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架方面,重量減輕了5%且維持相同剛性,配合全新五爪輕 量化輪圈,令全車減輕了3公斤。 頂級迅光系列,官方英文為Force,約在1998年發售,產品定位為迅光的後繼機種,是台灣YAMAHA第一個搭載NPA EV4引擎的機種。 在外型方面則以新迅光FD Forward 為基礎加入了更多現代感線條,圓弧部份也增加了許多,但車體尺寸卻比迅光Fuzzy還大很多。
- 是勁戰改變了你我的觀念,讓騎車這件事從平庸通勤化為動感樂趣。
- 煞車系統亦與上一代相同,前及後分別是245mm菊花碟配兩活塞卡鉗及200mm鑽孔碟碟配單向活塞卡鉗。
- 特色配備:五爪鋁合金輪圈、QC 2.0快充、BOSCH ABS 10(ABS版限定)、45度大傾角、VGS可變幾何下懸吊。
- 雖然暫時未能訂購新車,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到代理參觀。
- 不經不覺「勁戰」已經有18年歷史,而最新款第六代已經抵港,廠方取名CYGNUS GRYPHUS(獅鷲獸),加起來更神獸化。
- YAMAHA官方數據顯示,CYGNUS Gryphus的油耗測試值達48.9km/L,車主回饋的實際油耗也大多落在40km/L以上,以運動速克達而言,這樣的油耗表現算是相當優秀。
CYGNUS XC180是1982年開始銷售並販賣十餘年的輕型機車,是Cygnus車系始祖,排氣量171cc的引擎可以產生15p馬力,但是引擎散熱部份被車體覆蓋,導致容易過熱的缺點也在上市後逐漸顯露,銷售狀況並不如預期。 特色配備:外露式LED雙魚眼大燈、雙黃警示燈、輕量化五爪鋁合金輪圈、QC 3.0 2A快充、BOSCH ABS 勁戰規格 10、45度大傾角、VGS可變幾何下懸吊。 特色配備:V.V.C.S可變汽門、浮動浪花碟盤、液壓成型車架、Noodoe車聯網科技、USB充電座。
勁戰規格: 台灣的CYGNUS
LCD新錶板相當花俏,撻車時相當安靜的SMG智能啟動系統,都是吸引人的賣點。 六代勁戰CYGNUS Gryphus除了一直以來讓車友津津樂道的運動性能以外,另一個強項便是對於長途騎乘的機能有著明顯的著墨。 勁戰規格2025 其中空間充足的車廂更是對應中長途的使用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出遊或是需要攜帶大量器材的出差工作等,如今在經過一年多的口碑相傳後,也成為了大家選擇CYGNUS Gryphus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9年4月,台灣山葉勁戰推出Moto GP配色ABS版,車身配色採用MotoGP廠隊的藍黑配色,車身上也有大量的魔爪和其他贊助商貼紙,僅車身配色改變,卡鉗為金色,後避震器彈簧為黃色,內裝與一般ABS版無異。 車架方面捨棄了從初代勁戰以來使用的引擎支架(狗骨頭)設計,改用鎖付式的牽力桿,用以調整車架剛性與彈性間的平衡(車台左側2組牽力桿、右側1組牽力桿)。 在大陸雅馬哈公司,Cygnus GT是大陸地區獨有賽鷹 125踏板車代號。 賽鷹 勁戰規格 125採用Blue Core引擎,大陸雅馬哈公司宣傳稱其為創核科技。 CYGNUS-Z以及CYGNUS-L是中國大陸所生產的Cygnus車型,Cygnus-Z稱為迅鷹、Cygnus-L稱為悅鷹。 整個車體設計都跟臺灣生產車型有相當大的不同,L版為101cc排氣量,且為原勁風光的可動式版本。
勁戰規格: 蘋果縮減電動車自駕計畫
CYGNUS Si(台灣稱為風光)在1998年發售。 事實上他就是XC125T的大改版,產品定位在Cygnus D的低價版本,雖然沒有配備前輪碟盤煞車,但車體重量下降為97公斤。 直到2001年型號改變為CYGNUS SV後,使用CYGNUS D的前輪總成讓前輪碟煞成為配備之一。 勁戰規格2025 但1995年進行整個大改款,正式型號改為XC125T(台灣稱為迅光),到目前為止Cygnus全系列都是由台灣當地法人公司台灣山葉機車工業所生產,在日本則以代理的方式販售。 外觀設計上增加更多的圓弧線條,銷售也有顯著的上升,以往大幅降價求售的情況已經很稀少了。
- 販售初期使用三燈泡車型,有分貨架版本(XC125S)與第二煞車燈(XC125S1)版本可選擇,1994年7月進行小改款使用雙燈泡車型,一律採用第二煞車燈版本(XC125S2)。
- 引擎方面,新勁戰同樣使用電子燃油噴注供油的風冷四衝程單陶瓷汽缸SOHC 4氣門引擎,馬力及扭力不詳。
- 另外,新「勁戰」傳來的扎實感是是以前的「勁戰」無法媲美,在行車期間從車身傳來的敲擊感好弱,就像車身裝有吸震膠,將它們過濾一樣,多了一份高級感。
- 還有全新的前避震及跟MAXXIS共同開發的跑車輪胎,相信有更佳的行車表現。
- 2006年,台灣山葉針對CYGNUS-X進行外觀大改款,設計師為一色知行先生,在台灣以New CYGNUS-X新勁戰 125之名發售。
之前跟大家講過編者是第一代化油器版「勁戰」用家,雖然當年改裝「勁戰」的風氣極度盛行,奈何自己經濟拮据,想換條死氣喉都有心無力,前後後玩了三年,牌費臨到期前忍痛割受。 之後轉做「麥當勞」車手,公司的戰車是第二代「勁戰」,編者得以用另一個方法繼續玩「勁戰」,雖然並非自己車,但都會錫住送餐,唔忍心好像其他同事暴力駕駛,不過「勁戰」仿佛有金剛不敗之身,受盡摧殘都唔識壞,連做保養的車行都話呢部車好耐用,好適合做速遞。 葛曼指出,蘋果目前計劃開發的自駕車,能夠讓駕駛在高速公路上從事其他活動(如看電影或玩遊戲),並在抵達市區或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提醒駕駛,讓駕駛有充足的時間改為手控。
勁戰規格: YAMAHA 六代勁戰CYGNUS Gryphus 車主公認的四大優點&三大缺點|車主怎麼說
編者第一台玩的機車就是第一代的勁戰,但我們一般稱為4V,原因是使用單汽缸4氣門關係,由於車輛當時在街道上的曝光率極高,加上對機車認識不深,因此成為買車指標,至於甚麼12吋輪框或雙避震等等,對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 勁戰規格 由第一代勁戰於2002年面世計算,勁戰已有16年歷史,包括最新面世的勁戰,已踏入第五代。 相比初代勁戰雄霸本地綿羊市場的狀況,近年勁戰在港的受歡迎程度已下降,除了是因為越來越多新綿羊抵港外,主要原因是受到同廠的SMAX、FORCE及NMAX影響。 事實上,以裝備、排氣量、操控感及新鮮感來說,採用水冷引擎的SMAX、FORCE及NMAX更有吸引力,以SMAX為例,在香港的曝光率更是隨處可見。 台灣山葉針對CYGNUS-X進行外觀大改款,以「操、跑」為設計概念,針對車體懸吊、制動進行最佳化,並調整引擎動力輸出區段。 Yamaha125級小綿羊Cygnus系列,英文名字雖然是天鵝,但台灣和澳門常用名字是勁戰。
勁戰規格: 四代勁戰雙碟版 深度剖析 -『 動力篇 』
五期新勁戰採用燻黑大燈座與LED尾燈,強化車尾辨識度。 2010年,五期新勁戰進行小改款,多了浪花碟盤、飛旋踏板與側邊反光片,大燈分為燻黑(運動版)與玫瑰金(豪華版)兩種、尾燈反射面分為銀色電鍍(運動版)與紅色電鍍(豪華版),與稍微縮短車身軸距。 然後在2011年9月,台灣山葉為紀念CYGNUS-X(勁戰)車系邁入第十年,推出New CYGNUS-X(新勁戰)帝黑紀念版,全車顏色採消光黑與亮光黑交錯設計,大燈與尾燈反射面均採亮紫色電鍍設計。 2011年8月16日,台灣騎士精神發展運動協會 經由錦標賽選出莊政威、林柏丞、王聖欽、陳貿宏四位選手遠赴德國,參加歐洲Harz-Ring 24耐比賽,獲得速克達第一, S4組第一, 總成績第二的優異成績。 JETS SR與前代JET S主要差異在兩個部分:加速表現、操控表現。 雖符合七期排放法規,但最大馬力並未被犧牲,反因動力曲線的重新調校,把整體扭力峰值提早湧現。
勁戰規格: 第一代勁戰 2002~2006
低重心的配重成為Racing S 150穩定車身的利器,良好的懸吊調校讓Racing S在彎中的穩定度相當好,在騎乘時不會有重心偏高的騎乘感受,而是十分沉穩的安定感,能夠讓騎士過彎時更有信心。 在制動配備的部分,Racing S採用前單向雙活塞卡鉗加上240 mm浮動浪花碟,浮動碟盤讓煞車有更好的咬合效果,即使車重較重,在高速行駛時配備的煞車仍然相當有力且穩定。 外觀部分,前燈採用H17 35W雙鷹眼大燈,搭配車身俐落的線條、挺拔的車頭、上翹的車尾與分離式的後扶手營造出整輛車的運動感。
勁戰規格: 動力系統
再來是全新的加長曲軸傳動箱(同BWS 125),想要加大後輪尺寸不再是困擾。 三代勁戰內藏不少優化細節,例如採用新版卡鉗、加大12%煞車皮尺寸、縮短煞車油管長度15%,制動效果因此進步19%。 輕量化碟盤、前叉阻尼調整、新版後避震器,操控感有所升級。 加上車體輕量化3%、外觀部品與燈具組減重5%與3%,還有傳動系統調整、排氣管內部,運動化工程範圍有內有外、表裡一致。 勁戰規格2025 編者是第一代「CYGNUS」化油器版的用家,當年因為受12吋輪框及跑羊的外觀吸引而買她,大概是因為CYGNUS的發音好難,所以當時大部份騎士比較喜歡叫4V (即是單缸4汽門),之後就叫「勁戰」。
勁戰規格: 顯示 1 / 2 下一頁 CYGNUS GRYPHUS YAMAHA 二輪車主大調查 編輯精選 車主怎麼說
2006年,台灣山葉針對CYGNUS-X進行外觀大改款,設計師為一色知行先生,在台灣以New CYGNUS-X新勁戰 125之名發售。 一般俗稱為”二代勁戰”或者”新勁戰”,後雙槍避震改為三段可調式。 化油與噴射版之間的差異為儀錶框與輪框是鈦色、車側兩旁的CygnusX金屬立體LOGO與定位燈是噴射版本專屬。 精心的改良增強了這新型號的起步加速和超車加速性能,但CYGNUS-X雙碟版很巧妙地以新增後碟煞所提升的制動 力來平衡增強了的扭力和加速性能,且將前後煞車比例設定為兼顧安全性與運動性的7:3,來提升操控之安全。 在動力上,引擎部份以新設計凸輪軸調整進排氣時 間,從而提升扭力輸出,無論是在一般路面或是上斜坡,新版的引擎性能表現都比以往優越。
勁戰規格: 動力系統
回頭想想,一部12吋、高座姿、手搖飲都無處可擺的125速克達根本沒有理由稱霸武林! 是勁戰改變了你我的觀念,讓騎車這件事從平庸通勤化為動感樂趣。 雖然如此,勁戰對於台灣的貢獻仍無可取代,勁戰是台灣製造、行銷世界的global scooter。
不知不覺間,CYGNUS已經有18年歷史,台灣YAMAHA在7月21日正式公佈第六代CYGNUS,而今代全名叫做CYGNUS GRYPHUS(獅鷲獸),聽個名都知道好利害。 事實上,CYGNUS GRYPHUS的外觀設計啟發自獅子與鷲合體的獅鷲獸,雙頭燈呈現兇猛的鋭利目光,引擎也由過去的風冷升級至水冷,配合可變氣門,動力同時大幅上升。 2017 Cygnus-X 125除了採用新顏色之外,排氣規制也由第五期升至第六期,排氣更潔淨。
勁戰規格: YAMAHA 六代勁戰CYGNUS Gryphus 車主公認的四大優點&三大缺點|車主怎麼說
記得當時看見新車照片就有點像第一代的味道,直至今日在代理看到真車後有更強烈的感覺,同時跑味更濃。 勁戰規格 因為據廠方資料顯示,今代4V的開發概念是最佳操、跑的優異綿羊,跟上一代的簡潔、勁穩健的概念有明顯分別。 煞車裝備方面,前掣動維持不變,配備245mm菊花碟配兩活塞煞車卡鉗,尾煞車碟卻由舊款200mm鑽孔碟升級至230mm鑽孔碟,單活塞煞車卡鉗維持不變,但活塞擺放位置卻後多。
)是日本山葉發動機公司製造販售的一款輕型速克達,型號是「XC」。 雖然以前所有的型號都是日本生產,但現在都是由台灣山葉機車生產。 廠方公佈新「勁戰」有12匹馬力,數字對大部份以155起標的本地羊迷來說不會有太大驚喜。 但是廠方今次為了用盡125cc引擎的潛能,又要省油,因此今代引擎使用可變氣門,凸輪軸配置標準凸輪及高凸輪,前者負責低、中段扭力輸出,一旦引擎超過6,500rpm,便會切換高凸輪,以延長汽門打開時間,讓引擎吸入更多汽油,從而增力高轉扭力,換句話可變氣門令引擎能夠兼顧低、中及高轉的加速力。 全新125cc水冷BLUECORE引擎,結合VVA可變汽門,馬力及扭力均大幅提升,節能效果更勝舊款。
勁戰規格: 蘋果縮減電動車自駕計畫
12吋轆的小綿羊New Cygnus-X,仍保持「輕盈易操控,舒適好方便」的便利優點。 在遇上路面凹凸不平時,避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承托力十分足夠,回彈情況也受控制,可讓駕駛者保持舒適。 而新舊勁戰的最主要分別時,新勁戰在起步時幾乎沒有呆滯的感覺,累積速度的時間較短,喜見新勁戰125在3000轉表現相當精神! 20-60km/h加速快, 一手油一直到扭上6000餘轉時,加速力開始放緩,但此時車速已約100km/h。
勁戰規格: 第一代勁戰 2002~2006
10年是一種很玄的東西,邁入第三世代,勁戰回歸運動風格,分離式頭燈導入LED定位燈,車殼設計流暢洗練,遠看與第一代神韻極為近似(打臉二代?)。 因消息尚未公開而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向彭博透露,此計畫如今出現重大轉變,即蘋果不再朝前衛的方向設計,自駕車仍將配備方向盤和踏板,且只能在路況較單純的公路上進行全自駕。 Yamaha作為交通工具的製造業者,對於「機車安全駕駛」的推動,更是責無旁貸。 目前我們也定期舉辦各項以青少年學子為主的安全駕駛教育活動, 期望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擁有正確騎乘的安全意識,讓機車的駕駛更舒適,更安全。
勁戰規格: 台灣的CYGNUS
台灣是速克達王國,勁戰是台灣速克達之王,也是台灣國產史上首款運動型速克達。 勁戰規格2025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蘋果原本預計每輛自駕車售價高於12萬美元,如今規劃低於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6萬元),落在和特斯拉的Model S入門款和賓士EQS相當的水準。 報導說,蘋果自駕車技術的核心是一款強大的車用電腦系統,以北美最高峰「丹奈利」(Denali)為名,還有一套定製的感測器。 葛曼認為,此計畫出現調整,可見蘋果進軍全新產品領域且要克服技術障礙所面臨的挑戰。
第六代「勁戰」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MotoGP拉花版,ABS防鎖死版及UBS聯動煞車版,三個版本均有不同配色。 Cygnus-X SR Evolution,外觀多了許多裝飾貼紙,在引擎方面則多了TPS(節流閥開度感應器)裝備。 特色配備:五爪鋁合金輪圈、QC 2.0快充、BOSCH ABS 10(ABS版限定)、45度大傾角、VGS可變幾何下懸吊。 代理今次借出的MotoGP版CYGNUS GRYPHUS,車身拉花對MotoGP或羅絲的Fans來說一定不會陌生。 事實上,上一代CYGNUS X都有MotoGP版,除了車身拉花及部件配色之外,裝備與標準版相同。
勁戰規格: 蘋果縮減電動車自駕計畫
曲軸軸承採用日本進口NTN STJ2(超高淨度鋼)軸承耐用性提昇2倍、曲軸採用山陽曲軸含碳量4.2特殊鋼材。 新風光,約在2002年發售,外型同風光Deluxe,但方向燈改回黃色燈殼,也取消了第二LED煞車燈。 CYGNUS-X在生產地臺灣當地相當熱門(以NXC125型號發售),由於臺灣當地的車輛加速噪音法規比日本國內還要嚴格,所以跟Majesty 125 FI一樣,日本國內相當多公司銷售直接進口的臺灣規格車輛(水貨)。 CYGNUS 勁戰規格 D(部份海外市場稱為CYGNUS R)在1996年發售。 產品定位在先前發售的XC125T高階版,前輪配有碟盤煞車,大燈則被設計在前斜版處。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各位澳門地區Yamaha的user,大家午安! Yamaha機車持續奔馳在世界上已經邁入第60年了,感謝這些年來廣大消費者對Yamaha機車的愛護與支持,未來我們也將秉持「創新價値,超 越期待」的信念,不斷提昇産品技術與品質,期望讓毎位Yamaha機車的愛用者獲得最大的駕馭樂趣與滿足。 2006年全改款的第二代4V面世,而且全面行i,外型也較優閒,但隨著其他台灣對手相繼堀起,這代4V面對嚴峻挑戰。
勁戰規格: 四代勁戰雙碟版 深度剖析 -『 動力篇 』
以下為風光系列各版本風光Forte,1996年發售,前輪為股煞配置,無第二LED煞車燈,斜板進氣口為垂直柵欄設計,車殼顏色為單一車色。 外銷版風光稱為CYGNUS Si,引擎代號SE01J,約1998年開始販售於歐美地區。 迅光150 Grand,引擎代號4MK,於1996年發售,引擎本體沿用迎光150的149cc排氣量半水冷式EV4引擎,雖然使用迅光的名字,但車體結構、外型和引擎部份都跟迅光125cc排氣量版本有很大的差別,理論上應為迎光150的後繼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