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殿玄天上帝廟7大分析

正殿上方高懸大明寧靖王朱術桂在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9年)所御書之「威靈赫奕」匾,是全臺唯一明代傳世匾額,亦是歷史最悠久的古匾,日治時期結束時一度差點遭日本人帶走。 日治時期,因為明治四十年(1907年)拓寬竹子街(今民權路)成9公尺道路,拆毀了北極殿前殿,遂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暫為修繕。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5 而後北極殿在大正九年(1920年)重修,次年(1921年)正殿落成,大正十二年(1923年)修後殿,昭和二年(1927年)完工。

  • 被朱元璋扯破的蜘蛛網,在他進入藏身後,竟又自行癒合如舊,得以騙過追兵耳目,平安脫險。
  • 據當時乃是台南城諸羅縣打貓南堡雙溪口,後來日據時代,即改台南州嘉義郡溪口庄,光復後改為嘉義縣溪口鄉。
  • 廟內主祀海神洪聖,並配祀何仙姑、觀音、女媧、包公、北帝、地藏、準提菩薩及黃大仙。
  • 日大正12年(1923年)簽有《共業地武承恩契約書》。
  • 後決議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改為每三年一科(農曆初四和初五),舉行遶境儀式,巡視各境和眾人丁平安,此傳統維持至今日。
  • 眾信徒趨往虔拜,由古至今,敬意只增不減。
  • 此外,還供奉北帝神主牌、關聖帝君、廣成祖師、斗姆元君、觀音、華陀、玄門護法神、六十太歲及福德神等神明。

1661年(永曆15年),鄭成功的部屬劉國軒將軍、洪旭副將等在下營地區發起奉祀玄天上帝、開天炎帝。 原本僅為一茅草建築,位置約在今廟址西南1里處,俗稱廟地區。 1685年(康熙24年),臺廈巡狩周昌與遷建於現址。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府城鷲嶺北極殿主祀神明玄天上帝介紹

廟中有四對潘麗水壁畫,三對在正殿及拜殿,一對在後殿。 那是因為玄天上帝為統理北方的道教神祇,而北方屬水,又屬黑色,因此奉祀玄天上帝的廟就稱作北極殿了;也因為這樣,鷲嶺北極殿的一大特色便是不同於一般採以橘紅色調為主的廟宇,而是以黑色(玄色)為大宗,舉凡大柱、大門、護定、雲遮等均是黑色。 至於本殿右廂奉祀之地藏王菩薩,係大正2年(1913)麻豆街分為頂下街,競相迎暗藝,是時菩薩大發威,顯示欲居本角,普渡眾生,經住民虔誠在本殿增設普濟寺奉祀菩薩。 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位於臺南,又稱臺南北極殿,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 過去稱為「上帝廟」、「台南上帝公廟」、「真武廟」、「元帝廟」,於1979年公告為原二級古蹟,現升格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 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位於臺南,是臺南最歷史悠久的玄天上帝廟之一,作為明代最重要的信仰之一,鄭成功來臺時在全臺各地都設立了玄天上帝廟,而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便是從此建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許多具意義的歷史文物。

民國39年(1950年)改為董事會制,名「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委員會」,土地約百餘甲。 民國69年(1980年)起每姓推選代表出任管理委員會之委員,土地80餘甲,並更名為「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管理委員會」至今。 本廟自建已逾三百年,住民達三仟七百餘戶,前面高樓矗立,廟貌相對矮小,信徒激增,膜拜者日眾深感廟殿狹隘,協議改建為現代化三層樓殿以謝神佑。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文物

除了因為道教,玄天上帝的發展從最初的龜蛇合體,成為人形化之外,玄天上帝的傳說也受佛教影響有其 轉世的故事。 玄天上帝本來是先天一炁所化,託胎淨樂國皇后善勝的身體中,降生變成人間的王子,即淨樂王太子,長大後因為閱讀經書有所體悟,經神仙現身感 召,辭親到武當山修煉,歷經種種考驗,最後修煉功成飛升至天上,奉玉皇大帝的命令鎮守北方,披髮赤足,以黑色旗幟為號。 後重返人間,降伏世間的妖魔,發生 許多靈應故事,包括顯靈於宋仁宗前,幫助文彥博討平貝州的叛亂等等情節,相關內容皆收錄於《玄天上帝啟聖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等文獻中。 玄天上帝的奉祀,由來已久,推其奉祀本源,可能起自於古人對於北極星的崇拜心理,由此以星擬人,託於神名,而附以玄武之神,遂有「北極大帝」的尊稱,到明太祖時,始敕封為「玄天上帝」。

  • 1661年(永曆15年),鄭成功的部屬劉國軒將軍、洪旭副將等在下營地區發起奉祀玄天上帝、開天炎帝。
  • 玄天上帝和中國自古以來的星神信仰、宇宙觀有關。
  • 長洲的太平清醮,原為酬謝保境安民的玄天上帝神恩,習俗相沿歷史悠久。
  • 目前亦 成立有全國性社團「中華道教玄天上帝弘道協會」,以推展道教信仰為宗旨。
  • 三十六天將 玄帝圓道,昇騰九清後,玉皇上帝敕令其鎮守北方,統攝斗、牛、女、虛、危、室、壁北方七星,玄天咒誦曰:頂戴森羅七座星,來鎮北方為上帝,兼管諸天掛甲兵,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勾陳,坐管千里虛空內,立照十方世界中。
  • 玄天上帝在明鄭時期的台灣的廟宇數遠多於媽祖、關公、吳真人等,其時為臺灣最主要的信仰。
  • 將軍澳坑口坑口天后廟,主殿為天后,偏殿則有北方鎮武玄天上帝神主牌,位於香港新界東將軍澳坑口田下灣村與佛頭洲村之間,面向坑口花園。

玄天上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也作「北極玄天上帝」。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此外,尚有「玄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真武神」、「元 武神」、「開天仙帝」、「黑帝」等稱呼,簡稱「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 三清宮大羅寶殿,坐落新加坡的東部勿洛北四道,道教三清宮大羅寶殿的第二級神龕上供奉著由中國武當山分靈而來的玄天上帝。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臺南北極殿)廟宇特色

「洪朝」就是祈求神靈保佑,使居民和家畜皆得平安。 今日的村民已不再受洪水猛獸威脅,亦不飼養牲畜,但他們沒有忘本,仍按習俗每年祈拜,希望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香港地處廣東省南部,西背珠江口、南望南中國海,擁有約一千一百八十公里海岸線。 人們靠水吃水,對海神、河神特別崇敬,因此形成了豐富的香港「水神」信仰系統。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中國大陸北帝信仰與各地真武廟

柔佛古廟象徵五個不同籍貫的人相互合作的精神,這五幫就是「廣東幫」,「福建幫」,「客家幫」,「潮汕幫」和「海南幫」。 主要供奉五位神明,玄天上帝(大老爺)(最早進入古廟供奉的神,由潮州幫負責)洪仙大帝(洪仙公)(左邊,由福建幫負責)感天大帝(右邊,由客家幫負責)華光大帝(主神兩邊,由廣東幫負責)趙大元帥(主神兩邊,由海南幫負責)。 由受天宮分香之宮、觀、壇、宇計1萬8千餘座,是台灣玄天上帝的進香中心。 1994年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2013年4月17號確定評級。 長洲玉虛宮,位於長洲北社街,一天,當地漁民打魚時網起了一座神像,遂引起全島漁民起鬨圍觀,當中有人認出是北帝的神像,相信是神明從天而降來保佑島民平安,於是集資建造一座廟宇供奉,在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成。 廟內有琳瑯滿目的古物珍品供人觀賞,包括一柄早年由漁民網得奉於廟內的宋朝大鐵劍及魚骨、一座製於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的行輿、一個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製的石鼎及兩條石雕龍柱。

那為什麼玄天上帝會化名武承恩,而且成為當地的最大地主呢?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5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據說是日治時期有許多當地的農民害怕無法繳納土地稅,所以將土地產權登記在「武承恩」的名下,這位「武承恩」就是下營北極殿的玄天上帝,也因此形成下營北極殿的廟產富甲一方的情形,當地亦有「第一富翁上帝公」的俗諺流傳。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5 台灣首座上帝廟,由大陸湖北省武當山紫霄殿,分香來台,在此擇地建廟為武當山上帝廟,至今有肆佰玖拾柒年歷史。 台灣的上帝公,在台灣的傳說中,玄天上帝是一個屠夫,屠夫忽得神明指點,決定放下屠刀,潛心向道,為表示修道決心,他開腸剖肚丟入河中(一說是屠宰所得的豬腸、豬肚),因而得道。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台南旅遊網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穿金路771號,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開始修建,明崇禎十年(1637年)被移至雞足山,後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鑄。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5 仿照湖 北武 當山天柱峯的太和宮及金殿樣式建造,供奉北極真武大帝,北帝殿內有一尊北極祖師玄天上帝神像。 傳說朱元璋與陳友諒交兵落敗遁入武當山,藏身真武廟內躲避追兵。 被朱元璋扯破的蜘蛛網,在他進入藏身後,竟又自行癒合如舊,得以騙過追兵耳目,平安脫險。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北極殿

據傳,越南有人以為真武帝君是秦始皇時的將軍黎翁仲,民間稱為”黑天尊”,有驅邪的功能。 河內真武觀的觀主原是清化地方出身的道士,世襲。 越南各王朝,在越南北方,即從中月邊境至紅河流域一帶,建有許多真武觀,大多建在從中國進入越南北方的路上,而且,其真武像大多面朝北方。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嘉竹崎年度盛事 真武廟帝爺公遶境 今晨5點發炮起駕

廟內目前擁有全台南市最古老的匾額,是在1669年由明寧靖王朱術桂敬獻的「威顯赫奕」牌匾。 廟內的古鐘是清道光17年(1837年),由府城殷商吳尚新(吳園的創辦者)遠赴大陸姑蘇訂製送給廟宇的,只可惜已經破損,不然就可以聽到如《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樣的鐘聲,歷史悠久的北極殿內處處都是寶貝。 正殿上方高懸大明寧靖王朱術桂在西元1669年所御書之「威靈赫奕」匾,是全臺唯一明代傳世匾額,亦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匾之一。 威;神威者、神武威靈之意、意指玄天上帝、神通廣大、靈感廣應、赫、乃顯耀、《詩經.正義》曰:以赫是明貌,故為顯也、為頌玄帝神恩廣覆、奕乃大者亦能做世代之意、北周. 王妙暉 《造釋迦像記》 曰:使如來福業不墜於今奕、世世代代、永續長久、威靈赫奕、讚頌玄天上帝、神通廣大、永世流傳。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台南市中秋節路邊停車不收費!嚴查非法收費及違規停車

1747年(乾隆12年)巡臺御史范威其發起增建前殿,將後殿添高3尺,形成前後殿,並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殿前開挖泮月池供人飲水,稱為「埔堀仔」。 1818年(嘉慶20年)後殿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富紳沈百萬提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1891年(光緒17年)重新興建,復添高3尺。

新吉莊北極殿,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東方比鄰河堤公園,前方為裕誠路商圈,西方鄰近高雄巨蛋、漢神巨蛋商圈。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5 供奉來自左營區廍後的玄天上帝,為興隆內外里十三公廟之一。 廍後北極殿,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創建於清康熙58年以前,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為鳳邑舊城十三角落之一,香火鼎盛。 集集武昌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八張街181號,主祀玄天上帝,是當地鎮民的信仰中心,曾多次改建。 舊址在1999年擴建不久後,於921大地震中倒塌,現保留作為觀光用途的震災遺址。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玄武一詞,原指二十八星宿中北斗七星,即斗、牛、女、虛、危、室、壁七星的合 稱,又因為這七顆星排列形狀如龜,玄武古代的形象亦作龜,或龜蛇合體。 玄武也和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獸或四靈,四種動物分別對應東、西、南、北四個方 位,以龜蛇為代表的玄武除了象徵北方,也和水族有關,以黑色為象徵,是以有黑帝之稱,也兼海神或水神。 此外,玄武也和天蓬、天猶及翔聖並稱為四聖,是綜理 北方的神祇。 在宋代以前,作為玄天上帝前身的玄武,是龜蛇合體的星君。 玄天上帝在中國武當山紫霄宮中有一幅對聯下句:道稱北極尊.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認識臺南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 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歷史文物 (二)

而後北極殿將舊有建築拆除改建回福德祠,工程於2013年年底完工,2014年1月7日進行入火安座。 下營當地有一句俗諺說「大上帝雲遊四海溜溜去、二上帝開路先鋒地理師、三上帝降妖伏魔流氓王、四上帝才高八斗狀元師、五上帝精通藥理是郎中、六上帝七上帝守角頭。」由此可見北極殿內的每尊上帝爺公都有其專長。 下營北極殿由當地的六大姓共同管理,分別是姜林、陳、曾、沈、洪及什姓,多年來已有一套「六姓共治」的經營模式,由於過於複雜,在此先不做敘述,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黃依言所著之《下營庄六姓共治場域研究》。 南保於明鄭時代業已墾拓,聚落漸成,清制屬安平縣歸仁南里,後改隸關帝廟支廳歸仁區之歸仁南保里,再改屬新豐郡歸仁庄歸仁南里,光復後始稱南保村。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然而村中耆老大多稱該地為「松仔腳」,傳聞松仔腳原即營盤崙,係當年鄭成功部將-甘輝、分兵駐守地,現多闢為良田。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北極殿普濟寺

清道光元年(1821年)發生「發爐」的神蹟,在乩童的指示下建廟於今廟址,清道光10年(1831年)並雕塑玄天大上帝、二帝、三帝、四帝、開天炎帝、中壇元帥等神像,並根據玄天上帝的指示命名為「玄天上帝廟」,俗稱「楠西北極殿」。 關於楠西玄天上帝廟創建,相傳是清乾隆16年(1751年)時,林氏先民自福建攜帶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香火至內茄跋(今楠西),並在今廟址的前方蓋了一間草寮做為供奉之所,後來林氏家族搬遷,玄天上帝改由鄉人江牽供奉。 一樓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為主神,駕前護法為康元帥及趙元帥,另祀觀音佛祖、中壇元帥、開天炎帝、巡撫昭明王。 1988年6月28日,委員會委員組團由主任委員盧聖仁率領委員二十一名,過海前往中國大陸武當山,登紫霄殿、金頂殿探聖,新雕大上帝神像一尊前往領香返鄉。 受天宮緣起於1657年,自福建渡海來台定居之李、陳、謝、劉等人氏,定居在松柏坑,於受天宮現今廟址前登廟步道山谷底墾荒伐木製板、搭寮居住,並奉祀從故鄉帶來之玄天上帝香火。 後該等人氏遷徙他處,遺留玄天上帝香火在該寮中,居民夜間常見光芒,前往卻無人火,儘見寮中祀有北極玄天上帝香火。

根據《臺灣縣志》(1720年)的記載,標為「偽時建」的道教廟宇有26所,其中有7所供奉玄天上帝,佔四分之一以上。 這七座廟宇分別是東安坊大上帝廟、鎮北坊小上帝廟、永康里洲仔網寮上帝廟(已不存)、武定里上帝廟、廣儲東里上帝廟、仁和里下灣上帝廟、崇德里上帝廟。 當年二帝是由國姓爺親自供奉的神尊,西元1685年以後,清朝的蔣毓英稱另一尊為大帝,這尊才開始稱為二帝。 而台南人都知道的是「府城三帝不出門」,所以二帝這次出巡也是非常難得的盛事。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歷史

但因為有寧靖王匾的落款年份,所以可知在永曆廿三年(1669年)以前北極殿已經存在。 西拉雅南化遊客中心|台南烏山腳下的小景點,遊台三線一個很棒的休憩地點,可散歩、放鬆的草地歩道,還有造型藝術性的裝置公仔,蠻適合路過的旅人停下了休息片刻的中據點。 歷經多次整建,仍保持古廟風貌,寺廟建築雕刻配色典雅華麗,加入符合現代審美觀點的藝術元素,在保留傳統建築的華麗與靜謐。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5 這口鐘的身世不凡,首先它是由清代府城著名商人吳尚新捐獻,並且送到大陸的蘇州打造。 在古鐘上方站有神獸「蒲牢」,是龍的九個孩子之一,個性喜好鳴叫,因此被雕刻於鐘的上方。 又因為傳說蒲牢害怕鯨魚,所以會以一個雕刻成鯨魚外型的木樁來敲鐘,讓鐘聲更為宏亮,傳得更遠。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廟宇活動

後人認為明朝宮廷崇奉玄天上帝與武當道士涉入明朝政事頗深有密切關係。 此外,明朝流行的小說,余象斗所 著《北方眞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的故事,更在官方的提倡外為玄天上帝的傳播加以薪火。 值得一提的是玄天上帝的職能在臺灣的轉變,明朝時期,玄天上帝在 臺灣是水神,但到了近代則成為屠戶的保護神,一說此轉變與清朝貶低玄天上帝的政策有關,也有可能與民間流行的傳說有關,且發生於日治時期。 可以確定自日治 時期後,玄天上帝的傳說已變成本是泉州張姓屠戶,事母至孝,因為母親喜食豬肉,張屠戶盡心供養多事殺豬,但在其母死後,卻感悟自己殺業太重,自殺懺悔,腸 化為蛇、胃化為龜,自己化為玄天上帝。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BonCity-棒城市:台灣好吃好玩好生活

清康熙廿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歲次乙丑年十一月,台廈巡狩周昌與先人遷建於現址,神威顯赫,香火鼎盛,至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歲次丁卯年八月, 巡台御史范咸,其蒞廟進香,隨即發起增建前殿,原後殿添高三尺,形成前後殿,並恭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 嘉慶二十年(西元一八一五年)歲次乙亥年二月,又因年久失修後殿坍塌,時富紳沈懷(沈百萬)倡起重修再增高二尺五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一丈八尺,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歲次辛卯年八月,重新興建復添高三尺,前面開掘一泓半月池,與廟宇相互映照,氣勢恢宏。 時住民三百餘戶,至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歲次己未年八月,六姓董事會鑒於廟低窪所裝花鳥人物亦告損壞,乃又議重修更加添高三尺六寸,時住民增至一千多戶。 民國四十年(西元一九五一年)歲次辛卯年正月,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為增廟貌觀瞻,特籌鉅資重修屋頂,富麗堂皇,名聞遐邇。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真武山受玄宮

民國六十九年(西元一九八○年)歲次庚申年一月一日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改組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 灣仔北帝廟(又稱灣仔玉虛宮),位於灣仔隆安街2號,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由當時的灣仔坊眾集資建成,同時供奉關公、太歲、觀音、呂祖、龍母、包公、三寶佛、華陀、財神等中國諸神。 玉虛宮是灣仔早期發展的重要歷史地標,主體建築歷史悠久,早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已開始興建,有超過150年歷史,是文物價值甚高的廟宇,也是本地規模最大的北帝廟。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清朝時期

北極殿原址是荷蘭時代的中國醫館,西元1661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登陸不久,即佔領此處充做救護站,待荷蘭人退出台灣後,鄭成功將之改建成寺廟,奉祀明朝守護神玄天上帝,稱為大上帝廟,是台灣明鄭時代最重要的信仰,也是明鄭時期的官廟之一。 日治時期,為拓寬道路,拆除了廟埕及前殿部分屋宇﹔光復後,民國53年時, 因為同樣的原因,前殿又被拆除了大半,便成為今日緊臨街道、建有騎樓的面貌。 北極殿的廟貌建築具店屋廟宇的特徵,但因經多次改建,已無古意。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台南武當山上帝廟|北極玄天上帝祖廟!

於民國七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三年)歲次癸亥年六月十六日(農曆五月六日)吉時開工. 松柏嶺的舊地名為松柏坑,於八卦山脈南端,海拔約440公尺,由受天宮分香之宮、觀、壇、宇計1萬8千餘座,是台灣玄天上帝信仰的進香中心。 民國初年,藏密寧瑪巴的大成就者諾那呼圖克圖來到漢地,武當真武大帝曾來拜見諾那呼圖克圖,表示願意護持諾那呼圖克圖的弘法事業,因而成了諾那呼圖克圖的不共護法。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歷史沿革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