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9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大魚的祝福」裝置藝術,位於安平海濱歷史公園內,鄰近的景點除了耳熟能詳的安平古堡、安平老街外,也有安平路上排隊美食的文章牛肉湯,所以來到安平可以就近將所有周邊景點一併收入口袋之中。 「大魚的祝福」附近有安億公有免費停車場,免付費,好停車,車位位置多,走路3分鐘。 大魚的魚腹是平滑的白色曲線,這不只是裝置藝術,還是一座可與人互動,讓人近距離的裝置藝術品,進入魚肚走上二樓,藍色三角網起的魚背籠罩眾人,向外延伸自尾鰭輕輕揚起,口中央以448片彩色釉燒玻璃拼湊出台灣島嶼,象徵愛與包容的台灣浮出水面,接納不同時代的來客。 「大魚的祝福」點燈時間晚上6點到10點,更是美麗,可與人互動裝置藝術,增添年輕人來朝聖新氣象,從安平大鯨魚口中,眺望澄黃沉靜的水面,夕陽西下景色令人陶醉,台南免費景點。

  • 長23公尺、高8公尺吸引不少人前往拍照,不過若是熱愛攝影的人不妨可以等到日落時,拍夜間時的大鯨魚,晚上可是有投射燈喔。
  • 另一件位於入口處、自天花墜下的裝置作品,以各種粗細、顏色的回收魚網拼接塑形而成,造型設計不規則,特意讓入門的客人必須繞道而行,這麼做是希望來者能透過肢體嘗試體會、進而思考海中生物的困境——當面對廢料、垃圾與污水,生存會面臨什麼樣的不便或威脅?
  • 台灣小說家王家祥曾經細緻地形容台灣:「多雨的台灣東北部,是鯨魚的噴水口;豐饒的嘉南平原,則是肥美的魚肚。至於花蓮和台東,應該是乾淨漂亮的鯨背……」因為地圖裡台灣的輪廓,看起來像一頭鯨魚,兩者相關的聯想一直都很多很浪漫。
  • 這其實是象徵了安平鯨魚背景故事中鯨魚的無私犧牲,讓自己的身體成為人們的家,漸漸它的身體就隱形了於人們的眼中。
  • 一座城市,如果不為它做點什麼,存取紀錄時代流動的光軌,那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 大魚的魚腹是平滑的白色曲線,這不只是裝置藝術,還是一座可與人互動,讓人近距離的裝置藝術品,進入魚肚走上二樓,藍色三角網起的魚背籠罩眾人,向外延伸自尾鰭輕輕揚起,口中央以448片彩色釉燒玻璃拼湊出台灣島嶼,象徵愛與包容的台灣浮出水面,接納不同時代的來客。

這個新景點的創作更是沒有使用任何螺絲,採用無數的不銹鋼鋼管焊接製成的。 位在安平港濱歷史公園(安億橋附近),不然搜尋慶平海產也可以(因為在對面)。 過年期間想說來拍的人應該很多,我到假期的最後一天才來拍攝,其實人還是很多,不過比起月津港燈節來說應該算人少了。 中間這立體、高低起伏的台灣,繽紛多彩,並用魚肚內設置了一組由600多根不鏽鋼,以及400多片彩色玻璃組成的台灣島,從魚肚中的台灣像是心臟,像是守護台灣的大魚,低頭看台灣島,滿懷感謝之意,是創作者想傳達的理念之一。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南安平「大魚的祝福」裝置藝術!用鯨魚柔軟圈起大地、台灣的匠心之作

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台南移民署被稱為全台最美的公家機關,外觀是浪漫的歐瘋成堡,柔和的象牙白搭上藍色的屋頂與雕花欄杆,讓人有一秒到國外的錯覺,喜歡拍照的朋友來到這裡絕對會拍到失心瘋,怎麼拍都超美。 撐在白色欄杆的鯨鬚上,大魚張開口正對著安平港,當夜幕低垂,絢爛整片夕陽橙色光,感受安平運河河港波光粼粼景色。

大魚的祝福即將於本週末重新開放,歡迎大家來臺南安平尋找3隻獨一無二的鯨魚,走訪安平港濱、漫步漁光島、逛逛安平老街、搭乘運河遊船,以及品嚐在地小吃,來趟特別的賞鯨輕旅行。 臺南安平知名網紅打卡景點「大魚的祝福」,周邊廣場全面改造後將在7月25日本週六重新開放。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安平有3隻大鯨魚,有安平水景公園的超萌虎鯨-Orca,以及漁光島鯨魚尾巴造型的裝置藝術「鯨彩漁光」,而榮獲2019年台灣景觀大獎的「大魚的祝福」也在周邊廣場改造完成後將於本週末重新開放,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安平找鯨魚合影打卡。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南景點。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安平港濱歷史公園~IG打卡景點 x 安平景點 x 鄰近安平古堡與安平老街/台南夕陽夜景推薦

大魚的祝福位於台南港濱歷史公園內,為台南非常熱門的免門票景點。 藍白色巨大鯨魚象徵愛與包容的意義,默默守護台灣每個人的心。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安平港濱歷史公園對於觀光客來說可能只有大魚的祝福這個景點可以拍拍照打打卡,不過其實周圍公園的氛圍相當悠閒,可以看到台南人在海邊步行道路散步遛狗、放風箏、看夕陽,遊客可以安排安平老街逛完後,傍晚再來這裡看夕陽。 台南安平「大魚的祝福」裝置藝術 台南安平「大魚的祝福」裝置藝術 與明亮的月光、街燈,張著大口下的鯨魚,彷若在深海裡隨著海浪,當越接近海面所呈現的深淺不一的色調,既真實又迷人。 走往「大魚的祝福」內部樓梯前,我們知道在台灣意象之下,釉燒玻璃豐富色彩是抓住來往旅人們的目光,卻也有著以此,把想對台灣說的話表現在藝術上,待你我細數聆聽。 早先配合廣場施工,暫時關閉大魚的祝福,在6月20日重新開放後,周圍多增設了座位、地磚也重新鋪,顯得更加清爽明亮;同時串連連周邊景點,1661台灣船園區、德陽艦園區、水景公園等,在安平還有3隻鯨魚可愛模樣等著大家。

傍晚來到這裡,公園旁設有停車場相當方便,一個大魚的景點吸引不少人來,不過好在一場雨,嚇跑了不少民眾,我才能拍到少少的人群畫面。 喜歡用相機紀錄旅遊的一切,從2010年開始接觸單眼至今也已經超過10年。 因本身就讀新聞科系,希望藉由對於文字的敏銳度與紀錄的熱忱,結合旅行中的紀錄,將美好的旅途記憶都訴諸文字上與一張張的影像上。 ,因這榮獲「2020 LIT美國照明設計獎」肯定,成為繼台灣景觀大獎,以及2020 IESA美國國際照明設計大獎後的第3座獎項。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灣美食

大海雕琢了島嶼的獨特地貌、孕育了文明,也帶來豐富漁獲。 諸多來自專家的提醒,都點出海洋生態正面臨巨大危機。 裝置藝術作品重達20幾噸,下半部巧妙以鯨魚腹部線條當整個作品重量的支撐,形成不落柱的結構,可以上樓進入「魚肚內」觀看海景及日落。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來自於國境之南,近不惑之年的大叔,結束10年在異鄉流浪的日子,回到這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台南生活;在工作之餘喜歡到處旅遊,用相機紀錄著台灣每一個美麗角落。 世界那麼大,希望能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點回憶與色彩。 也許我們從不同地方來,但可以為了同一片土地來努力;也許想法不同,但都能讓島嶼的美好成為彼此共同的依歸。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大魚的祝福」回歸!盤點安平3大「鯨魚地標」 必拍超萌虎鯨ORCA

台南安平「大魚的祝福」裝置藝術 港邊來的風吹亂了頭髮,略帶鹹味,它從四面而來,我們像是躲不了,只好以手順勢梳理,髻起馬尾戴上帽子,試著在魚肚內看著台灣,安平港船隻、建物讓燈光打亮的輪廓。 離開1661台灣船園區,只是步行10分鐘,我從台南安平港邊,看見台南市政府觀光局,邀國內知名藝術家楊士毅全新創作「大魚的祝福」,覺得安平有了新生命,寫著故事,充滿希望。 兩層設計,下半部相同以不鏽鋼鋼管焊接,純白勾勒鯨魚腹部線條,為整件重達20逾噸藝術品,在不使用柱體結構,完成空間結合美感之作。 ,可與人互動裝置藝術,增添年輕人來朝聖新氣象,從安平大鯨魚口中,眺望澄黃沉靜的水面,夕陽西下景色令人陶醉,台南免費景點。 台灣景觀大獎佳作的台南安平裝置藝術「大魚的祝福」,再奪「2020 IESA美國國際照明設計大獎」,市長黃偉哲今天在臉書引用風潮詩句「像極了愛情」來形容這條「放閃的大魚」。 《ETtoday旅遊雲》就盤點出近期安平3個超夯鯨魚裝置藝術,暑假不妨安排一趟台南漫遊之旅,一睹大魚們的美麗風采。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南安平旅遊超熱門票券

每逢週末假日,就會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海邊戲水,特別推薦夕陽時分的景色,天氣好、落日時,海天暈成了紅色一片,真的非常漂亮,超適合拍照。 這件名為「大魚的祝福」的藝術品亦有安平鯨魚之稱,全因它的外表就是一條大魚,跟鯨魚非常像。 在幾百年前的台灣地圖中,台灣的外形非常像一條魚,而事實上,台灣在歷史中亦常被稱為「鯤島」,鯤一字在神話中其實就是海中大魚的意思。 時至今日,不少人也把鯤一字解讀為「鯨魚」,所以藝術家楊士毅就有了用鯨魚作這件作品的原型的想法。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本篇收錄 台南半日一日遊行程規劃 ←點我

港邊來的風吹亂了頭髮,略帶鹹味,它從四面而來,我們像是躲不了,只好以手順勢梳理,髻起馬尾戴上帽子,試著在魚肚內看著台灣,安平港船隻、建物讓燈光打亮的輪廓。 中間這立體、高低起伏的台灣,繽紛多彩,並用魚肚內設置了一組由六百多根不鏽鋼,以及4百多片彩色玻璃組成的台灣島,從魚肚中的台灣像是心臟,像是守護台灣的大魚,低頭看台灣島,滿懷感謝之意,是創作者想傳達的理念之一。 黃偉哲今天在臉書貼上了夜間照明下「大魚的祝福」圖片,圖片上更大書「放閃的大魚,像極了愛情」,以示內心的興奮;黃偉哲同時認為安平這條大魚也像「發光的湯匙」,「愛情與湯匙都是妳和他生命的打卡點」,從白天到黑夜,都是最佳網美照的打卡點。 不論是哪個時代、國家的人,都會給予無條件的包容&愛。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南景點】大魚的祝福 安平最夯IG景點!鯨魚裝置藝術內還有個立體小台灣!

過往遊客或是攝影人前往安平港,多是為了拍攝台南的夕陽,而在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2019年台南市政府在這邊設立一座全新的裝置藝術作品「大魚的祝福」後,儼然成為目前前往台南安排熱門的打卡景點。 大魚的祝福是由藝術家楊士毅先生所創作的一條巨大鯨魚,不僅運用三千多跟不鏽鋼管焊接而成,更在大魚的口中央使用多達 448片彩色釉燒玻璃拼湊出台灣島嶼,運用這樣的設計概念表達出大魚的祝福,如同愛與包容的台灣一樣浮出水面,迎接不同時代的來客。 台南安平知名打卡景點「大魚的祝福」,周邊廣場全面改造後在昨(25日)重新開放! 巨型大鯨魚裝置藝術長23公尺、寬10公尺、高8公尺,外部以鑲嵌448片手工釉燒玻璃拼接出台灣島嶼,不只造型吸睛,也象徵愛與包容的台灣浮出水面。 了,從還未完工前就深受許多台南人甚至全台灣關注,但你們知道嗎?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南景點】港濱歷史公園 | 台南安平新地標&拍照打卡亮點: 大魚的祝福 | 安平大型裝置藝術

離開1661台灣船園區,只是步行10分鐘,我們從台南安平港邊,看見台南市政府觀光局,邀國內知名藝術家楊士毅全新創作「大魚的祝福」,覺得安平有了新生命,寫著故事,充滿希望。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2025 「鯨彩漁光」彩繪藝術園區也已於7月18日全新開幕,高達四公尺的「大鯨魚尾巴」相當壯觀,同時結合「湧浪」等海洋動態元素,打造在地打卡新亮點,旅人來到漁光島,不妨在入口處停下腳步,與浪漫的鯨魚裝置藝術合影紀念,留下難忘的漁光島漫遊記憶。 「安平虎鯨亮晶鯨ORCA GO夏日嘉年華」已於7月15日盛大登場,最萌防疫尖兵「虎鯨ORCA」日前登陸台南,在草皮上戴口罩的可愛模樣引發打卡熱潮,如今正式於安平水景公園下水亮相,展期至10月,遊客可把握機會前來一睹「虎鯨ORCA」的迷人風采。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 安平海港歷史公園新地標

楊士毅希望透過這件作品,讓大家想起彼此對島嶼的疼愛,即使大家來自不同地方,但都了同一片土地努力,當沮喪、悲傷或遇到困境時,能想起這份默默支撐的力量。 相鄰安平港的公園本身附近有很多停車位,造訪當日天氣相當地好,與上回帶著些微細雨的狀況有很大的不同,著名的【漁人碼頭】就在不遠處數步之遙的距離。 大魚的祝福不只是外觀很吸睛,內部的壯置也是完全不遑多讓,更是藏有許多的細節在裡面,二樓更可以俯瞰整個安平港濱,這裡在黃昏更是許多攝影人很著迷拍攝的一個追日景點喔。 擅長以有機雕塑探討當代消費文化議題的藝術家洪郁雯,這次不只帶來以回收塑膠袋創造如雲霧繚繞般詩意景象的代表作〈仿生Biomimicry〉,特別為The Seedin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Lab創作的全新〈殘骸Debris〉系列作品亦同步展出。 不僅描繪了自然的海洋,The Seedin Lab亦以3道菜式重現受傷的海洋。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推薦閱讀

園區搭配大型海上氣墊樂園、各式休閒設施與美食街,熱鬧非凡,成為今年暑假台南人氣必遊景點。 這個巨大的鯨魚藝術裝置不只是單單只有外表拍起來簡單而已,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在魚腹的白色區塊是可以讓遊客上去拍照的~當大家置身在二樓的空間,還能看到中間彩色釉燒玻璃拼出來的台灣島嶼樣貌。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為台南安平區2017年9月新開幕的五星級飯店,位於安平老街附近,肚子餓了想吃安平小吃跟逛安平週邊歷史景點都非常方便。

大魚的祝福鯨魚裝置藝術: 台南歐風建築「奇美博物館」復刻法國凡爾賽宮阿波羅噴泉,眾神大道,讓人一秒飛歐洲!

正面露齒俏皮、側面自在悠遊、背影帥氣擺尾,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台灣人文歷史的多樣性。 鯨魚開口面向的是安平港,恰恰好是日落點,剛好是欣賞安平港落日好地方,這裡白天拍,與夜晚的藍調意境不同,大家可依照喜歡的氛圍,朝聖拍攝兩種風格。 入夜後,鯨魚周邊會打燈,角度抓得準,可拍到鯨魚眼。 由於這天萍子一早清晨要吃大勇街無名鹹粥,順道規劃來訪。

》是台南市政府與在地藝術家楊士毅攜手打造台南新地標,結合鯨魚寬容大度的意象與五彩玻璃,照亮台南的夜晚。 附近就是安平港漁人碼頭、林默娘公園、札哈木原住民公園…等台南知名地標景點。 《大魚的祝福》可以透過樓梯從魚腹走進魚的心裡,上到魚嘴瞭望台則可以眺望台灣海峽,台灣便是鯨魚的心,楊士毅希望如同他寫的故事,《大魚的祝福》能成為守護台灣的大魚,而彩繪鑲嵌玻璃那高低起伏的設計便是他心目中台灣島嶼的模樣。

其中,以〈鯨落〉為名的小點選用蝦貝類為主要食材,原來鯨魚死亡後會慢慢沉下海底,過程中會被其他海洋生物吸收成為養分,最終被蝦貝類或甲殼類分解,此自然現象被稱為「鯨落」,而這道料理正是要呈現「取之自然並回饋自然」的狀態。 奇美博物館(線上購票)是一座由奇美企業所打造的歐風建築,因為壯觀、優美的建築外觀與花園造景,在一開幕就立刻變成台南知名景點。 館內收藏了許多國外展示品,讓人來到這裡,就有種走入歐洲博物館的感覺。

此外,為了讓作品在晚上增添亮點,夜晚還會配合夜間點燈,讓遊客晚上也能來欣賞這隻彷彿浮在水面上的大鯨魚。 大魚的祝福還有一個亮點,便是傍晚6點會點燈,燈光投射後的大鯨魚有種藍色海洋感,不過當天烏雲密佈,隨時可能下雨,飄兒沒有待那麼晚便離去了。 本次與The Seedin Lab合作,吳燦政特別選取了「台灣聲音地圖」中沿海海域的聲音,融入餐點和裝置藝術,並相互形成對話。 空間中迴盪的是聲音、也是海,而人們被擁抱其中,彷彿浮載於水岸,又倏忽潛游大海,在光與聲響蕩漾間體會海的美麗與哀愁,學習尊重,懂得珍惜。 現場不僅伴隨海生光影,也流淌著聲音藝術家吳燦政紀錄的海的聲音。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