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bangorrhea” 指濫用驚嘆號:前面 “bang” 指巨大聲響,猶如漫畫裡常見之「砰」,字尾 “rrhea” 源自拉丁文,意指「流動」、「如溪水」,直譯為中文即「驚嘆號狂瀉症」。 就文化風俗來看,如上問候實不足為怪。 根據我太太,一個在台北定居三十多年美國華僑的說法,台灣人講話就這麼直接。
-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 我們都知道「今天穿得好藍」或「今天穿得好綠」效果差不多,沒有明顯貶抑之意,除非某人之於顏色持有固若金湯的定見。
- 語言學改變我對語言的觀念,諸如母語的定義、雙語教育之成效、語言與認知的關係、語言與思考的關係等等。
- 真正懂得閱讀始自一面吸收文章內容、一面琢磨書寫方式(用字遣詞、標點符號、論述邏輯、組織結構),其過程慢如龜速、甚至走兩步退三步,但受益良多。
- 克倫特指出,「基礎英語」或許對初學者有益,但到了1940年代,人們對於任何人工語言皆抱持戒心,甚至嗤之以鼻,將這些發明者全都視為「庸醫」。
很慚愧,身為英文作文老師,教書時從未細讀任何一部英語寫作指南。 我從來不跟學生談論題(thesisstatement)或主題句(thesissentence),也不談分段原則以及論述該如何延展。 記得於臺師大英語系任教期間,有一次以校外教學之名,帶學生到剛開張的京華城,要他們進裡面逛逛,下週交一篇「京華城遊記」。 同學在裡面逛百貨,我在外面喝茶,如此這般,一堂課就這麼解決了,同事得知後無不讚嘆我混功一流。 除此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的驚嘆號都該砍了。
自中古世紀至文藝復興期間,很多人相信《聖經》裡伊甸園使用的語言乃完美語言,但失樂園(the Fall)與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之後,人類的語言因訛誤而愈加失真。 他認為語言乃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並非文化產物。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2025 關於此點及其他議題,另一派學者持不同意見。 本篇以淺顯方式為讀者整理兩方論點,其間不免穿插個人看法與傾向,但中立的基本態度始終如一。 理由很簡單,語言學以科學研究自期,一切端賴證據,因此鐵打的證據出現之前,各派說法皆值得參考。 不管從社會語言學或心理語言學切入,「怎麼穿得這麼黑」解讀為「不以為然」應不為過。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應用、爭議、修辭(作者親簽版)
通俗小說或電視劇本常出現「媽!我回來了。」還有更糟的「爸!媽!我回來了!」──天啊,有人這樣喊爸喊媽的嗎? 除非角色失蹤多年後終得返家且父母並未料想奇蹟發生,或是為了來點驚奇或暗含指責,否則任何人叫喚任何人都不應如此激動。 寫完一句,沒句點;寫了半頁段落,標點不願施捨一個。 悲傷的符號右邊多出「精神否定」(心情負面)的組合,最後還有個驚嘆號,你猜什麼意思? 布利斯說它代表「羞恥」,任誰也猜不著。 光從這個符號便知,布利斯符號系統有其武斷之處,和其標榜的普遍性差遠了。
“印刻效应”提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如果父母掉以轻心,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甚至贻误终生。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因为,一个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废品、危险品。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生活風免縫皮革雜貨:組裝只需要「固定釦」和「皮繩滾邊」,初學者也OK!自製各式居家必備生活用品,既實用又美觀!
克里斯托說「標點符號的功能不只是再現口語。它的存在是為了使文字有條理」,因此必須謹慎。 多年開設創作課的心得,有沒有才氣不是重點,令我痛苦的是多數學生連基本格式都搞不清楚,彷彿沒吃過豬肉也沒看過豬走路的初生兒。 不可思議,他們讀過不少劇本,卻不知劇本該長什麼模樣。
- 自中古世紀至文藝復興期間,很多人相信《聖經》裡伊甸園使用的語言乃完美語言,但失樂園(the Fall)與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之後,人類的語言因訛誤而愈加失真。
- 根據我太太,一個在台北定居三十多年美國華僑的說法,台灣人講話就這麼直接。
- 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
- 因此當甲女說「怎麼穿得這麼黑」,我猜她不是不擅應對,便是對黑衣女子帶點敵意。
語言不只是人類眾多工具中的一項;反而,它授予〔人類〕置身於存在的遼闊。 有了語言,才有世界……唯有世界發揮作用,才有歷史……語言不是任由人類使用的工具,而是促成人類達到最高可能性的事件。 “印刻效应”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 比如,婴儿对电视就能产生一种负面的印刻效应。 即使母亲给孩子耐心地讲或唱,孩子也会兴致索然,无动于衷。 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对电视产生了“印刻效应”。
這份技能,或說求生之道,每個人自小便已具備。 沒有一個自然語言──自然而然隨文化衍生的語言──是完美的,但我們總期望它完善無瑕。 以英語為例,大西洋兩岸不乏抱怨人士。 蕭伯納曾為文鼓吹拼字改革運動,並高懸獎金公開徵求一套完全符合42個發音的字母系統。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語言檢定考試
如果不加以及时地纠正,就很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 我知道瑪麗嗑藥之後特別激動,但作者似乎寫嗨了,也同樣激動。 我曾經細數劇本有幾個驚嘆號,記得數到八十七幾便不支了。 或者黑衣女子最近心情真的比較黑,儼然契訶夫筆下人物重現於廿一世紀台北街頭。 萬一有人說,哪那麼嚴重,今年夏天流行黑嘛──以上揣想便很無聊,只是我個人對語言過敏罷了。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文學(平裝)
問話的女子站在騎樓底下,被問的正要步入站口,一襲素黑洋裝的她並未因突如其來的「問候」變臉或稍稍停下腳步,倒是我這個無意間耳聞的路人為之回味不已,揣測著兩人的關係與當下各自的心情。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商品評價
詩中,兩次遭遇代表詩人理解語言的兩種層次。 於第一層次,詩人的任務是為事物命名,找到貼切的詞語和世人分享經驗與想像;然而於第二層次,語言讓他失望,「寶物」因無言可喻當即消失,遂悟及語言不只是命名的工具,還關乎事物是否存在。 表面上,此作觸及詩人和語言的關係,詩人仰賴語言表達感受。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2025 但誠如標題「詞語」所示,那個無法命名的寶物即「詞語」本身:語言並非實體,也不僅是指涉事物的符號,而是「詞語使一個東西成為東西」。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應用、爭議、修辭(作者親簽版)
據悉他沒成為詩人,畢業後在一家卡片公司負責文案,專寫金句。 這些驚嘆號可以忍受,咱們不用那麼挑剔。 「你好!」──不建議,除非中間隔著一條河或一座山。 「嗯!」──更為不妥,好像上大號。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印刻和阳刻区别)
我對眾多哲學家語言觀的想法是:一方面個人色彩濃厚而流於玄妙,另一方面境界深遠,無能企及。 本書不行此道,只想依個人能力與興趣分享幾個關於語言的基本概念。 語言可以神奇詭祕,可以平易近人,我較關心它的日常生活。 不過一旦一頭栽進,立即面臨取捨問題,只因這個領域範圍之廣…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貓頭鷹)
我至少確定兩人關係雖熟但有點緊張,絕非相互扶持的密友。 我一直對語言感興趣,卻從未認真鑽研,直到四五年前。 不過一旦一頭栽進,立即面臨取捨問題,只因這個領域範圍之廣、分門別類之雜,令人不知從何著手。
讀研究所時一位立志成為詩人的學弟不時拿他的大作逼我拜讀。 持平而論,寫得不賴,問題是驚嘆號太多。 我據實相告,「驚嘆號是詩的毒,也是散文的毒」。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說笑的人抖包袱不懂冷處理,反而大聲說出──每一次。 印刷成文字時,不管在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他會以斜體強調,後面再加上吶喊連連的驚嘆號,甚至加括弧解釋哪裡好笑。 這一切令人沮喪,令人想從此放棄說笑,從此過著較幸福的日子。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中文書
十三年過去,父親出院了,年輕人相信父親必將找上門來殺了他和妻子。 權充偵探的作家先行找到那名教授,兩人之間有一段對話。 老教授聲稱即將找到通向所有密門的萬能匙,屆時必可找到新的語言,一種與世界完美連結的新語言。 中古世紀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aintAugustine)心中有個理想語言,其組成物不是字詞,而是萬物。 他將世界看作一部由上帝親筆寫下浩瀚之書,只要懂得如何閱讀,便可理解暗藏於經文裡的密碼,從「植物」、「石頭」、「動物」等文字符號裡找到象徵意義。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商品運送說明:
至於驚嘆號,他們絕對是暴發戶,寫劇本猶如畫漫畫,人物稍有情緒便驚嘆一下。 二十一世紀可謂驚嘆的年代,驚嘆號已氾濫成災,導致批判濫用驚嘆號的文章也已氾濫成災。 本章節既是現象分析,亦為現象之一。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應用、爭議、修辭(增訂版) (INK)
奧德艮之簡化版獲得邱吉爾(WinstonChurchill)支持,後者甚至向美國羅斯福總統推銷。 克倫特指出,「基礎英語」或許對初學者有益,但到了1940年代,人們對於任何人工語言皆抱持戒心,甚至嗤之以鼻,將這些發明者全都視為「庸醫」。 目前只是鬥嘴,接下來兩人可以選擇吵得天翻地覆,亦可按下不表,留待秋後算帳。 無論吵或不吵,當面交談的好處在於立即反應,書寫則辦不到。
《舊約.創世紀》,神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 這意味上帝以「言說」創造了宇宙,透過命名創造了萬物:「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神稱蒼穹為天。」創世紀第二章,上帝第一次和人類說話,告訴亞當人間天堂之豐盛富足任其支配,惟禁食分別善惡之樹的果實。 沒有人知道上帝用什麼語言跟亞當說話,傳統的解釋是「內在發光」(interiorillumination)。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2025 果真如此,它無法轉譯為任何所知的語言,不過「透過恩寵與特許」,亞當足以理解。
或者,亞當根據實物的本質為其命名。 換言之,雞鴨牛羊之所以為「雞鴨牛羊」,因其本質為雞鴨牛羊,他的語言並非輕率隨意,而是直導事物核心。 修辭篇:探討語言的藝術,說話或書寫的技巧,即每個人以語言與人互動的方式。 藉小說、戲劇、史詩和生活對話,揭示人們如何運用語言傳達字面上和字面以外的意義,進而揣摩心語,領會感受與言說之間的裂隙。 找回世界通用的單一語言,猶如尋獲失落的聖杯一樣,注定以失敗收場,但人類仍前仆後繼。 男孩的處境曝光後,父親被關進瘋人院。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
它有點衝,帶著不認同(「品味出了什麼問題?」或「參加喪禮嗎?」),嚴格來說不是問句──發話者並不想知道原因──而是帶著否定的評語。 因此落於文字應是「怎麼這麼黑!」驚嘆號不代表她大聲嚷嚷(語氣其實很冷),而是同時傳達「意想不到」與「不敢苟同」。 然而文字跟著話語而來,出現的時間晚了很久。 人造的文字利用話語系統,讓視覺(字形)與發音之間的關係有邏輯可尋。 然而歷經代代傳遞,話語產生了變化,字形亦跟著變化,不只文字符號本身變了樣,它的意義亦隨之轉換。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我們的語言︰應用、爭議、修辭(作者親簽版…
接著,「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麼……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 創世紀第十一章開篇這麼寫:「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可惜人類基於虛榮,妄想與上帝平起平坐,於是協力打造一座通天塔。 沒有人知道上帝用什麼語言跟亞當說話,傳統的解釋是「內在發光」(interior illumination)。 真正懂得閱讀始自一面吸收文章內容、一面琢磨書寫方式(用字遣詞、標點符號、論述邏輯、組織結構),其過程慢如龜速、甚至走兩步退三步,但受益良多。 然而,編寫舞台劇本多年後方才了解,早於學習文字藝術之前,我已無意識領略言談的藝術。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2025 幼時不懂人情世故,亦不察複雜人際關係,但從大人之間談話以及與他人互動,我一直在揣摩話語的意義及其流露的情緒。
在我充分理解他看待存在的方式,並基本認同他的思想體系之前,實難以此方式感受語言。 第一次,命運女神在井底找到適當的字詞為「幻奇與夢」命名,詩人因而感覺踏實,以致能與國人分享這趟奇遇。 然而,第二次女神卻找不到相對應的名稱,寶物因此化為烏有,詩人哀嘆之餘,領悟一個道理:沒有語言,事物無法現身。
不只一次,在公車上或十字路口,陌生婦人會主動勸她臉上的青春痘不可放任不管,說完還熱忱地提供偏方。 有一次真的試了偏方,其結果和我試過無數次防禿洗髮劑一樣,當然沒效。 近幾年她坐捷運時倒是沒再遇上貴人,她問我:「台灣人變文明了,還是因為我老了,沒救了?」結婚三十多年,早已明白這種帶有陷阱的選擇題最好不要回答。 小說、詩歌、劇本充滿修辭,任何一篇涉及詮釋的文章字斟句酌的亦離不開修辭,好的範例俯拾皆是。 因此,本篇含涵蓋的議題以一般讀者為考量,涉及基本概念。 我從來不跟學生談論題(thesis statement)或主題句(thesis sentence),也不談分段原則以及論述該如何延展。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作者的其他書籍
更讓人氣餒的是,中文標點符號在他們的大作竟獲得前所未有的解放。 我們的語言(作者親簽版):應用、爭議、修辭 然而,只看到可憐的一面,恐怕是被他們的扭捏作態給矇騙了;若覺得他們不過是可笑的小丑,便忽略了姿態背後的深沉悲哀。 奧德艮之簡化版獲得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支持,後者甚至向美國羅斯福總統推銷。 爭議篇:介紹語言學研究重要的爭論和假說,如語言的源起、演化、本能論和文化論、語言相對論等各學派的基礎論述。 24堂趣味十足的哲學課,以日常情境剖析語言的真相與迷思,從親身體驗回溯話語的源頭,一面舉起修辭刀,殺殭屍,解痙攣;一面提醒自己語言不停改變,或可選擇不隨波逐流,倒也不必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