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你只要用這一顆靈丹,服下去,你每天要吃一顆靈丹,吃什麼靈丹呢? 吃平等心、無相心這一顆靈丹,把它服下去,意思就是:你心中時時刻刻存著平等心、存著無相心,你就成佛! 每天都要吃這個藥,你吃合利他命F也好,吃類固醇也好,吃感冒藥也好,吃中藥也好,記得! 要加兩顆藥,一顆平等心的藥,一顆無相的藥丸,要服下去,知道嗎? 服用平等心這一顆藥丸,服用無相心這一顆藥丸,你要吃下去。

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慧律法師金剛經: 金剛經講解 慧律法師講述

依於親證無有顛倒的如實智慧而來,稱為如來。 法身本湛寂(不動),由心故見去來,所以《金剛經》中又說:“如来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来。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因為萬法之相就是空相。 【是名法相。】方便說:為了講經說法,不得不講種種的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開始運作,開始一直講經…其實根本上就沒有這一些。 看到這一句,我就覺得:聖人實在了不起!

  • 他說:這個沒有修行。
  • 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因此我們應注意到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蜜只到行捨智的第一部份而已。
  • 你聽聽看這個桌子有沒有聲音呢?
  • 一般宗教與教主之關係為上對下、主對僕,以信仰為入門,然佛陀教育更以學習為入門,佛教徒也自稱學佛。
  • 金剛經義,眾生的自性中本自具足。

印度當時候有十六個小國。 因為我們時間很有限,今天我們必須講三分之一,要講到三十二頁到三十三頁,今天不管講到幾點,講到十二點,我沒有下課,你就別想走,(笑)一定要把它講完就是了。 三天決勝負,開不開悟,就看你有沒有專心聽。 第四個:【行】叫作生滅造作,當然這個還有更深的意義,我們時間有限,沒辦法解釋很清楚。

慧律法師金剛經: 金剛經感應錄:降伏湖神的經師

修行沒有別的法則,統統要自己來。 大乘佛教有三身佛說法:法身、報身、應化身。 法身佛顧名思義就是以法為身,什麼是法? 法就是宇宙生命的真實情況,就是真如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的就是法身佛。 就是每一有情眾生本自具有的真心如來藏,佛陀因為累劫的修學與觀行一一親自實證這些法,觀察每一眾生皆具有如來德相,就是法身如來藏。

  • 而且特別交待我們,善付囑就是交待,特別的交待,要好好的安住於無所住,要好好的降伏我們這一顆妄想心。
  • 所以,不出此念,怎麼樣?
  • 為什麼多加一個妙字呢?
  • 【經者。徑也。】「徑」就是道路,我們要走的路。

我說:你念幾年了? 十幾年了,我說:這個沒什麼了不起,我現在是念念統統見佛,我每一念都見到自性佛啊! 每一個念頭統統是清淨自性,我每一個念頭都見佛,所以不必羨慕人家。 我們也認真念阿彌陀佛,我們也見自性佛。 【此心即是佛。】佛不離眾生,【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也沒有加。

慧律法師金剛經: 大乘佛身

無我相,無種種的法相,徹底的放下。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謂不可見有眾生。是自己度者。若有此念。】就變成執著了。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非菩薩清淨心也。】菩薩清淨心就是無相,無相就是菩薩清淨心。 師父先消文釋義,說:我阿難聽到一部這樣的經典,世尊講經的那個時候,佛正好在舍衛國。

慧律法師金剛經: 大乘佛教

會聽經的人,聽這四個字就開悟了。 本來般若就是講無相,無相就是要看破。 用現代名詞說就是要透視它:智慧是游離在任何一個時空的,要令它無所執著——因為無相。 無相不是否認,而是透視、覺悟之意。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不但是每天誦《金剛經》,還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還要進入真正空性的思想,與世無諍。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眼中的佛

世尊說: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樂,但是,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快樂是什麼,拚命的追求,唱唱歌,看看電視,跳跳舞、辦辦酒席,就搞這個東西而已,這是生滅無常的東西。 所以,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提心。】拿這個心要找那個心,找不到,不曉得回歸當下,沒有妄念就是本心,拚命找。 【窮劫盡形。終無所得。】怎麼找,都是生滅無常;怎麼找,統統是空,體悟到空,我馬上怎麼樣? 息慮亡緣,馬上放下。 【不知息念亡慮。】放下呀!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應該用什麼方式祭奠亡靈

【心卻成有。】還是執著。 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 【一切在我默契而已。】「默契」就是相應。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生什麼心呢? 所以,諸佛菩薩,或者是善知識、祖師大德,給我們增上緣,我們聽經聞法以後,在我們的自性當中產生智慧,這個智慧提陞起來,徹底的斷除執著和分別、顛倒,所以是自性自度。 所以,《六祖壇經》中,「自性自度」就是六祖講的。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應該用什麼方式祭奠亡靈

就是空;緣起,就是什麼? 單刀直入就是這樣,無所執著。 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 你一看,這個根本就是假相嘛! 不要把這個色法滅掉,叫作空。 【如病眼人。】眼睛有毛病的人,眼睛一睜開,【見空中花。】空中有沒有花?

如果說大家都很偉大,那你就很偉大,因為你心中沒有了小的概念。 大家都厲害,就代表我們厲害;大家都愚癡,我們也高明不起來,因為你的心中還有小的概念嘛。 你就會想,的確、的確,沒有錯,真好! 聽到這一句晚上就容易入眠了,回去就沒大沒小了,不大不小了。 所以,「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意思就是說,這個明,還有比它更明的,還有比更明更加明的……當然就是明明無盡,永遠說不完了。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眼中的佛

我求求福,求求福,我求求福嘛! 他不知道那個是生滅的東西,清淨心是真正的舍利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內心,這顆明心見性,是永恆的舍利子。 所以,我常常對徒弟說:我現在弄一個佛陀的舍利子,給你每天都拜,你能開智慧嗎?

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是說佛陀圓滿具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 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辟支佛,雖然也有三明六通,但卻不是圓滿具足的。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陀對未來時劫的具足了知,譬如有弟子修到入初地時,佛陀就會知道此人將會在未來多少劫之後成佛,佛號是什麼?

慧律法師金剛經: 大乘佛教

在這裡表法的,比喻說:你就錯過了諸佛的路、境界,八千就是八千里,很遙遠的意思。 你只要在五欲六塵有絲毫的執著、動念、分別,你就會錯過諸佛這一條大道十萬八千里。 其實這一句還是著相,著相的意思,就不能成佛。 【爾時者。佛現世時也。世尊者。三界四生中。智慧福德。無有等量。】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跟佛比。 【一切世間之所尊也。】其實這個在警惕我們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凡是出家眾,披佛的袈裟的人,都應當柔和的心,要有忍辱的心。

慧律法師金剛經: 金剛經感應錄:降伏湖神的經師

為什麼多加一個妙字呢? 處理事情都符合中道,無不過與不及。 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 處理所有一切事情都不會傷害到眾生,而且具足忍辱性,具足慈悲心,對於一切惡的境界,能處理的就處理,不能處理的就慢慢慈悲感化。

慧律法師金剛經: 大乘佛身

佛世界的名稱是什麼? 正法,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 【不存知解相。】「知解相」就是觀念,不要落入觀念。

慧律法師金剛經: 大乘佛身

【一切世法。皆是佛法。】只要你悟,就超越,只要你體悟,世法就是生滅法,只要你體悟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放下,當處就是見性,還要放得徹底,一點習氣都不行,徹底放下。 【涅槃經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佛。】佛無形相的。 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 法就是佛,佛就是法。 【長在法性中。】永遠沒有離開法性中,不管你【著衣吃飯。言談祗對。】任何的相,【六根運用。一切施為。】「施為」就是運作。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眼中的佛

所以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是真如,可是真如無形無相不可見,不可見的真如才是真正的佛。 報身佛是為入初地以上菩薩所現,報身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每一種隨形好有八萬四千種光,每一種光又有八萬四千種好。 現在 釋迦牟尼佛的莊嚴報身,在色界天的最頂天色究竟天為初地以上菩薩演述一切種智之法,報身佛唯有登地菩薩方能得見,天界的天主、天人們以為報身就是佛,但這個報身也不是真正的佛。

如來說人身長大,就不是真正的大,【是名大身。】你有相的話就(有)比較。 說我們這個桌子大,對一隻螞蟻來講,我們這個桌子大;我們這個講堂比桌子更大;我們這個蓮花池比我們這個講堂大;台灣比這個道場更大。 比較大小的話,你所有的大,就會變成小。 台灣很大,那美國比我們更大了;美國很大,地球比美國大;地球大,太陽比地球更大啊!

慧律法師金剛經: 金剛經講解 慧律法師講述

誰讓你是大徹大悟呢對不對? 慧律法師金剛經 慧律法師金剛經 我還不行,我還是凡夫,還需要大徹大悟的人為我印證看看我有沒有悟。 內心若是不堅固,沒有般若金剛智慧,哪裡有什麼定可言?

如來所說的妙法,是為消除凡夫無明、顛倒、執著的心。 妙有,簡單講就是,透過智慧,用慈悲心處理事情。 想想看,凡夫會透過智慧心、慈悲心處理事情嗎? 慧律法師金剛經2025 所以我們凡夫沒有妙有,只有「烏有」,被無明、障礙覆蓋,處理任何事情,不出三句話就會:「誰怕誰?你要讓我死,我先讓你亡!」彷彿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應該用什麼方式祭奠亡靈

他開始不講經了,一直很痛苦。 人家再怎麼三請四請,還是不下來,不講經,他心裡很不安,內心裡面就非常在意這種東西,因為他覺得他擁有正知正見,人家一否定他,受不了! 有一次,他的徒弟跟他建議說:要不然,您去參一參慧律法師吧! 您去參參看慧律法師怎麼說吧! 您一個內心裡面擁有正法的人,卻被否定。

慧律法師金剛經: 佛教徒應該用什麼方式祭奠亡靈

所以,這個就跟《金剛經》有關係,因此,我們研究《金剛經》,這個因緣跟大家提示一下。 所以有智慧的話,要做最壞的打算,這樣就不會絕望,也不會失望。 因此有智慧跟沒有智慧之人過的日子完全不同。 有智慧的人不會被障礙,因為他心如虛空;沒有智慧的人,時時都有障礙,這樣也不爽快、那樣也不爽快。

飛機飛到上空,你說飛機是在左邊還是右邊? 從右看是在左邊,從左看就變成右邊,哪裡是中間? 一定有了兩邊才能講中間。 既不來也不去,當然不在中間啦。 兩個僧人辯論,一個說風在動,另一個說風怎麼會動呢?

【如佛塔廟者。若人但為名聞利養。心不清淨。而說是經。轉墮輪迴。有何利益。心若清淨。即常空寂。不起妄念。以此無所得心。無能解心。】無能解就是不執著一個我能夠解的心。 連我這個能解的心都沒有。 著一個我能解的心,還是四相,還是跑出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是跑出來。 如果你沒有一個能解的心,無所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