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城隍廟潤餅2025詳細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說起自家水潤餅之所以成為新竹特色美食之一,楊老闆笑說:「因為城隍爺有保佑」。 包子饅頭應該是每個縣市都有的日常早餐,位於城隍廟附近的西大發城隍包賣的包子除了有傳統的肉包外,還有眾多獨佳口味。 水潤餅也是新竹非常傳統的經典古早味,嚼起來香Q軟嫩,細細品嘗充滿著淡淡小麥甜味,散發出陣陣的肉桂香氣。 可以直接單吃當作零嘴、也可將中間掰開夾入蛋、肉、蔬菜等,宛如台灣版的馬芬堡。 來到城隍廟吃小吃美食,Ann和榜哥就蠻推薦大家多走幾步來東門街的原夜市魷魚羹吃小吃美食。 這家餐點選擇算多樣,有湯、麵、米粉炒、蚵仔煎等可以選擇,重點是料多實在,價位也算合理。

  • 主要的配料都是很傳統,有紅豆、綠豆與花生等食材,每碗冰也都是只要五十元以內,算是非常道地的傳統冰品。
  • 而Ann和榜哥很喜歡西市米粉湯的湯頭,有點白菜滷的味道,再撒點胡椒來吃真的很不錯,也真的要說這碗大麵糊很適合老人家或小孩來吃,因為入口即化。
  • A5:新竹市消防博物館(步行約6分鐘)、新竹眷村博物館(車程約6分鐘)、新竹市立動物園(車程約9分鐘)。
  • 每天賣上千捲以上的郭家元祖潤餅,是新竹的潤餅老店,不管是平日或是假日都是大排長龍,到了清明更是供不應求,算得上是全台最具人氣的潤餅攤之一。

除了原味燒麻糬外,包餡麻糬也是店內招牌,目前有花生、芝麻、紅豆三種風味;先將滿滿的內餡包覆其中,再將大顆飽滿的麻糬下鍋滾煮,最後沾上滿滿花生粉,就是最暖心的滋味。 若要外帶回家享用的話,店家會貼心地將燒麻糬和花生粉分開包裝,維持食材的最佳風味,因此更有「暖心麻糬」的封號。 曾是鴨子批發集散地的新竹,有許多販售鴨肉麵的店家,但第一個發想出「鴨香飯」的創始店就是「廟口鴨香飯」。 相傳鴨香飯的由來,是一名母親將鴨肉麵裡的鴨肉,放到白飯上讓自己的孩子吃,因被其他客人看到跟著也想要買,之後才有「鴨香飯」的出現。 阿瑛潤餅位於新竹城隍廟附近的巷弄中,豐富的蔬菜配料,滿滿一大捲清脆又爽口。 再加上特別的四川豆鼓辣椒,提升了香味卻不辣口,一捲$35,可說是CP值相當高。

新竹城隍廟潤餅: 溫家炸雞 新竹店

包了蛋絲、豆干、豆芽菜、高麗菜、香菜、花生粉等等經典食材,吃起來很香、口感也很棒! 吃起來豆芽口感很清脆,雖然我不愛吃豆芽,但我想還是要拍完整的給大家參考! 口味很清爽,吃的到高麗菜的自然甜味、香菜迷人的香氣,拌炒的豆干、花生粉等結合在一起,和想像中的潤餅味道並不遠。 一直以來都覺得新竹的好、新竹的美,很多人都看不見,只會在網路上攻擊與謾罵,說真的那些嫌棄的人,用比較的方式去看待這座城市,不了解在地文化特色、沒有深入探訪美味小吃、不關心不維護城市歷史!

「切豬腳」菜名很直接,手法很豪邁,小老闆將豬腳去掉多數骨頭,留下較多肉的部分,骨肉分離,肉質軟嫩不柴,光吃很入味,若是蘸點店家提供的醬料,也是不錯的選擇。 店內所賣的粽子,僅有肉粽與粿粽兩種,肉粽是屬於北部粽作法,肉粽口感香Q有嚼勁,保留米粒的彈性但不黏牙,配上店家特製的微辣醬料,吃起來口感非常緊實。 鴨隻來自新竹頭前溪,鴨肉處理後放入蒸籠以白糖煙燻,火候與時間拿捏成了鴨肉口感好壞的關鍵,而流下的鴨肉汁也成了重要的湯頭來源。 新竹城隍廟潤餅2025 汕頭館出名的即是沙茶醬,大哥黃沛峰說祖傳的沙茶醬,不論歷史或品質都稱得上台灣第一,使用原料主要有花生、蝦仁、芝麻、紅油蔥、八角等配方多達80幾種,早期沒有機器協助翻炒,可累壞四兄弟,但也練就出每個人壯碩的手臂。 已經傳承四代的「鄭家魚丸燕圓」,在光復前新竹的東門市場,來自福州的鄭老伯挑著竹擔沿街叫賣魚丸,直到第二代鄭老闆才落腳城隍廟內,已有80多年歷史。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 百年城隍廟小吃走跳阿誠號 阿忠與郭家潤餅~優質啊

雖然不像是北部的潤餅,大部分都會加上紅燒肉,雖然口味上少了一個肉味,但是用豐盛新鮮,口感又爽脆多高麗菜和豆芽菜取代,份量又超大份,吃完也不覺得油膩,素食者也可以吃,推薦大家下次到新竹城隍廟,可以買來享用。 元祖潤餅-創店八十多年,傳承五代的郭家潤餅,是新竹的潤餅老店,因知名度頗高,故攤前常見大排長龍的盛況。 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用梨山高麗菜、紅蘿蔔、白蘿蔔炒香後,滷製成口味獨特的滷菜,加上蛋酥、菜脯、炒豆干、香菜、花生粉、豆芽等多種配料,再用香Q帶勁的自製餅皮包起捲上,既方便又好吃。 Source / Stunning Asia其實新竹城隍廟附近美食、小吃很多都是肉圓,如果大家在這邊待比較多天的話可以吃看看不同的口味。

假日用餐不少人都會排隊外帶蚵仔煎等品項,而內用的朋友可自行找位子併桌或是請店員安排位子。 既然來到新竹,米粉當然是頭號狩獵目標,位在城隍廟內的「阿誠號」,百年老店的招牌千萬不要錯過! 「阿誠號」的米粉特色是香氣十足,米粉Q又帶有水分,最後再淋上蒜泥醬汁後及滷肉,色香味俱全,誘惑力十足。 而除了米粉外,「阿誠號」的魷魚羹含有白菜、魚酥、冬菜、碎木耳,美味也是一絕。 新竹城隍廟潤餅2025 在新竹肉圓的名氣一點都不輸給貢丸與米粉,可說是北部肉圓的代表,想吃美味肉圓,往城隍廟內的「阿忠肉圓」走就對囉! 「阿忠肉圓」至今傳至第三代,已有60年歷史,手工肉圓皆是每天凌晨三、四點左右開始製作,相當新鮮。

新竹城隍廟潤餅: 推薦行程

回家以後可以自己加熱來享受現場出爐的口感,喜歡軟的就放到電鍋乾蒸或灑水微波,喜歡脆的就灑水後丟到烤箱或用平底鍋乾煎。 我帶回家微波的時候忘記灑水,結果咬起來比槓子頭還硬,阿哈哈。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過往每逢農曆七月中元節,城隍廟繞境出巡時,會將水潤餅用紅線串起綁在神將身上,虔誠的信眾可以分食以求平安,因此又稱「平安餅」。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城隍廟Q&A

台灣各縣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一名網友日前發現一款叫「水潤餅」的點心,上網搜尋後發現是新竹特色美食,詢問網友們「水潤餅是不是很厲害?」貼文曝光後,立刻掀起討論。 口感吃起來就是冰冰涼涼的,有綿密的馬鈴薯泥和新鮮脆口的生菜絲,搭配自選的美味沙拉醬,吃起來偶有微嗆的芥末香氣非常過癮! 加了芥末完全解決了沙拉讓人想到膩口、肥胖的感覺,因為微微的嗆辣感會 refresh 嘴裡的味道,也就是會把嘴裡複雜的香氣清除,又再一次一層層的品嘗到沙拉捲的滋味。 ,對現代人習慣的精緻口味來說也許有些偏淡,不過細細咀嚼也是一番滋味,除了像我一樣替代白飯來吃以外,當作下午茶點也是頗具風情。 如果到新竹想買些具有特色的名特產、伴手禮,或是想嘗嘗新竹獨有滋味的話,這全台獨一無二的水潤餅推薦給你,8/10分。 新竹傳承超過一甲子歷史的「淵明餅舖」,必買的名產就是水蒸蛋糕,基本上是現賣現切,要買水蒸蛋糕就到櫃檯點餐,是秤重計價,大盒460元,中盒230元,小盒115元。

新竹城隍廟潤餅: 日本環球新設施 沉浸式哆啦A夢冒險

新竹肉圓與南部肉圓口感有很多不同,像是手工外皮彈Q,而南部肉圓的外皮則較軟。 至於醬汁方面,新竹肉圓的甜辣醬汁未勾芡,甜度也略降,滋味很不一樣,最後別忘了搭配一碗貢丸湯,這樣吃才是王道。 拜拜求好運保平安,成為香客口耳相傳的廟口美食還有老字號潤餅。 入味的滷菜加上蛋酥、菜脯、香菜、豆干,最後擠上甜辣醬,配上的是老闆獨門餅皮,料多澎湃有多好吃,咬一口就知道。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城隍廟林家肉圓

新竹都城隍廟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 苗楊冬瓜仙草絲,曾獲選為風城美食節非吃不可的美食小吃之一。 苗楊冬瓜仙草絲使用的仙草是製作時間將近20小時,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濾渣、急速冷凍的製作過程,口感扎實新鮮。 新復珍商行賣有各式各樣的傳統糕餅,其中她的招牌名餅「竹塹餅」至今已流傳百年,已成為新竹特色名產。 每天賣上千捲以上的郭家元祖潤餅,是新竹的潤餅老店,不管是平日或是假日都是大排長龍,到了清明更是供不應求,算得上是全台最具人氣的潤餅攤之一。

新竹城隍廟潤餅: 城隍廟美食9:西大發城隍包

炸粿是從翁伯伯的祖父就開始經營,因這裡屬北門,鄰近官道,又聚集了商人、外國名流等,調理炸粿的口味格外講究,現在翁伯伯已將手藝傳給兒子、媳婦,以延續美味。 新竹城隍廟潤餅 愛喝湯的我點了他們的燕餃湯,燕餃放蠻多顆的,很有飽足感,湯頭是清爽自然的鮮甜口味,偏清淡了些。 除了潤餅與法式沙拉捲在市場有賣以外,其他的燕餃湯與日式海鮮粥、海鮮麵等都是只有桂花壹柒貳獨家販售喔! 所以如果想要試試不同口味或是想要乾淨舒服的用餐空間,都可以來壹柒貳用餐。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必吃排隊美食 郭家潤餅 城隍廟美食

王記蚵仔煎,蚵仔煎邊緣會煎得"恰恰"的口感很棒,其蚵仔也十分肥美新鮮,而且數量還不少,再搭配店家特製醬料,一吃就著迷。 另外他們家的限量很Q彈珍珠,晚到就絕對買不到,Ann連去兩天城隍廟都去買卉羚綠豆沙牛乳專賣店的綠豆沙,想加珍珠都賣完。 老字號的菜根香鍋貼,算是榜哥以前很愛吃的鍋貼,榜哥喜歡他們家煎的恰恰恰的鍋貼外皮,但說真的外皮還真的有點厚,內餡鹹淡適中,如果覺得味道不夠可在自行加醬,增添鍋貼的風味。 『林家冰店』的冰品不像一般外面的冰店如此花俏,走的路線是古早味且食材都是用心製作,除了賣冰品之外還有賣熱甜湯,重點是價格都不高。 近百年歷史的老店傳承到第四代,名氣也可算是新竹肉圓的代表,『林家肉圓』位在城隍廟入口處旁邊,有內用或是外帶可以選擇。 少說平均兩個禮拜就會吃到一次,已經成為周末午餐不可或缺的美食了,頭家用料沒在手軟,紅蘿蔔、肉塊、香菇一樣都沒少,當中還有一個靈魂角色-荸薺,清脆爽口,減少不少油膩的感覺。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城隍廟美食推薦-中式

除了熔岩巧克力包、黑糖包等爆漿包子系列,其中最熱門的這款「珍珠奶茶包」,珍珠奶茶可說是台灣之光,沒想到竟然能包進包子當成內餡。 以老麵加入伯爵紅茶細末揉製而成的麵糰,再裹入特製的珍珠奶茶內餡。 一口咬下不僅能嘗到濃濃奶香,還有著伯爵紅茶淡淡的茶韻香氣,最令人驚喜的是黑糖珍珠彈牙的口感,超有嚼勁的珍珠、濃醇的鮮奶茶香,這個珍珠奶茶包子真的很可以。 新竹城隍廟潤餅2025 每回來到新竹城隍廟時,都會發現「西大發城隍包」總是大排長龍,店內以老麵製作包子皮,讓包子更有彈性與嚼勁,並能吃出麵香甜味。 魚丸燕圓都是選用遠洋深海魚類魚漿製作,當天製作當天完售,燕圓是粉紅色的丸子,以紅麴加上蔬菜手工捏成,骨肉湯底選用黑毛豬豬骨熬製,每過2小時更換骨頭續熬,常保新鮮,喝來自然清甜;骨肉湯的肉片也是來自黑毛豬,部位為肝連、嘴邊肉、大骨肉,口感軟嫩。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城隍廟美食!勾勾羹、潤餅、八寶湯

超多內餡有高麗菜、白蘿蔔與紅蘿蔔,還搭配蛋酥、香菜與豆芽菜等,更加添加獨門錄製的滷菜,多層次的口感滋味,絕對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滷味顏色上的剛剛好呈現最美金黃色,食材都有滷的入味三分,醬汁不會太鹹過太辣但有點偏甜,些許吃不太習慣這樣微甜的味道。 在路旁還看到一攤『香香滷味』看起來就很美味,透明的櫥窗可以看的每一層的滷味,直接跟老闆點要購買什麼即可,會處理好適當大小裝進袋子中再淋上醬汁,在炎熱天氣下吃這樣涼涼的滷味在適合不過。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平價美食/新竹城隍廟周圍30間平價小吃美食,開心吃飽又喝足,你吃過哪幾家?

原本只是一個移動式小攤販,想吃還要碰運氣;後來有了固定店面,人潮自然絡繹不絕。 新竹城隍廟潤餅2025 每天堅持新鮮現包,用純糯米揉製而成,白白胖胖的大麻糬在純糖水的熱鍋裡翻滾,Q軟不黏牙的好滋味,吸引許多饕客前來嘗鮮。 1、客運:於新竹火車站對面的新竹客運總站搭乘5、10、11、11甲、20、21、23、28路線公車,至城隍廟站下車。 建議嗜辣者一定要加辣,那四川乾辣椒加上豆鼓的香氣,不僅有辣,還有迷人的香,這應該就是阿瑛潤餅與眾不同之處。 潤餅會用到的備料,在攤頭上一字排開來,有豆乾絲、蘿蔔丁、蛋酥、素肉鬆、花生粉,一旁有甜辣醬及海苔粉。

阿瑛潤餅 豐富配料清脆爽口 城隍廟旁高CP值的散步美食 – ifunny 艾方妮的遊樂場 0則留言

真的可以說是一手握不住的超大潤捲餅,薄薄得春捲皮快撐爆來,吃春捲最怕皮爛掉,趕快拍完照就仍不住咬一口,每一口都吃得到高麗菜的爽脆多汁,偶爾還能咬到炸蛋酥的酥脆感,以及細緻的素鬆,口感非常豐富。

不管是平日或假日,總有長長的人龍在排隊,說是新竹城隍廟最具人氣的店家也不為過。 大多已相傳三、四代的吃攤,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小吃,除有米粉、貢丸、肉圓三大新竹傳統小吃外,魯肉飯、潤餅、魷魚羹、蚵仔煎、蚵嗲等亦別具滋味。 新竹城隍廟附近美食 、小吃眾多,來此參拜的信眾們經常在附近用餐,也成就了許多店家的生計,多樣美食也讓許多觀光客、節目趨之若鶩。 繼承傳統數十年的淵明餅舖水蒸蛋糕,有著傳統蛋糕的外表,但與市售蛋糕比起來口感更為濕潤紮實,在古早味蛋糕中獨樹一格。 城隍廟口接近東門街的「郭潤餅」不管什麼時候總是人聲鼎沸,祖傳四代歷經80多年的歷史,讓排隊人龍絡繹不絕,不僅觀光客慕名而來,連在地人也是常客,常見阿公帶孫子來上一捲,讓這種「習慣」的口味不斷流傳下去。

反之,是要買來當午餐的,我就推薦買傳統潤餅,味道比較重鹹,比較適合中午吃。 每當到了周末,新竹中央市場總是擠滿了媽媽們來場一個禮拜的糧食大採購,三不五時到了假日我也會開著車陪我媽一起來市場買菜,中央市場就位於新竹郵政總局附近,旁邊還有香火鼎盛的文昌廟跟新竹城隍廟,人來人往的滿滿人潮,將歷史悠久的中央市場給擠爆了。 阿姨說因為花生新鮮,所以吃起來夠香,花生粒香氣很濃郁,因為現吃,麥芽糖還是軟軟的,不太會黏牙,吼,加了香菜好好吃,身為香菜愛好者,這我的菜,有花生捲冰淇淋的fu,但是更有口感。

苗楊冬瓜仙草絲在城隍廟周圍有兩間可以做選擇,口感味道其實都差不多,飲品選擇算多樣,我們比較常買的是仙草奶凍(另可照店家提供的號碼選配料)或是冬瓜仙草絲,飲品無法調整甜度,但整體來說飲品都不會太甜。 傳承幾十年的古早味「水潤餅」,目前全台灣僅存的店面不多,隱身新竹北區巷弄中的「德龍商店」,努力傳承著這幾近失傳的美食,在這日新月異的世代,還有機會可以吃到傳承超過一甲子的水潤餅,其實覺得還滿幸福的。 店內除了水潤餅,還有販售小西點、牛舌餅、紅龜粿、米香等古早味點心。 在城隍廟口吃飽喝足之後,離開前別忘了帶上淵明餅舖的水蒸蛋糕作為伴手禮,堅持傳統古法製作方式,現切現賣絕不擺隔夜,採少見的秤重方式計價,共有肉燥、紅豆、芋頭三個口味,分為小盒單口味、中盒雙口味以及大盒三種口味綜合三個尺寸。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動物園

水潤餅的口感真的就是水嫩水嫩的,成份只有糖、鹽、肉桂粉、麵粉、水,食材很簡單,外表跟口感看起來差異很大,有傳統大餅乾烙的形狀,第一次吃的時候還心想這會好吃嗎? 聽說郭家潤餅假日人多的時候,會直接包好放著而非現點現作、影響口感,我是平日到訪,所以沒遇到這樣的情形,怕餅皮潤去的再注意一下。 郭家元祖潤餅位在城煌廟前廣場的三角區,平日下午到訪,客人不會太多,我們到達時不用排隊、現點現做。

潤餅皮薄餡多,高麗菜及豆芽炒的酥脆,配上些許蛋酥及花生粉,口感豐富有層次,又有飽足感,是新竹城隍廟前著名的美食小吃攤。 外地人乍聽「水潤餅」的名字時,會以為是潤餅的一種,其實水潤餅和潤餅完全是兩回事。 它是許多新竹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零嘴」,早期新竹還有多家製作水潤餅的店,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利潤降低,這簡單樸實的老味道也漸漸凋零,如今新竹只剩下「德龍商行」仍持續販售。

新竹城隍廟潤餅: 新竹美食

主要的配料都是很傳統,有紅豆、綠豆與花生等食材,每碗冰也都是只要五十元以內,算是非常道地的傳統冰品。 走進廟口夜市攤販這一區,除了裡面滿滿的觀光客與用餐人潮,還因為烹煮食物有著陣陣熱氣飄散出來,感覺有些悶熱讓人一直流汗。 芋頭控絕對不能錯過的林家芋泥球也是城隍廟口的必吃美食,採近似於生乳捲的製作方式,外皮及內餡都是使用芋泥做成,號稱「雙層芋泥球」,外層炸得金黃酥脆,內餡綿密細緻,芋頭香氣夾帶一點蜂蜜香,很適合當作吃完鹹食後的小點心。

新竹城隍廟潤餅: Nash 吃 城隍廟 郭家潤餅

曾經遍佈林立的「古早味蛋糕」,香氣撲鼻的古早滋味征服大家的味蕾,這家春上布丁蛋糕已在新竹竹北屹立十多年,把國宴中最後一道點心的感動持續傳承至今。 冬瓜茶一杯30元,純冬瓜熬煮,喝起來不會過甜,蔬果姊妹一整個就很愛喝;菊花茶一杯50元,花香味很重,喝起來也算順口,榜哥每次來城隍廟就會買上一杯來解渴。 新竹城隍廟潤餅2025 吉香滿潤餅一份同樣也是35元,有原味、麻辣、芥末可以選擇,但潤餅的口感偏濕潤一些,份量若要跟阿瑛相比就小了一些,這三家潤餅相比之下,我還是最喜歡阿瑛潤餅。 來城隍廟就一定要買潤餅來吃,周圍有三間潤餅可以買,有郭家元祖潤餅、阿瑛潤餅以及這家位在中山路與北門街路口處的吉香滿潤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