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老街5大分析

另外,許多人不知道,內灣車站旁還有季節限定的梅花可以欣賞。 姜阿新洋樓建於1946年,費時三年完工,這棟在當時堪稱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為姜阿新製茶事業上招待貴賓的場所,同時作為自住宅第,與天水堂、金廣福公館和慈天宮連線,彰顯姜氏家族影響力,形成北埔特殊的人文風景。 天水堂,北埔人慣稱為姜屋,是開拓新竹縣大隘地區的開山祖姜秀鑾所建的宅第,姜紹祖的故居。 位於金廣福公館的左前方,因姜氏的郡望堂號為天水郡(今甘肅省天水市),故名天水堂。 三十九號北埔擂茶店不只是北埔擂茶的創始店,也是全台第一家商業化的擂茶店。 北埔老街光停車場就有好幾個,收費標準不一,依武家選擇將汽車停在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後方的北埔鄉公有停車場,一小時20元,價錢可說相當公道。

因為熱愛旅遊記錄生活,更珍惜下班假日時間好好解鎖地球,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旅遊故事與攻略。 姜阿新洋樓是棟獨棟的洋樓,在北埔老街的古蹟群中顯得更為突出。 姜阿新先生以前在北埔是個望族,興建製茶工廠-永光製茶廠,並聘用許多當地北埔人,當時洋樓除了居家用外,也是許多外國貴賓的接待場所,乘載著許多北埔人的共同回憶與故事。 關於姜阿新洋樓詳細介紹可參考此篇 👉北埔老街內姜阿新洋樓,古典寧靜的建築美學! 圖片取自IG:nelsonyang72老頭擺客家菜在桃園龍潭跟新竹北埔都有店面,而位於北埔半山腰上的老頭擺客家菜,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一間餐廳,建築物是三合院形式,紅磚與木材的搭配合宜,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圖片取自IG:hiro31412鄧南光攝影紀念館旁邊有一個公有停車場,是許多人進入北埔老街的首站景點。

北埔老街: 懶人包2022|玩樂新竹景點 吃喝新竹美食

如果想在中秋與年節前夕購買,絕對手腳要快,不然有很大的機率是買不到的。 如果說到淡水老街必買新建成餅店的餅,那麼到北埔老街,隆源餅行的餅就是你不能錯過的一味。 它們最為人所知的是芋仔餅與番薯餅,一顆有點像是太陽餅那樣,餅皮香酥,內餡的芋頭與番薯微甜而不膩,烤過之後風味更佳。

  • 《茶金》的靈感正是來自《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姜阿新先生以前在北埔是個望族,興建製茶工廠-永光製茶廠,並聘用許多當地北埔人。
  • 超過180年歷史的慈天宮也是新竹縣縣定古蹟,也是北埔的信仰中心,見證了新竹這區的拓墾史,宮內主祀觀世音菩薩,其中最特別的是在台灣一般廟宇中少見的升龍石柱,屋簷也充滿著精美的雕刻,莊嚴的廟宇看起來更華麗一些。
  • 姜氏家廟內保有邱玉坡及邱鎮邦父子的擂金彩繪、徐清及徐春泉的木雕、辛阿救的石雕等客家人匠師藝品,展現廟堂建築藝術,且深具歷史文化。
  • 園區除了有非常多的動植物外,最特別的是可以跟動物近距離接觸。
  • 道光十四年(1834)李嗣鄴諭令姜秀鑾,在塹南橫崗頂建隘十五座,募丁一百六十名,分駐巡防,負責沿山一帶防務。

老街上販賣許多地道的美食小吃,顯現客家美食文化,像是客家擂茶、菜包、鹹豬肉等等,每家攤位更是大排長龍,也讓人迫不及待也想嚐嚐北埔在地的好滋味。 很少這樣連續兩天都特地跑去一個地方,一走就走了很久,我去的時候是禮拜二跟禮拜三,所以超級多的店家都沒有開,加上很多古蹟都預約不到名額,不然我想應該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認識北埔這個地方。 北埔老街2025 北埔老街在清領時期曾是北埔最熱鬧的商業中心,現今短短200公尺老街就有7座古蹟,古蹟密集度為全台灣之冠。 舉凡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天水堂,還有縣定古蹟慈天宮、姜阿新洋樓,都讓人大開眼界。 在老街可以品嚐到以客家為主的美食,像最道地的客家擂茶和著名的石柿餅,整條街看不到大型的連鎖商店進駐,保持著一股純樸的氣息。

北埔老街: 推薦行程

六塘落羽松於大湖村內,這裡因為有六座水塘而得名;落羽松就圍繞種植在水塘邊,從另一端便可欣賞美麗的水面倒影,漫步環塘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冬季限定景色浪漫氣息,算是個小而美的落羽松觀賞園區。 並列兩家北埔老街的排隊滷味,滷味算有入味,不過價格偏高也沒那麼透明,有些品項沒有被列在價目表上,有沒有到必吃我覺得大家自行判斷,就是比較觀光區的價格,可以買在車上嘴饞吃。 是羹湯湯底配上餛飩,羹湯口味偏甜,柴魚香氣濃厚,喝多了有點負擔,但餛飩是我喜歡的口味,肉味有、外皮輕薄。 ,兩家生意都還算不錯,販賣的品項也相差不多,都是以客家桌菜為主,適合家庭或團體聚餐,我因為不餓就點了炒粄條、乾粄條與餛飩肉羹湯三個品項。 在聚落的建築中,都還可以看的到過去客家的建築是如此的緊密,感覺鄰居跟鄰居之間的感情也非常的好,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小型三合院。 其中最知名的『水井茶堂』還是百年老宅所翻修,非消費者請勿進入,但如果真的想要一探究竟可以花個低消$100就可以看到百年老宅的風貌,順便在裡頭享用美食,其實蠻划算的,這一次因為要走的地方很多,所以決定當作口袋名單,下次一次前往。

  • 洋樓裡外深具獨特美感,呈現中西融合的形式風格;在導覽過程中,從建築外觀就可欣賞多種高難度且精巧的泥作工法,也在設置通風口和水斗等針對北埔風土巧思更是講究,不只美觀更兼備實用。
  • 除了歷史相關外,此處也是客家美食存在的地方,舉凡擂茶、粄條,以及其他自釀手做食材的鹹豬肉、醃漬酸菜、蜂蜜,都值得一嘗。
  • 只是來這種舒服咖啡館,我認真奉勸各位帶小孩折磨的是自己XD,我自認阿福是咖啡館好咖,但想到要去咖啡館帶小孩,還是會頭痛誒,為了不要浪費錢和悠閒好時光,山吹舍留給姊妹或是單獨和老公約會來,好嗎?
  • 慈天宮廟前有這一間充滿日式咖啡廳『六木珈琲焙煎所』,保留著日治時期原有的建築結構加以翻修,古樸的氛圍中瀰漫著淡淡的咖啡香氣,專業的咖啡師會在這位各位講述著這棟建築的歷史,為各位介紹著不同的咖啡豆與品種。
  • 一整個下午都穿梭在北埔老街小巷弄中,探尋著關於北埔初墾的小故事,巷弄的連結也是一段段過往風華的高潮迭起,於是我們找到了這家「山吹舍」巷弄老宅咖啡廳,打算坐下來繼續細細品味,也一邊整理如此精彩又特別的北埔旅行時光之所見所聞。
  • 老街內知名的桂花巷、南庄老郵局、永昌宮、乃木崎、吊橋更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建於1926年,為攝影家鄧南光故居,在地人稱「柑園」,當時由鄧南光之姪鄧世源於此開設診所行醫救世,久而久之北埔人也慣稱世源醫院,目前由鄉公所規劃為北埔遊客服務中心,找回在地人昔日的記憶。 老街粄條可說是北埔老街最有名的一間餐廳,老舊的紅磚房內,厚實的木製桌椅和土角牆面、擺設著一些鋤頭、簑衣以及鐵熨斗等,讓人們不只能品嘗道地客家菜,還能如穿梭時光體驗過往氛圍。 逛北埔老街時,一定很難錯過這家具有濃厚客家風味的攤鋪。 除了北埔最有名、口感Q彈的石柿餅以外,還有筆柿、牛心柿等柿餅。 哈客愛另外也有店鋪是在北埔鄉中豐路30號google map,於民國100年時,以黑馬之姿榮獲「新竹縣第一屆十大伴手禮」,如今已搖身一變成了北埔鎮上的擂茶名店。 其實,北埔老街上的古蹟景點像是慈天宮、姜阿新洋樓、天水堂等大部分都在同一塊區域,就算是從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這邊走過去,大約也是5分鐘的距離,不會相距太遠。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美食3|北埔游記現烤手工餅

北埔秀才故居忠恕堂古宅,創建時間於西元1922年,為清朝秀才曾學熙故居,一堂二橫建築、由屋瓦組合而成的創意圍牆及當時水質純淨豐沛的古井,聲名遠播,方圓五十公尺內,村民皆為飲水而來,今日年久失修古井已廢棄。 北埔老街2025 姜阿新洋樓仿巴洛克式建築,屋外石材均是採用北投岸石,內部裝潢採用老烏心石木、檜木、樟樹、台灣杉等珍貴木材,位於金廣福公館和天水堂鄰厝,是北埔洋樓的代表,目前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所在,前往參觀須事先申請。 以慈天宮為中心,從廟前開始,這裡商店林立,聚集小吃、特產店鋪,是北埔老街最熱鬧的地方。

北埔老街: 北埔內大坪冷泉(北埔冷泉)

機車豆花與一般豆花不同的地方在於冰豆花他們不是直接加入碎冰與糖水,而是在豆花旁加入薑汁與黑糖冰淇淋各一球,與綿密的豆花、珍珠與鹹花生粒一起吃,可說是傳統古早味中又帶點吃法的創意。 北埔老街 *共創榮景~發揚尖石溫泉之美 位在新竹縣的最北端的尖石鄉,為新竹境內面積… 新竹 柴木屋珈琲 本店位於新竹縣芎林鄉鄰近飛鳳山區旁的木屋群內,視野環境優美並且是「飛沙縱走」的… 得獎十大招牌菜 從各路好手中角逐勝出的田媽媽十大招牌菜,集美味與創意於料理之中,是推薦品嚐的田園精緻好食。 認識田媽媽 田媽媽是一群有著堅強毅力與創業精神農家婦女的代稱,是在台灣各地辛勤努力又有著精湛手藝的在地料理達人。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景點 金廣福公館

新竹北埔老街美食可是超級多,舉凡老街粄條、三十九號北埔擂茶、老街一口菜包等都是ptt鄉民推薦北埔老街必吃美食。 北埔老街2025 隱藏在老街旁邊巷弄的特色文青咖啡廳老時光,不小心經過的我們,真的好喜歡這間的裝潢,也想停下來喝杯咖啡啦! 老屋改建卻保留原始紅磚瓦的斑駁,更有復古的感覺,玻璃窗陽光通透進來,非常舒服的一個環境。 接近文章尾聲,前面提到蠻多銅板美食或者老饕餐廳,現在提的彭家粄糕算是北埔當地頗具特色的小點,口感特別,有點像是古早味版的千層蛋糕(笑),也是不得不吃的在地人私藏小點。 客家美食絕不能漏掉擂茶,北埔老街這邊也有不少賣擂茶的店,小編推薦的是這間三十九號北埔擂茶,可以直接點擂茶來喝,也能到店內去手工DIY。

北埔老街: 新竹|北埔老街一日遊,走訪古蹟吃喝客家美食,假日出遊的好去處

山吹舍隱藏在巷弄內,也是來到北埔老街一定要前往的文青咖啡廳,每個禮拜二跟三固定公休,所以要前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 嗨~我是依武媽,在竹科上班近十年,為二寶媽,平常生活趕趕趕+衝衝衝!! SRC北埔印象咖啡民宿是一個蠻酷的景點,一進去,有一隻兇猛狂暴的鋼鐵暴龍佇立在門口,並且還有多個酷炫機器人及鋼鐵機車可以參觀。 A1:老街一口菜包、春嬌粄條、三十九號北埔擂茶、北埔游記現烤手工餅、北埔溫記黑糖發糕、哈客愛養生擂茶、隆源餅行、玉英麻糬、北埔龍記柿餅、尚豪呷客家鹹豬肉、老街粄條。 慈天宮是北埔鄉的宗教信仰中心,建築規模與竹北蓮華寺相仿。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

鄧南光是出生新竹北埔的攝影師(也是今日的北埔慈天宮),所以在這次的展覽『時代的眼珠』中可以看到相關的老照片,將過去的黑白照經過現今技術轉變成彩色的照片,好像這些照片歷歷在目生活在我們周邊一樣。 有一句話叫做條條道路通羅馬,在北埔這邊就可以說,條條道路通慈天宮,不管怎麼鑽怎麼走,都會通道慈天宮。 慈天宮建於道光年間,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也被列為縣定古蹟。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 周邊景點美食

慈天宮前的北埔街到南興街口這一段,過去稱為「上街」,而從南興街口繼續到北埔國小這一段則稱為「下街」。 的傳統三合院格局,在五年前整修後重新開放,遊客能回味起過去閩粵合作開墾的歷史,也讓Jeffy看著看著就想起小時候在阿媽家老房子的大埕前奔跑玩耍的情景。 行駛國道3號(二高)於竹林交流道下→續行竹東經120縣道→右轉123縣道→中豐路右轉接至122縣道→接省道台3線即可抵達北埔。 圖片取自IG:jed0820大家是否有看前陣子非常紅的台劇《茶金》呢?

祭拜完畢後,還可到慈天宮一旁的叮咚橋走走,但千萬不要以為它是座橋,它只是一個小巷弄,就好似現在住宅的防火巷,但將餔在地面的石板設計成平穩不動與搖晃會動相繼間隔的石板,讓外人走在石板上時會發出聲響,因而讓主人知道有外人進入而增加警戒。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前身為鄧氏家族故居,也被稱為「柑園」。 北埔老街 目前紀念館內以介紹鄧南光簡歷為主,不定期舉辦影像展覽,也是北埔老街一帶可以過來走走的小地方。 繼續開展步伐沿著街邊巷弄漫步,這裡頭多以傳統老屋聚落為主,尤其地上的石板磚道,更是深刻的刻畫著北埔的過往風華,空氣中處處瀰漫著懷舊且浪漫的氣味。 北埔老街2025 ▼這裡也展示著不少當時所留下的懷舊老物件,洋樓就像是塵封多年的秘密寶盒,突然被打開來,而進到裡面就像是一場回到過去的時光旅行,眼前所見都是「經典」而不是復古。 洋樓裡外深具獨特美感,呈現中西融合的形式風格;在導覽過程中,從建築外觀就可欣賞多種高難度且精巧的泥作工法,也在設置通風口和水斗等針對北埔風土巧思更是講究,不只美觀更兼備實用。

北埔老街: 推薦閱讀

自行開車國道1號:接台6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南寮竹東線(橫山)→下竹東出口交流道→沿台3線和120縣道前往橫山鄉內灣村→「內灣老街」。 大眾交通工具-高鐵:搭乘高鐵到高鐵新竹站出站,再到台鐵六家站轉搭火車至台鐵竹中站。 ,之前下午到內灣好客好品希望工場時被收100元停車費,但這次假日早上來內灣老街卻只被收50元,所以依武媽也不確定費用是怎麼算的。 這桌小菜最推這一盤「客家悶筍」才50元,十分爽口的悶筍口感脆甜,還有悶筍特有的筍香味,好想來碗白飯喔。 皇太后朋友介紹這家在地人才知道榕樹下小吃,雖然招牌寫著50年,但這家可是從民國50年就開始,直到民國80年由第二代接手,小吃攤都是年輕面孔,想必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一早六點開始營業到下午兩、三點就結束。

北埔老街: 台灣老街推薦#4

除了歷史相關外,此處也是客家美食存在的地方,舉凡擂茶、粄條,以及其他自釀手做食材的鹹豬肉、醃漬酸菜、蜂蜜,都值得一嘗。 北埔老街2025 個人推薦擂茶體驗,與其他地方的客家擂茶不同,辛苦的將黑芝麻、花生、南瓜子、茶葉給磨碎後,加上熱水以及麵茶粉作勾芡,使茶喝起來非常有堅果飲的感覺又帶有茶香,喜歡堅果飲的人肯定會讚不絕口。 北埔老街 北埔老街因地理因素,所以到這裡的遊客相對於其他老街來的少,比較沒有擁擠的感覺,逛起來也舒適很多。

雖然價位不算便宜,但客家味十足的梅干菜超級下飯,單吃也很爽快。 北埔老街 滷味拼盤的三層肉、東坡肉與白斬雞是推薦一定要吃的,但因為白斬雞數量不多,如果有看到記得先點。 客家鹹豬肉烤的外皮是酥脆的,醃料更是入味好吃,單吃稍鹹,但配飯絕對是超棒的選擇。 很多人是直接請老板切片就拿起來吃了,可見味道有多香多好吃。 建於1835年的金廣福公館是國家第一級古蹟,唯一的宅第類古蹟,建築形式則是兩進一院之四合院格局,左右兩側皆有護龍牆壁,當時做為拓墾組織辦公及指揮據點,銅牆、鐵壁碉堡式建築,辦公空間甚至連一個窗戶都沒有,主要是為了防禦賽夏族反撲而建。

北埔是新竹最晚開發的鄉鎮,所以走進北埔可以看到這裡覆蓋了濃郁的客家色彩,更可以看到少見的聚落建築文化,在這條老街上可以看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古蹟,至今還保存的非常好,也是台灣唯一古蹟密度最高的老街。 大溪老街迷人之處,不僅有老阿伯現滷豆干、賴媽媽傳統豆花、陳師兄素肉圓、金字塔三角湯圓、黃日香豆干、江家花生糖等許多必吃的美食外,具有歷史意義的巴洛克風建築更是大溪老街的一大特色。 苗栗南庄老街是許多人喜歡的山城,每到假日總是湧入許多遊客到這裡遊玩。 南庄老街除了桂花冰鎮湯圓、桂花釀、滷豆干外,還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可以大飽口福。 新竹北埔老街不僅美食相當多,富有歷史意義的古蹟景點也不少,舉凡一級古蹟金廣福公館、天水堂,還有三級古蹟慈天宮、姜阿新洋樓,都讓人大開眼界。

北埔老街: 台北│剝皮寮

如上述所提到,隨著時代的推移,現今的北埔已經成為去新竹旅遊必訪的景點之一,去新竹玩一定要安排一下北埔老街的行程才能算是不虛此行,而老街中各式各樣道地的經典美食更是不容錯過,貼心的小編直接幫大家整理出當地的美食懶人包啦! 包含店家名稱、地址、Google評分,讓大家可以直接一目瞭然,有了這份懶人包就可讓大家直接出發北埔來趟美食之旅,大口大口嗑起來,而且還不用怕踩雷喔。 「北埔老街」位於新竹北埔鄉,是屬於客家聚落,附近的古蹟景點都充滿著懷舊味道,並且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一段小故事。 北埔老街 從慈天宮出發,沿著老街曲巷往前走,沿途會經過姜阿新宅、天水堂及金福廣,其中姜新阿宅的建築是屬於歐式風格,在當時是從事製茶事業,既可用來接待貴客,又適宜居家,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在北埔老街能嘗到不少客家美食,也有不少特產,像是靠秋季九降風製成的柿餅、芋仔與番薯餅,而另稱「膨風茶」的東方美人茶與客家擂茶。 很適合假日休閒來走走逛逛,除了品嘗客家美食以外,也能感受一下百年前曾經興盛一時的街廟地景與懷舊古風。

北埔老街: 台灣老街推薦#9

一整個下午都穿梭在北埔老街小巷弄中,探尋著關於北埔初墾的小故事,巷弄的連結也是一段段過往風華的高潮迭起,於是我們找到了這家「山吹舍」巷弄老宅咖啡廳,打算坐下來繼續細細品味,也一邊整理如此精彩又特別的北埔旅行時光之所見所聞。 ▼因為茶金一劇討論度高,也讓姜阿新洋樓成為北埔人氣熱門景點,目前平日開放團體預約導覽,散客也可以打電話預約平日導覽,假日採自由參觀,現場購票(全票100元/半票50元)。 客家飲食文化中,除了經典的四炆四炒是眾所周知的客家美味外,只要提到客家菜,還會令人聯想到鹹豬肉、梅乾扣肉、高麗菜封、冬瓜封、白斬雞等眾多美食。

親子莊園.景觀餐廳.情侶約會

老街粄條薑絲炒大腸超好吃,酸味恰到好處,且大腸帶有嚼勁,就連薑絲都好好吃。 店內超人氣的土雞 (小) 150元,肉質緊實甜美,沾著客家桔醬,更是香甜,來到客家庄就是要吃這一味。 哈客愛擂茶嚴選上等天然食材,口感香醇濃郁,一杯外帶杯約30元、40元,還有販售各式擂茶粉可當作伴手禮。 玉英麻糬始於1998年,為古早味的客家麻糬,純糯米製作的QQ麻糬,沾上香香的黃生粉,是最傳統美味的吃法。 熱擂茶就更特別了,在飲用之前,老闆還會細心講解要怎麼喝。 雖然內用價格比外帶貴,但附米香及擂茶棒,邊攪拌邊喝,讓擂茶更加濃郁香醇,喝起來美味度也大大提升。

北埔歷史要從清領時期大量移民到台灣入墾當地開始,在這之前竹塹城(新竹市古稱)東南區也就是現在的北埔、峨眉、寶山三地,當時仍是原住民所居住而尚未墾荒,而「北埔」的命名即是指這處「竹塹後山的北部未墾埔地」而來。 是台灣第一家商業化客家擂茶的創始店,開立20餘年,店內提供擂茶DIY體驗活動與沖泡式即溶擂茶粉,也可以像我們一樣直接購買一杯邊走邊喝,擂茶以少量綠茶葉、花生、芝麻為主料,加入堅果和五穀雜糧,依序倒入「擂缽」中,用「擂棒」磨至細糊狀。 我自己不敢吃肥肉,全切瘦肉切了200元,我覺得鹹香鹹香超好吃,直接品嚐會覺得味道較重些,配飯超剛好,也可以將鹹豬肉入菜做拌炒後整體吃起來就很有味道,蠻推薦的,難怪那麼多人買。 除了現烤現切可以直接吃的鹹豬肉之外,也可以外帶真空包方便外帶保存,這裡的鹹豬肉都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部位,秤重販賣,也有販賣客家桔醬、肉燥等乾貨可以一併購買。 慈天宮廟前有這一間充滿日式咖啡廳『六木珈琲焙煎所』,保留著日治時期原有的建築結構加以翻修,古樸的氛圍中瀰漫著淡淡的咖啡香氣,專業的咖啡師會在這位各位講述著這棟建築的歷史,為各位介紹著不同的咖啡豆與品種。

沒有懷舊柑仔店、夜市攤販,反而有著一間間以在地文化、店家傳統為主,既復古又創新的商家。 如果喜歡口味重一點的,炒粄條吃起來更爽快,吸附著滿滿醬汁,配上豬肉絲的味道真的田閒好吃! 另外也不能不推它們的客家鹹湯圓,客家人做出來的鹹湯圓就是Q又有咬勁,糯米的米香配上一些香菇、豬肉與芹菜,整體不輸他們的粄條。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