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無量壽經詳盡懶人包

凈宗學者未達到此種境界,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以佛菩薩作老師,再跟老師學,幫助我們明心見性,一生必定成佛。 無量壽是本體、是自性、是理體、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莊嚴是現象,佛經講十法界依正莊嚴,現在的新名詞為宇宙人生。

所以彭際清講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個話講的一點都不過分。 我們說無量劫以來希有難逢的一天,我們在此地聚會。 首先佛叫著彌勒菩薩跟他講,你看『彼』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裡面的『菩薩摩訶薩』。 菩薩,我們往生去就是菩薩,從下下品,不但下下品,連那個疑城裡面也可以算是菩薩。 「摩訶薩」那是法身大士,到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的,這是摩訶薩。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2025 『善獲利益』,這句話不可思議,這個「利」是利益,利益是無量無邊,就是諸佛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你說這個利益多大!

在唯識學中謂之同生性與異生性。 同生性是與諸佛如來同用真心,如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本性。 異生性完全不同,你的自性光明絲毫未透露,就是真心未能起作用,六道凡夫、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的真心也都未透露出來,均謂之異生性。 凡夫是異生性,用的是妄心,而不是真心,妄心變化太大,靠不住的。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 如真了解真妄,待人處世便自在。 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真心變現出來的,心念佛就作佛,念什麼就作什麼。

  • 第二是安清凈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乃是慧成就。
  • 菩提是覺悟,是本心,也是真心。
  • 現在社會上發大財者皆是前世修來的,他今生如再對社會有貢獻作大布施,來生還有大福報。
  • 菩提心是真正覺悟之心,心中無妄念即是覺心。

要向什麼使勁,真信切願吶。 原來往生靠誰力,靠佛力,佛力我怎麼能得來?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 只要我真信切願就得四十八願的支持,聽懂了嗎?

佛教對於九法界的眾生實施一種究竟圓滿的教育。 中國古人喜簡,把佛陀教育四個字簡稱為佛教。 佛家本身所說的宗教又與世間所說宗教大不相同。 佛教傳來中國之後,因其教義博大精深,絕無一人可以完全修學圓滿的,各有所修學的經典,分為大小十宗,宗又有派。 一般說來,宗指禪宗,教指禪宗以外的各宗派。 宗門修行不從文字下手,其他均須依據經典修學。

隋唐以後雖有多家判教,但皆不傳。 此慧遠又名小慧遠,非晉朝慧遠。 他判《無量壽經》為頓教法門,因其主要對象是凡夫厭惡生死,發心求生凈土,即能成就,故知是頓。 《華嚴》所具備的特色,如六相十玄諸義,本經亦具足,所以《無量壽經》可稱頓中之頓、圓中之圓。 《觀經》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佛說一切法由心想生。

四十八願如果有一條沒有做到,他說我發誓不成佛,他現在已經成佛了。 這一首很容易看出來,是總結前面的願文。 『一切世間無有等』,「一切世間」就是講六道,講九法界。

但無論誦什麼經咒,甚至念佛,都會有讀音是否正確的困擾,敬請開示。 『和』是和睦,我們面孔要和睦,言語要柔軟,說的話要對方喜歡聽,這叫『愛語』。 這是講平常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用這樣的態度。 白跟黑是古印度用這兩個字代表善、惡。 『專求白法』就是專求善法。

《無量壽經》在台灣、新加坡、香港,我講了很多遍,都留有錄音帶。 各位聽多了,覺得每次講的都不一樣。 經典與學校教科書不同,教科書只有一個意思,也只有一種講法,佛經不同,其含義深廣無比,可以深講,也可以淺說。

能不能,能不能帶著這個身體去極樂,那你不舍,你怎麼叫願意去呢,舍不舍,舍娑婆,舍肉身,才能去極樂呀,才能去啊。 那老師,那這個我真舍不下,那怎麼辦呢? 讀經,讀懂了,對極樂升起信心了,你才能放下呀,要不要讀經? 連個經咒你都捨不得放啊,是不是呀,因為我讀這麼長世間了,能捨得放嗎,是不是呀,你說你怎麼能往生,什麼都放不下,有沒有這樣的人? 你說大悲咒我念這麼多年了,捨不得放下,心經我念這麼多年了,那法華經跟我一輩子了,這佛事做半輩子了,你看看,你這哪有信願呢? 統統放下,一部經,一句佛號,什麼也不搞,隨時等回家。

  • 你要不相信,我們這裡《凈土五經讀本》在,你看看其它的八種本子,你去念念看能不能生歡喜心,這個就是很現實的。
  •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一門通,一切門通,必須一門深入,二門、三門就失敗了。
  • 善導大師是凈土宗第二代祖師。
  • 說那些,我們看了,那隻好嘆息,沒分。
  • 可是這是佛說的,決定是事實!

此話出於大勢至菩薩之口,蕅益大師若不是觀音再來,也許是彌陀再來,故《要解》所說,即等於佛說。 (符按)前引《楞嚴經》:『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出自《楞嚴經》第九卷,有十段文都有這四句。 其大義是講五陰魔,色受想行識各有十種,總共有五十種陰魔。 這全是在修定當中內心發出光輝,暫時顯露出來的幻境,不是真聖果的境界。

小乘羅漢稱聖人,大乘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稱為法身大士。 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加地上一至七地,三十七個位子,想證到無生法忍,稱為聖者之所難,凡夫何能達到。 佛預知末法時期的眾生罪業深重,乃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形象,叫你去想去求,尚不能達到,仍對世間留戀,不肯放下。 若叫你無念無生,離相以求,焉能做到?

如果是事實,我們要問,一個造極重罪的人,照佛經說應墮地獄,佛是否有能力使其立刻成佛,如其不能,則佛並沒有無量智慧德能。 根據凈土經典說,佛確有此能力,問題就看對方信不信,接受不接受,這個法門就是念佛往生。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 《阿彌陀經》講的很明顯,如有人能於一至七日念佛,一心不亂,即能圓滿成就。 可惜這種殊勝法門,很少人相信。 然而什麼人才能接受這個法門呢?

『爾時』就是大眾集會的時候,世尊這一天他老人家的威德光彩特別的好。 底下是幾句形容的話,三句。 『如融金聚』,黃金光色確實是非常之美,人人都喜愛。 黃金如果把它鎔化了,在高溫之下它鎔化,那個光彩特別好看。

佛就說了,你如果想在一生當中成就,那你得好好的聽這個法門。 不但要聽,精進的聽,這不是小乘,要精進聽。 『如說修行』,「如說」是如本經所說,佛在這部經裡面給我們講的,我們要依教修行。 這殊勝的利益,「善獲利益」,這善巧是怎麼巧法? 真信、發願、念佛就得到了,這個太巧了。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 這「善」是善巧,這樣一個巧妙的方法,得到這麼大的利益。

所以這裡說『欲令無量眾生』,這是有依據的,這個「無量眾生」不是隨便說的,是真的。 那麼說已經往生西方世界的人,再回頭來說咱們還沒往生的。 當然我們沒往生的,這是佛主要說的;那已經往生的話,陪襯的,是陪襯的話。

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馬上就享受到成佛的果報了,這個布施太大太大,所以他真的是大施主,財布施、法布施。 『普濟諸窮苦』,「濟」是救濟,這是九界眾生都窮都苦。 不明經法,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窮。

從前叢林是專科大學,不是門門都有。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2025 如天台山專修法華,五台山專研華嚴,長安大慈恩寺專研唯識。 各有各的專長,全是一門深入,佛家常講一經通一切經通。 煩惱輕,智慧就增長,等煩惱斷的差不多再出去參學,就可以踏上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路子。

這回啥叫信,對於凈土信願持名這個信和信佛這個信不一樣,信佛的信,念任何經咒都是信佛,因為都是佛說的,聽懂了嗎? 學什麼都可以,念什麼經都可以,念什麼咒都可以,但修學凈土不行,修學凈土這個信願持名是什麼信? 是專信,是專信啊,說專信誰?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