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恰好為燈節邁入第十年,因此除了去年因疫情停辦而未亮相的作品重新現地展出外,還擴大辦理、加入更多新作,作品件數共有83件,為歷年最多。 此外,本屆也規劃了五大燈區,除了原有水域的「藝術燈區」、「徵件燈區」以及巷弄燈區的「漫月美行動特展」,還首度策畫「新創燈區」,並於鹽水車站新增一處「車站燈區」,將鹽水車站以及新闢之公18-4與下游公2等水域納入展區範圍,藉由各大燈區與周邊活動的串連,使本屆燈節展區範圍亦為歷年最大。 最後本次燈節的到訪人次約有110萬,創下突破百萬的新紀錄,可以說是作品最多、展區最廣、規模最大的一屆。 月津港親水公園位於臺南市鹽水區,其前身即為清代「月津港」的所在之地。 此處原先是一座位在倒風內海的港口,因河道狀如新月而得名,在清初為台灣極盛一時的重要港口,也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說法,然而泥沙不斷的淤積,導致港口的航運功能逐漸喪失,成為易淹水與髒臭的水塘。 月津港親2025 近年來經過整治與改造,加上其後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月津港水路已轉型成一座帶狀的親水公園,不僅營造友善的生態環境,亦提供附近居民與遊客一處水岸遊憩廊帶。
- 從來自太陽的魔幻時刻到專屬月津港月光的「魔幻時光」,打造月光的魔幻劇場,結合科技媒材,呈現一系列散發魔幻震懾魅力的光影/聲光藝術作品,探索時光的迷人魔力。
- 更在燈節開始前首次於國道一號新營服務區設置三件典藏作品──《飄盪種籽》、《太空人計畫》和《飛行的意義》,除了為燈節暖身,也期望能成為遊客觀賞燈節的前哨站。
- 未來的疫情仍是難以預測,但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個當下。
- 黃偉國指,相信不少人悼念江澤民,是出於對江澤民時期的緬懷,因當時香港仍然有兩制,有相當的言論自由,容許批評政府或示威,與現時習近平「戰狼」式的執政有所對比;亦因為江、習兩派的分歧,港府在江澤民逝世一事上,是處於一個左右為難的局面。
- 以既有月津港燈節場地為核心,往下游方向開闢整建公2、3、4、16、19等5座公園,並於周邊開闢聯外道路,除建構更完整的水岸生態遊憩環境 ,也一併提升周邊交通路網的便利性。
「鹽水」是台南一處充滿濃厚歷史人文與民間習俗文化的地方,境內有聞名世界「南蜂炮、北天燈」的鹽水蜂炮、木棉花小徑與文學步道的台灣詩路,以及近年來頗受關注的月津港燈節等極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和景點。 月津港親2025 月之美術館以生態博物館概念,保存鹽水小鎮內相關文史、生態資源。 透過藝術家進駐策畫,設置常設藝術作品、活化老屋打造共同藝術工作空間、舉辦常態性展演及季節性的活動、深耕文史,讓整個鹽水小鎮成為一個美麗的自然生態文史博物館。 2020才開幕的嘉義棒棒積木飯店,是南臺灣首座以積木為主題的渡假飯店,充滿童趣及兼具人文生態特色的渡假飯店,座落於嘉義縣太保市,步行故宮南院只需2分鐘,飯店提供家庭住宿與餐飲服務,備有兒童發光積木遊戲室、兒童專屬賽車跑道、棒棒鯨奇樂園..等等。
月津港親: 附近旅遊景點
水秀橋:原為公18-2水域末端的路堤,於2017年改善完成,橋梁的一端為圓拱型通水涵洞搭配造型牆面,並於其上題有「月津風華」的字樣。 月津港親2025 興隆橋:距今已有一百八十餘年的歷史,對岸即為著名的「橋南老街」,原為一座木橋,因損壞才改建為現狀,橋下可見原橋的糯米橋墩。
信義路花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月津繽紛花海」於鹽水區信義路兩側栽種各式花卉,點綴各色繽紛草花,為春節賞花、闔家出遊最佳去處。 橋南水仙展由臺南市月津水仙花協會舉辦,每年以不同的主題,於橋南老街規劃「水仙花雕刻藝術創作展」,推廣在地傳統技藝水仙花雕刻藝術,希望提供遊客高品質的深度旅遊。 永成戲院藝文展永成戲院於新春其間特別規劃一系列精彩活動,初一到初五下午安排各式藝文團體的表演;初一到初五晚上則播出台灣原創動畫電影,是遊客休憩與欣賞藝文演出的好地方。 八角樓創作花燈成果展南榮科大配合月津港燈節活動,每年以創新、創意精神用不同的媒材共同創作不同元素的花燈及燈籠,成為了鹽水的地方燈會,並璀璨妝點鹽水最知名地標「八角樓」。 【月津港藝術燈節】月津港燈節,自2012年起於每年元宵節期間舉行之燈會活動,主要特色即是讓光之美與鹽水原貌風情互襯,營造與地景深深結合的藝術氣氛。 月津港親2025 「月津港燈節」以藝術水岸燈節,營造獨樹一格特色,參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榮獲展場設計組紅點獎,是全國眾多燈會中,首度獲此殊榮的燈節品牌,堪稱臺灣文化節慶國際化典範。
月津港親: 水域作品
以鹽水地景歷史、過去未來的寶盒為構思,規劃多座主燈分佈於各區,水月橋對岸則以月光好吉、月光寶盒及月池蛙鼓等作品結合為一主燈區。 而為了展現學生的創意,自本屆起公18-2水域成為大專院校徵件燈區。 月津港水域整治完成,由在地藝術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推動,首次舉辦,以月津港水岸作品為主結合巷弄藝術展,作品14件,展區由橋南老街至水月橋。
- 台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也在水域製作全新大型裝置藝術做品「運用幻象-裂縫」。
- 建物和洋合璧之獨特性,極具技術史價值,經整修之後,於2014年重新開張成為當地藝文中心,仍保留戲院當時播放的布簾、檜木長座椅,以及老電影放映機等文物,並由原經營者後代導覽,年節時期除播放老電影外, 也是多功能演藝廳,值得一遊。
- 城堡以產業本質肌膚之美為底,並揉合工匠精神往外延續、延伸,成就出一座富含藝術、經典、觀光、科技元素的美學殿堂,同時也寄寓著將佐登妮絲推向世界之海,流傳百世的宏大願景。
- 以「鹽水山水與生活」為主概念,也將空間、藝術創作、觀賞者共同形成一幅美麗的動態「鹽水上河圖」。
- 而自2012年來舉辦的月津港燈節讓此地名氣大增,每年不同的主題,將水岸到整個鹽水地區變成一座藝術館。
- 親子拍照休息地點(含洗手間):明永曆末年(~1662年)建「聚波亭」,聚波亭旁有著搖椅涼亭以及設計擺飾,適合親子休息…….
為應對今次悼念活動,警方出動大批警力維持秩序,在中聯辦外設水馬及鐵馬,並拉起橙色封鎖線指導市民排隊。 記者現場所見,大批市民有序地手持白色及黃色的菊花,到中聯辦外獻花,他們手持的花種類型及顏色一致,包裝很多都是一樣。 (石頭 攝)港媒《明報》報道,有悼念者集體穿上印有社團名字的風衣一同到場,一批批長者在悼念後乘旅遊巴離開,報道引述有年長的弔唁者表示「跟社團來」,記者欲問社團名時,遭一名中年男子阻止。 現場又有部分弔唁者獲安排乘坐旅遊巴或私家車離開,周四下午約5時半,部分人獻花後集合在朝光街,隨後逐一登上旅遊巴離開,為數約20多人。 至周五(2日),在中聯辦的悼念仍然持續,多名政商界人士到場,包括新地主席郭炳聯、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東亞銀行執行主席李國寶、前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前行會成員羅范椒芬、港區人大代表陳曼琪、鄺美雲、陳智思和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等人,逐一向江澤民致哀。
但亦有港媒報道指,悼念者獲安排乘坐旅遊巴或私家車離開,令人懷疑由親北京組織動員市民到中聯辦致哀,質疑當局只是營造氣氛。 有評論認為,這個情況與港人發自內心悼念英女皇形成強烈對比,而實際上港府應否高調處理江澤民逝世,亦顯得左右為難。 月津港親2025 高鐵轉乘:搭至「高鐵嘉義站」,搭黃9至「新營站」,轉乘棕幹線、棕1、棕2、棕3路線公車在橋南老街站/鹽水站下車即可抵達。 以國畫畫作時間軸為概念規劃5大主燈,主題依序為聽樂、觀舞、歇息、清吹、宴散,燈節作品再增加,達48件,自本屆起燈區範圍擴大至公18-2水域拱橋。
月津港親: 鹽水橋南老街
於是,她就想製作30天不重覆飯盒,雖然材料是一樣,但希望轉換煮法或卡通模樣,讓兒子願意繼續吃媽媽自製的飯盒。 這位媽媽剛開始製作卡通飯盒時,兒子每次也捧場,而她也自言最愛是看到兒子開心表情,感到「幾辛苦都值得」。 她更憶述兒子佢初時看到心愛的卡通車王精美飯盒,不停讚美並言「好靚呀,點解啲飯會變左車王?」,雙眼像發光一樣。 有位港媽一想到可以為兒子飯盒「整色整水」,真是想一想也感喜悅! 而這位港媽經常也有參考日本媽媽製作的精美飯盒,於是也嘗試製作飯盒給予兒子,猜不到少少嘗試,帶來很多好效果。
月津港親: 歷史
2019年底,為延續燈節所帶來之藝術效益,市府宣佈月之美術館正式成立,藝術活動將不再限於燈節期間,而是於一整年度舉辦各式藝術發表、共創、展覽等等,希望將鹽水打造成一座無牆的美術館。 )是由臺南市政府主辦,自2012年起於每年元宵節期間舉行之燈會活動,地點位於鹽水區月津港水域。 主要特色即是讓光之美與鹽水原貌風情互襯,營造與地景深深結合的藝術氣氛。
月津港親: 台灣新生報
2012年起,以此公園為場地所舉辦的「月津港燈節」,更吸引大量的賞燈人潮,為鹽水地區創造別具特色的節慶活動與觀光潛力。 近年臺南市政府於春節期間在月津港舉辦全臺唯一之水上燈節月津港燈節,鹽水蜂炮、月津港燈節,一動一靜,打造賞花燈、炸蜂炮、品美食遊小鎮的視覺、觸覺、味覺體驗。 市府都發局表示,「新營鹽水雙星拱月計畫」係由市府都發局統籌規劃設計,並與水利局、文化局、工務局分工合作執行,是市府跨團隊亟具代表性的旗艦型工程。 鹽水地區過去河海交界的河港退化後,城鎮集聚,將月津港當成排水溝利用,使得本就極為鬆軟的土質,成為日積月累發臭的淤泥,護岸邊坡也日漸塌陷,相關設施也不敷近年觀光與燈節的需求,對於月津港的水質以及遊憩品質打了折扣。 因此,前瞻計畫新營鹽水雙星拱月工程各子計畫,除了水利局於上游設置污水截流及處理,再施作自行車道,針對月津港燈節所在的公1、公17進行設施精進相關工程,並將水岸步道串聯達總長7公里的環形步道,打造成為具親水特色之歷史記憶場域。 界面透水化之護岸構造,為水岸地形挹注多樣性及耐受性改造的優質範例。
月津港親: 位置
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雅稱月津(臺灣話:Gua̍t-tin)、月港,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繁華一時。 現在已經傳到第五代的「泉利號打鐵舖」,為鹽水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商店,以及全台僅存最古老的打鐵舖。 保存清領時期木製店舖傳統風貌的打鐵老店,其水槽/木屋/長板凳等皆是使用超過200年的古物,堅持舊式工法的傳統手藝,仍繼續使用祖先的風櫃/削刀板凳/水槽等等鎮店古物,雖然很費時,但是做出來的每一把刀,堅固又耐用。 八角樓是座建於1847年的木造大宅,當時鹽水月津港仍是商船來往頻繁、街上商客穿梭的繁榮景象。 經歷過江澤民時期的民協主席廖成利(右)及前主席馮檢基(左)周五(2日)親自到場獻花。 (石頭 攝)馮檢基說:這反映那年代在江主席的領導下,他容許反對或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可以進入香港制度、內地制度反映意見,直接與決策官員反映意見,這個方式在香港討論回歸到現在,我覺得是做得最多最密切,最能夠反映一國兩制,亦都反映江主席的開明、接納、寬鬆,聽不同意見。
月津港親: 導覽
不同於以往的佈展方式,以多組作品為一單位或加大作品的體積等大場域的方式呈現。 月津港親 而本屆除了有許多外國藝術家加入創作,更增加許多互動的元素。 徵件區首次移至巷弄燈區展出,而公18-2水域則規劃為燈光演出區,除了有AquaMira大型燈光水舞表演及再度邀請法國團隊製作的The Froggs燈管人樂團兩件作品。
月津港親: 台南租車推薦
鹽水蜂炮鹽水蜂炮活動於農曆正月十四日開始至元宵節隔日午夜結束,從鹽水武廟分4條遶境路線,神轎到達之處即會開始施放炮城,每年均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體驗「衝蜂炮」的刺激感。 鹽水蜂炮活動歷史悠久,為國內獨特的民間傳統民俗活動,於102年入選內政部「臺灣宗教百景」,並經交通部觀光局獲選104年至107年「台灣觀光年曆」。 「台灣慶元宵─鹽水蜂炮」國際級民俗活動,充分顯示蜂炮體驗文化的在地性與國際性。
走過十年,迎來新的開始,此次展出,除了保有2021年因疫情取消未展出共超過20件的藝術作品之外,今年新增「新創燈區」,全新的場域是嶄新的挑戰。 此次更邀請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在永成戲院為鹽水小鎮打造新的燈節觀賞體驗。 台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也在水域製作全新大型裝置藝術做品「運用幻象-裂縫」。 台南縣政府於2004年起陸續推動「月津風華再現計畫」,改善當地排水系統、設置小型淨水廠,並進行橋南老街與生態公園公1、公17整體景觀規劃與改造計畫,讓月津風華再現,全計畫於2010年完工,台南縣政府則舉辦第一屆「月津港迎春燈會」。 縣市合併後,台南市政府延續燈節活動,在2012年擴大辦理「月津港燈節」,以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為主要地點,結合附近景點,形成台南市地區具有相當規模之活動。 另外,燈節作品不以傳統燈會活動之生肖年為主題,反而以藝術家之藝術創作展現,有別於台灣各地的元宵節活動,藉以樹立屬於台南的燈會活動的獨特風格。
月津港親: 旅遊王TravelKing
「月津港」一詞由來可追朔至清雍年間,鹽水區曾設鹽水港堡,鹽水的閩南語意指「鹹水」,又因地形呈現新月形狀,故又稱「月津」、「月港」,舊時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即可想見鹽水在當時的繁華程度。 本屆起由臺南市政府舉辦,並邀請專業團隊進行策劃,增加較多水上作品及橋面作品,燈區範圍擴大至信義路,規劃6大燈區,其中「夜之千月」燈區的景觀更廣受好評。 也搭配各式活動的進行,吸引不少人潮前來賞燈,已成為市定走春活動的必訪行程。 2021年,「新營鹽水雙星拱月計畫」中的鹽水水岸公園建置工程(即公2、3、4、16、19等5座公園)於6月完工,象徵月津港全區水域的改善工程告一段落,原先發展不連續的水域區段得以從新連接,串聯出長度約7公里藍綠帶生態水岸及自行車步道。 月津港親水公園位於台南鹽水區,歷經一年多的時間,並在景觀改造工程後,和橋南老街換上新妝,於西元2009年的元宵節前夕在蜂炮活動中登場舉行落成典禮,各界皆以歡喜愉悅的心見證月津港親水公園的蛻變。 鹽水港舊稱月津港,「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記錄了鹽水港在台灣發展史的重要地位。
月津港親: 設計家
據當地傳媒報道,未見有市民大排長龍悼念的相片,多為一些政界人士在靈堂內的情況。 黃偉國指,相信不少人悼念江澤民,是出於對江澤民時期的緬懷,因當時香港仍然有兩制,有相當的言論自由,容許批評政府或示威,與現時習近平「戰狼」式的執政有所對比;亦因為江、習兩派的分歧,港府在江澤民逝世一事上,是處於一個左右為難的局面。 經歷過江澤民時期的民協主席廖成利及前主席馮檢基周五親自到場獻花。
月津港親: 台灣旅行趣
同時都發局也提出月津港「城鎮之心、風華再造2.0」計畫爭取前瞻建設補助,希望將公18-3、公18-5,連結公18-1、2、4與公1、公17等水域,形成環狀綠色水岸。 文化路觀光夜市是台灣嘉義市著名景點之一,長達四、五百公尺的文化路,白天為車道,晚上則成為夜市,道路兩旁佈滿美味可口的小吃店,受人歡迎的雞肉飯、香腸、粿仔湯、羅山米糕、蓮子湯與方塊酥等改良家鄉風味之小吃或特產,不容錯過。 (全區面積約3.4公頃)市定古蹟-營林俱樂部、2棟水泥磚造建物與26棟日式木構造歷史建築之修復,並新建農業精品館。 月津港親水公園兩岸是長520公尺的環繞步道,盡頭就是橋南老街,悠閒走在公園兩岸的同時,也可至熱鬧的橋南老街晃晃,而橋南老街不只是當地的特色老街,更是勾起長輩們的種種回憶。 月津港親2025 本屆以三種月亮的意象做為主軸,不僅規劃三件與「月」相關的作品,作品的製作也更為精緻,共有32件作品展出。
月津港親: 步道
全亞最大美妍城堡,以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風格打造而成,秉持三大核心「發現美」、「感受美」、「安心美」進行設計規劃,古典、不朽、永恆的美麗樂園,就在嘉義大埔美。 藝術家王文志老師的作品,運用林務局提供之木材、鐵軌、黃藤及石材等素材製作,重現嘉義「木材之都」榮景。 所謂烽炮是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狀如多管火箭炮組合),點燃時萬炮齊發,會發出鳴聲,稱「烽炮」。 由鹽水武廟主辦,所謂烽炮是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狀如多管火箭炮組合),點燃時萬炮齊發,會發出鳴聲,稱「烽炮」。 親子拍照休息地點(含洗手間):明永曆末年(~1662年)建「聚波亭」,聚波亭旁有著搖椅涼亭以及設計擺飾,適合親子休息…….
月津港親: 旅遊經
除了與澳洲知名團隊合作打造水面光雕秀,也邀請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進行文化交流,製作3件燈節作品。 另外,本屆燈節參加了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獲得展場設計組紅點獎的殊榮。 目前經過整建的月津港水域長度約有5公里,親水公園由公1、2、3、4、16、17水域組成,以水岸綠地與地景廣場等場域創造出具歷史背景的親水空間,夜間則搭配光環境的設計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上游的公18水域主要闢建水岸自行車步道,沿途除可享受水岸風光,也能欣賞周遭的田園景緻,體驗寧靜慢活的農村氛圍。 城堡以產業本質肌膚之美為底,並揉合工匠精神往外延續、延伸,成就出一座富含藝術、經典、觀光、科技元素的美學殿堂,同時也寄寓著將佐登妮絲推向世界之海,流傳百世的宏大願景。 是南臺灣首座以積木為主題,兼具人文生態特色的渡假飯店,座落於嘉義縣太保市,走訪歷史的軌跡,步行故宮南院只需2分鐘,飯店提供家庭住宿與餐飲服務,備有兒童發光積木遊戲室、兒童專屬賽車跑道、棒棒鯨奇樂園..等等。
元宵夜鹽水各商戶隨著神轎遶街施放蜂炮,使整個鹽水古街漫天震響,夜色中天空五光十色,聲光千變萬化蔚為奇觀,是絕無僅有的民俗體驗,快揪好友一起GO兔台南吧~親臨現場感受萬炮齊發的震撼! 最新嘉義景點~耗資30億的佐登妮絲歐風城堡,華麗的巴洛克建築,彷彿一秒來到歐洲。 月津港親 安排入住2020年開幕南臺灣首座以積木為主題的棒棒積木飯店,感受創意紓壓、揮灑心情的體驗空間。
月津港親: 台南熱門活動推薦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附近今(2)日下午4點多,發生轎車和機車對撞事故,騎士因此受傷送醫。 謝姓男子開車行經上述地點時,疑似為了貪方便違規迴轉,導致對向直行機車閃不及就此撞上,力道猛烈,騎士連人帶車噴到人行道,機車也嚴重毀損,好在人僅輕傷,送醫治療後並無大礙。 如果是製作飯團,她建議要留意配菜的選擇,切忌過多醬汁,避免令飯團造型容易變軟。 另外,煮飯時要加入多少許水,令飯粒黏性提高,較容易製作不同形狀。 製作飯盒秘訣就是多用不同顏色的蔬菜類來配搭,令飯盒看起來色彩豐富,更能吸引小朋友目光,建議食材包括紅綠黃椒、南瓜、粟米條等等。
月津港親: 景觀特色:
首相岸田文雄賽後即親自致電主帥森保一,他在Twitter上載了一段短片,貼文提到:「我致電森保監督及日本足協會長田嶋幸三,感謝他們為日本國民帶來勇氣與力量,祝賀日本突破分組賽,期待他們在淘汰賽的演出。日本加油!」有很多網民則留言,請求政府能給一個公眾假期以慶祝勝利。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在世界盃最後一輪,以2比1反勝西班牙,戲劇性以小組首名出線16強,全國上下皆興奮,憲仁親王妃久子現場見證贏波的歷史一刻,更親自手執相機拍下激動時刻,首相岸田文雄賽後親自致電主帥森保一致謝。 搭乘台鐵至新營火車站後,轉乘新營客運棕幹線、棕1、棕2、棕3、7407、7408或7410路線於鹽水站或南里站下車即可到達。 其中為了配合季節氣氛,運用各種色彩的打光創造繽紛的光環境,展期與人次更為歷年之最。 精彩樂團DJ電台表演、8個限定課程、5間特色品牌、寵物樂園一次整理給你,就是要你體驗到最原汁原味的日式戶外風格音樂盛典。 主供觀音菩薩,原名「善德堂」,創於清道光3年,為南部齋教龍華派著名之齋堂,祖堂為福州府長樂縣之「一是堂」,傳入台南德化堂及安平化善堂後,再傳入鹽水。
經整建後的月津港河道周邊皆規劃人行與自行車道,藉此串連各段水域形成連續的水岸遊憩綠色走廊,自行車步道總長約6.85公里,其中上游的公18-3與公18-5水域則是闢建單側步道,可連接成為約2.3公里的環狀水岸步道系統。 步道濱臨水岸而建,列植各類臺灣原生喬木及鄉土樹種,與灌木、地被等形成具有生物多樣性的複層植栽帶,營造不同區段的特色氛圍,並兼顧生態價值,此外,沿線亦設置多處休憩平台與解說看板,提供遊客駐足休息並認識月津港的歷史,打造出兼具「親水」、「生態」、「觀光」等元素的水域環境。 2012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政府接手先前的燈會活動,並以「月津港燈節」的名稱擴大辦理,除邀請專業團隊進行策劃,也增加較多水上作品及橋面作品。
月津港親: 台南景點
以「大台南」意象為創作元素,規劃10座主燈區,其中「月河」燈區,也延續去年的美麗氛圍。 除了月津港光環境之外,武廟還有全國最大關聖帝君凹雕,後公園有象徵蜂炮除瘟疫主題的聲光藝術燈展,周邊牆面更有3D關公雙面畫,走訪一趟鹽水武廟白天賞花海、夜間逛月之美術館燈飾作品,再來碗道地鹽水意麵、肉燕酥,是絕不能錯過的一大享受。 睫毛不翹的驢子民宿為 3 層樓建築,設有公共休息區和共用廚房,而可包棟的房間則是以鮮明色彩裝潢,再搭配印花壁紙來營造溫馨感。 民宿所在位置除了去月津港方便外,高鐵台南站、老塘湖藝術村、井仔腳瓦盤鹽田皆能輕易驅車前往。 台南鹽水月津過去曾經因為位處交通重要位置,許多商船都停靠此處進行貿易,讓 小鎮人潮眾多相當熱鬧,但經過幾百年的繁華後,如今的煩囂已不復存在,但當年的風華痕跡卻不曾被抹去,穿梭巷弄依舊能一探究竟。
月津港親: 景點介紹
另外「2018月津港燈節」以藝術水岸燈節,營造獨樹一格特色,參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榮獲展場設計組紅點獎,是全國眾多燈會中,首度獲此殊榮的燈節品牌,堪稱臺灣文化節慶國際化典範。 而其所帶動的藝術能量,更推動月之美術館計畫的出現,希望整個鹽水小鎮都是一個美術館。 先是在2010年「月津風華再現計畫」全計畫完工後,臺南縣政府在親水公園場地舉辦「人來蜂—2010月津港迎春燈會」,開啟往後舉辦燈節的契機。 2012年起由臺南市政府主辦,於每年元宵節期間舉行之燈會活動,主要特色即是讓光之美與鹽水原貌風情互襯,營造與地景深深結合的藝術氣氛。 每一屆燈節,並各有與時令、人文、自然脈絡相連的策展核心,別於傳統燈會的策展方式獲得熱烈反響,參觀人次屢創新高。 為延續燈節在鹽水所帶來的文化與藝術能量,月之美術館的計畫於2019年正式啟動,並於11月舉辦首場展覽「月光之城」,在鹽水的老街與巷弄區設置六件作品,緊接著與今年1月登場的月津港燈節結合,完整布展於鹽水小鎮中,形成水陸兩大燈區相互輝映,作品共51件。
臺鐵轉乘:搭至「新營火車站」後,於站前「新營客運總站」轉乘棕幹線、棕1、棕2、棕3、棕4路線公車在橋南老街站/鹽水站下車即可抵達。 在南科贊美酒店這座科技新城的世外桃源,房客能體驗與從事各項戶外休閒設施與活動,漫步在嘉南平原的大地上,體會大地的恩賜和不受打擾的空間。 房間類型上,除了基本的雙人房、三人房、家庭房外,更建構了豪華套房、商務套房、行政套房,為房客打造最舒適自在的休憩歸屬。 王爺巷內有座超過百年的王爺廟而得名,遠自清領時期,此處便是酒家雲集之處,當時鹽水牛墟市集盛行,墟日結束,口袋滿盈的庄稼人便到此處觀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