫苗族群陽性率也下降,建議經常可能接觸患者的高風險族群補接種一劑麻疹疫苗。 今(12)日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21十大疫苗新聞,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冠疫苗話題強勢包辦前三名,其餘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相關新聞也皆入列。 針對追加劑,李秉穎指出,目前不同廠牌疫苗混合施打的免疫效果,國內試驗可看到混打安全性沒有特別顧慮,並與原始打法相當,可引起相當的免疫增強作用,達到基礎劑的抗體高度,因此 ACIP 委員們認為追加劑需間隔五個月,民眾可自由選擇廠牌。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自由開講》國民黨「疑美論」斷章取義、忽視民主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表示,疫苗注射後,身體出現各種狀況或疾病都可能會被聯想為疫苗的副作用。 在疫苗的臨床試驗或副作用監測系統下,疫苗注射後身體出現的任何狀況都會被通報為疫苗注射的不良事件,但是在此定義下的不良事件並不一定真的是疫苗的副作用,有可能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不具因果關係。 接種流感疫苗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機率遠低於被流感感染導致重症或死亡的機率,根據研究發現,超過65歲以上,每10萬人會有100位感染流感死亡。 隨國內放寬口罩禁令,各式病毒如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逐漸流行起來,特別是年齡為兩歲以下的幼童,免疫系統沒有經過訓練,因此比大人更要面臨”免疫負債”的問題,一旦接觸到病毒,反而更容易被感染。

  •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透過全台上百位醫護、媒體、專家等票選,公布2022年疫苗10大新聞,其中第10名是「英媒認台灣正面臨垂直感染軌跡的可怕前景,恐在夏季前造成前所未有的死亡率」。
  • 從3月底起,Omicron變異病毒及BA.5變異病毒接連帶動了本土確診潮,到12月政府取消了室外空間應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新冠疫苗議題在2022年仍是大眾關注焦點,在疫苗10大議題中就佔據8個名次,更是包辦前3大疫苗議題。
  •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衛福部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呼籲,衛福部應積極建置「成人疫苗履歷」,以期拼湊完整健康防護力。
  • 文章指出台灣面對Omicron變異株,沒有仿效中國,而是將目光投向韓國和新加坡,星韓2國成功地放寬防疫限制,同時維持較低的死亡率,僅少數人感染。
  • 莊人祥表示,莫德納BA.4/5雙價次世代疫苗,已運抵台灣,11月18日中午以前會配發給各縣市政府,各縣市政府會針對這些疫苗來做規劃。

民眾網關注台灣民眾關心的大小事,從民眾的角度出發,報導民眾關心的事。 反映國政輿情,聚焦財經熱點,堅持與網路上的鄉民,與馬路上的市民站在一起。 該文章是《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於2022年5月7日發表,內文提到專家估台灣每天確診恐為20萬例、面對Omicron變異株束手無策、造成大量的死亡等。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台灣近5年人口遷移地圖 竹北移入最多、北竿比率最高

吳秀梅直言,目前全球僅10支疫苗進到人體試驗,其他業者跟我們進度差不多,都在動物試驗確認沒有副作用、有抗體階段,實在不認為法規有什麼問題,更何況疫苗本來就要謹慎,畢竟是要打到健康的人身上,若不夠安全,就失去打疫苗的意義,強調「再怎麼急,絕對要給台灣人用最好的疫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5 不管是為了日後疫苗護照、放寬檢疫標準做準備,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專家最後更呼籲全民落實接種疫苗,建立群體免疫力,也能讓站在防疫前線的醫護減輕負擔,更能守護你我健康生活。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呂俊毅說,打流感疫苗無法防治新冠肺炎,但卻可以避免兩者混淆,否則發燒、咳嗽都被當成新冠肺炎疑似案例處理,不僅當事人很困擾,也會增加醫療負擔。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自由廣場》三計 導正碩士在職專班亂象

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何這些協會成員與ACIP委員、標案評選委員之間卻有那麼多的「裙帶關係」或高度重疊性? 無怪乎,先前退出國產疫苗審查的中研院士陳培哲會說,高端疫苗EUA以壓倒性比數通過,一點都不意外,政府應該建立重要會議委員的遴選制度,且具有法源依據,而不是想找誰來開會就找誰來,老是都找「自己人」或意見一致的學者。 先前曾披露質疑政府偷渡開放高端、聯亞等國產疫苗人員,可列入公費接種疫苗優先對象的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則指出,若仔細檢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成立10多年至今,該委託研究計劃更是該協會唯一的一件標案,其與該協會「推廣」疫苗的創立宗旨、目標相符嗎?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研究:得過新冠肺炎「3大重要器官」會加速老化

呼籲政府不能老是找同一批人來作,否則國家的公信力恐怕會因此被折損,貽笑國際。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說,一般認為歐美國家比較有能力控制疫情,但在面對這次的疫情,歐美國家狀況讓大家跌破眼鏡。 並且過去藥廠開發疫苗要花10年時間,但新冠病毒疫苗僅花半年,也是疫苗史上最快紀錄。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新聞照片

台灣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青少年基礎劑可接受BNT或莫德納疫苗,兩劑間隔12週以上;基礎劑兩劑可BNT或莫德納混打;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2日公布由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11/18)表示,不分年齡層族群來看,接種三劑高端疫苗在中重症保護力高達 91.4%,高於莫德納 87.4%、AZ 疫苗 65.9%,但低於 BNT 疫苗 95.8%,對死亡的保護力則高達 90.3%。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師李秉穎表示,國內疫苗發展困難,可能會落後其他國家、業者血本無歸,是滿值得憂慮的問題。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疫苗的研發,才是防止疫情的最重要關鍵,且一個國家要約有6、7成國民施打疫苗,才能真正避免疫情再度爆發。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認為,與歐美國家動輒補助疫苗廠幾億到十幾億美元協助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相比,政府單位對國內三家疫苗廠的補助(各一億台幣)確實杯水車薪,而其他行政流程的幫助也是有限且緩慢。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疫苗EUA會議換委員 食藥署:為利益迴避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於今(10)日上午9點,假高師大行政大樓五樓簡報室與高雄市律師公會簽署策略聯盟。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雖說10隻橘貓9隻胖,但這隻橘貓的功績證明了「貓抓老鼠」的真本領,有網友在社區牆上發現一張公告,上頭寫著「感謝橘貓111年滅鼠15隻」,也捕捉到橘貓本人的英姿。 民視新聞/陳建華台中報導台中旱溪媽祖「樂成宮」延續30多年來的傳統,在歲末年終,舉辦寒冬送暖活動,發放給台中市東區460戶弱勢家庭,每戶2000元現金紅包、2包各3公斤白米以及食用油,廟方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社會各界一起關懷弱勢家庭。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健康醫療網》新冠疫苗如何做?疫苗製成、保護力、施打情形一次看

但李秉穎提醒,如果預計去大陸或其他國家工作、旅遊,仍建議施打次世代疫苗做為第4劑,因為它對於輕症的保護效果比原始株疫苗好,可降低感染變異株的風險,對於日常工作影響沒那麼大,也可以避免一趟旅遊因此「泡湯」。 帶狀疱疹有兩大風險因子,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50歲以後發生率陡升,且50歲以上患者超過半數在痊癒後會留下「疹後神經痛」,此外,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也是好發因子。 更引人側目的是,爆料指出,負責疾管署該項標案的5位評選委員中,包括三軍總醫院內科部感染暨熱帶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峰義、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莊銀清兩人,與得標的「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監事成員,另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中分別擔任相關要職,甚至在該醫學會的7個委員會中「高度重疊」。 像是張峰義、莊銀清皆參與的4個委員會中,「抗微生物製劑委員會」和黃高彬同在;「國際學術委員會」則有李秉穎、黃玉成、邱南昌、 薛博仁及邱政洵等5人同在;「編輯暨出版委員會」有黃玉成、邱南昌、薛博仁及邱政洵等4人同在;「公共政策及健保對策委員會」有李秉穎、黃富源、林奏延、邱南昌及邱政洵等5人同在。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專家最後更提醒,新冠病毒疫情是全球性的,各國都需要打疫苗,新冠疫苗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台灣獲得的疫苗數量有限,民眾無需特別挑廠牌施打,全民落實接種疫苗才能提高群體免疫、跟上全球解封腳步。 食藥署專家會議評估高端疫苗符合疫苗保護效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曾表示,不分年齡層族群來看,接種三劑高端疫苗在中重症保護力高達91.4%,高於莫德納 87.4%、AZ 疫苗 65.9%,但低於 BNT 疫苗 95.8%,對死亡的保護力則高達90.3%。 根據內部資料分析結果,以全年齡層來看,相較沒有接種疫苗者,對死亡的保護力,接種三劑疫苗者,AZ為60.9%、莫德納為 90.0%、BNT 為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5 95.6%、高端為90.3%,專家會議一致決議認同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符合疫苗保護效益,代表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維持有效。 青少年接受mRNA疫苗的確會有較高比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尤其是第二劑後,通常發生在接受疫苗後一星期內。 研究指出12到15歲男性的發生率約為每百萬劑70例,而16到17歲男性的發生率為每百萬劑105例。

同時也頒布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獎」予各積極鼓勵員工施打疫苗以守護台灣健康的企業。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如果是高風險的老年人、免疫功能缺損等族群,就不要等次世代疫苗,現在流行變異株病毒,發生感染的機會很高,如果在等待的過程中感染引發重症會更麻煩,若符合接種資格者,盡速施打現有疫苗。 因此建議65歲以上民眾;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照護相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這幾類人員接觸頻率太高,應該打第4劑,其他民眾可依各別考量選擇性是否施打。 政府「突襲式」宣布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國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今親上火線替高端疫苗背書,直指高端疫苗的保護力可望超越AZ疫苗,甚至能達到與美國Novavax疫苗同等、約9成的保護力。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劑AZ疫苗月底到期 專家:可比照美國全民開放

康和證落實防疫之成效,展現於員工疫苗接種率,總計第一劑接種率高達96.54%,第二劑接種率達93.98%,第三劑接種率亦達82.41%,三劑疫苗接種率均高於全國疫苗涵蓋率。 此次防疫成果獲得主辦單位肯定,也希望未來善盡企業防疫聯盟之使命,防疫之規劃不侷限於新冠肺炎,將持續規劃各項傳染性疾病防治措施及推動接種疫苗,提升員工福祉。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日前舉辦「防疫尖兵獎」認證標章頒獎典禮及聯合記者會,康和證券首次參加即榮獲「2022第七屆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新星獎」,證明防疫規劃有成,也落實員工之健康照護。

郭台銘日前提到,自己高齡97歲的母親已打3劑BNT疫苗,但目前國內無BNT次世代疫苗,他擔心混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可能增加風險。 李秉穎認為,根據過去研究,混打新冠疫苗不會對副作用造成很多影響,但如果打過某一種疫苗出現需要住院、危及生命的嚴重副作用,如過敏性休克,下一劑就不要再打同一個廠牌,不過這是很少見的情形。 黃子哲並表示,研究疫苗施打後的不良反應確實有其必要性,相信李秉穎醫師也有相當的專業能力來執行。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說,Novavax疫苗在國際上已有印度、歐盟緊急核准12-17歲青少年施打,而加拿大也準備進行審查,也因為是新的適應症,不是舊的適應症延長,因此要重啟新案做食藥署EUA審查。 秘書長呂俊毅則進一步說明,過去稱為子宮頸癌疫苗的HPV疫苗,事實上可以預防頭頸癌、菜花等,是醫學上目前唯一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 除了新冠疫苗之外,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疫苗需求,從嬰幼兒施打的終生疫苗到年長者的疫苗,還有許多保護效果佳並建議成人施打的疫苗。 ACIP多名委員包含黃玉成、林奏延、劉清泉、陳伯彥、顏慕庸及邱政洵等人,同時也是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的理監事等人員,引發外界質疑標案的公平性。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今年和明年與莫德納公司的合約,可選擇既有疫苗或次世代疫苗,但現在還未看到相關技術性資料。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黃玉成理事長表示,未來會研發越來越多新冠肺炎疫苗,在已有安全、有效疫苗的情況下,不可能所有疫苗都執行制式的三期臨床試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5 關於疫苗整備方面,目前國外已有10至11家廠商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而美國食藥署於今年10月公布緊急使用授權指引,預計2021年初美國會有通過緊急授權使用的疫苗。 政府可考慮與國外進度較快的疫苗廠討論簽訂預購合約,儲備取得國外EUA的疫苗,如果國內發生流行時提供給第一線人員緊急使用。

台灣在COVAX平台,爭取輝瑞、牛津疫苗,而賽諾菲保留在選擇權中。 此項調查發現,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率超高,雲林縣百分之九十八點三六,位居第一,其次為彰化縣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五、基隆市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一、澎湖百分之九十八點一三、台東縣百分之九十八點零九。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至於成人破傷風、白喉、百日咳(三合一)疫苗,僅有花蓮縣與金門縣提供補助,對象均為孕婦,設籍金門縣的孕婦可在懷孕第二八至三六周時接種疫苗,如懷孕時未接種,則可在產後、出院前接種。 六都之外,擴大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至六十五歲的其他縣市,還包括,彰化縣、嘉義市、雲林縣、宜蘭縣、苗栗縣、南投縣、花蓮縣,以及金門、連江等離島縣市。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這次中國廿大召開之前,全世界的媒體都在猜入常的政治局常委名單,台灣的媒體全猜錯,只有華爾街日報全部命中。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醫師3忠告提醒!示警中國疫情會「外溢」 台商返台恐是疫情變數

另有3成認為邊境管控仍有改善空間,但邊境控管仍有解封之日,唯有儘快提高新冠疫苗覆蓋率,日常生活才能早日恢復。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也表示,疫苗打到身體裡會誘導身體產生免疫反應,因此出現發燒、頭痛、倦怠、紅腫、硬塊都是合理的反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天新增2萬5245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確診個案增中重症131例,其中46人死亡;另外,境外移入增398例。 李秉穎表示,從國外經驗包括英、美來看BA.4、BA.5入侵後,確實有使疫情趨勢上升,但都僅有小波幅成長,且中、重症及死亡比率沒有竄升,應是與高疫苗覆蓋率有關。 而觀察日本卻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這次第2波疫情反超越第1波高峰點,以下他也進一步說明。

隨本周新冠確診數反升,指揮中心昨日表示,BA.5疫情到下週可能突破單日3萬例,推估高峰會落在9月中下旬。 民眾日報從1950年代開始發行紙本報,隨科技的進步,逐漸轉型為網路媒體。 2020年更自行研發「眾聲大數據」人工智慧系統,為廣大投資人提供有別於傳統財經新聞的聲量資訊。

指揮中心在10月19日宣布補打方案,民眾持電子機票等證明,就能接種高端疫苗以外的廠牌。 健康醫療網每日提供專業、即時、正確的健康知識、醫學新知、用藥安全、醫療照護、專家臨床經驗,關懷婦幼、上班、銀髮、年輕各大族群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況,尤其對重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各種癌症、慢性疾病等)、養生保健、營養攝取、體重管理、減肥美容等,邀訪各類專家做正確、客觀的剖析與分享,是民眾獲取健康照護的最佳資訊平台。 呂俊毅引述美國的經驗,從2004至2011有18%的年輕人施打HPV疫苗,發現口腔內HPV病毒感染減少88%,間接證實施打HPV疫苗可減少頭頸癌的威脅。 因此,台灣也跟進授予HPV疫苗可以施打用以預防頭頸部癌症的這個適應症。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自由廣場》我的前老闆王世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