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國家地理必看介紹

河流全長1940千米,流域面積90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950立方米/秒,徑流量3137億立方米。 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位於非洲中部,東鄰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南接尚比亞、安哥拉,北連南蘇丹和中非,西隔剛果河與剛果(布)相望。 剛果(金)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其中北部地區,東接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北連蘇丹、中非共和國,西鄰剛果共和國,南接安哥拉、尚比亞。 全國地形分5個部分:中部剛果盆地區,東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區,北部阿贊德高原區,西部下幾內亞高原區,南部隆達-加丹加高原區。 中部-北部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南部以加丹加高原為中心,屬熱帶草原氣候;氣溫年變化不明顯,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 500~2 000mm。

  • 每隔幾公里,河邊廣大的雨林就會被一群搖搖晃晃、茅草屋頂的房屋取代。
  • 一共只有三輛汽車,皆為這間公司所有,這幾輛汽車必須和行人與機車騎士共用賓加泥濘的幾條主要道路。
  • 1894年初,在剛果東部地區,桑給巴爾/斯瓦希里的奴隸販子被擊敗,剛果阿拉伯戰爭結束。
  • 這次柏林會議深入探討了瓜分非洲的諸多問題。
  • 到19世紀90年代末,野生橡膠已經遠遠超過象牙成為剛果自由國的主要收入來源。
  • 西部與加彭接壤,北部則同喀麥隆、中非共和國為鄰。

少了這種交易,乘客就沒有食物吃,村民就沒有小孩的退燒藥,或能換掉生鏽鍋子的新鍋子。 此簡稱的中文版本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 「金」指其首都金夏沙,以區別於國名相似的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薩市,又簡稱為「剛果(布)」)。 赤道(Équateur):人口數4,820,000,面積403,292平方公里,首府姆班達卡(Mbandaka)。 下剛果(Bas-Congo):人口數2,835,000人,面積53,920平方公里,首府馬塔迪(Matadi)。

剛果國家地理: 國際批評

這一切都讓我看到曾經以好戰聞名的恩貢貝人的力量展現,但那是在利奧波德國王的手下來利用剛果河流域之前。 每隔幾公里,河邊廣大的雨林就會被一群搖搖晃晃、茅草屋頂的房屋取代。 有些孩童會爬進他們的獨木舟,奮力地向我們的船划來,讓獨木舟像一個個身材瘦長的小衝浪手般乘行在大船的尾流上。 剛果國家地理2025 在燦爛的夕陽下,最後一艘獨木舟消失在叢林中。 晚上,帕斯卡爾跟我在船頂的蚊帳下睡在睡袋裡,我們的正上方是一面破爛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 各種活動包括奎盧河兩岸的棕櫚油生產,集中在基奎特港,以及在基桑加尼建立粗咖啡種植園。
  • 基桑加尼處河寬800米,往下河面展寬至4-10公里,有的地方可達14千米,水深在10米左右。
  • 同年,無國界醫生決定為金夏沙和布卡夫的病人提供免費的抗反轉錄治療。
  • 1990年後,剛果人民共和國又把國名改為剛果共和國。
  • 原始的烏彭巴社會演變成盧巴王國的過程是漸進和複雜的。
  • 他向臨時新首都博馬派出了一位省長和一位警察局長。
  • 利奧波德在宣佈對剛果自由邦擁有主權之前,已經銷毀了他在剛果自由邦活動的所有證據,包括財政部和內政部的檔案。

從海拔270米的金沙薩開始,至馬塔迪一段,河牀狹窄,兩岸陡立,水流湍急,最大水深達150米,落差約280米,且水流變化很有規律,這對開發水電極為有利。 共規劃了3級大型水電站,第1級為皮奧卡水電站,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邊界;第2級大英加和第3級馬塔迪都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 計劃裝機30台,總容量2200萬千瓦,年發電量1770億千瓦時,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各得一半。 馬塔迪水電站利用水頭50米,計劃裝機36台,總容量1200萬千瓦,年發電量870億千瓦時。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共和國地理

事實上,過去幾個月,剛果政府便指控盧安達背地理支持M23的行動,不過盧安達矢口否認。 這次屠殺事件,M23否認犯行,盧安達也尚未作出回應。 蒲隆地境內幾乎沒有礦產,過去只開採少量的錫、鎢和金等,國內一直到目前为止還沒有對礦產資源作有效的地質調查。 雖然位處赤道,但是氣候受地勢高度調節,境內雨量充沛。 因為水利未修,所以時常引起嚴重的氾濫,常有災害,並且使坦干伊喀湖的水位增高,使得沿湖區港口的工業區、市區和一部份路基受到嚴重的損失,有時會被完全毀壞。 布隆迪的首都为基特加,最大城市為布琼布拉,是位於坦干依喀湖湖畔的港口都市。

剛果民主共和國這些年來在愛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的情況與2002年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獲得治療的機會不但大幅增加、過去10年間新增感染人數也減少了一半。 不過,就在無國界醫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繼續開展工作的同時,國內和國際資源始終不足,無法贏得對抗愛滋病毒的這場鬥爭,也不能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治療和護理。 19世紀工業革命出現後,剛獨立的比利時由於煤炭資源豐富,因此走上了工業發展的快車道。 剛果國家地理 不但比利時鋼產量大幅上漲,1880年代達到10萬噸,而且其製造的工業設備已出口到世界各地。 然而小國寡民的比利時,卻並不能讓當時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滿意。 剛果國家地理2025 不過囿於剛果盆地內部的荒蠻險阻以及時代科技限製,當時歐洲人鮮有成功深入內地並安全返回的,因此剛果盆地內部詳情長時間內並不為眾人所知。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河主要支流

剛果還擁有世界礦石種類的70%,擁有超過的30%世界鑽石儲量,並具有重要的鉭礦床,這是一種用在電腦和手機使用的電子元件製造上的礦物。 2002年,該國東部發現錫礦,但是迄今為止,礦山只得到小規模的開發。 走私礦物、礦石和錫石(特別是鉭和錫等礦石)的非法開採極其嚴重,其帶來的利益衝突,甚至導致在剛果東部的戰爭不斷加劇。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河漁業

根據地方統治者的權力,自由邦政府支付的價格低於不斷上漲的市場價格。 1892年10月,利奧波德授予了一些公司特許權。 每家公司都在剛果自由邦獲得了大量土地,用於收集橡膠和象牙,然後在歐洲出售。 這些公司被允許拘留那些工作不夠努力的非洲人,以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管理他們廣闊的地區,並將森林的所有產品都收歸己有。

剛果國家地理: 地理

1998年開始的第二次剛果戰爭讓這個國家滿目瘡痍。 因為這場戰爭涉及了9個非洲國家和大約20個武裝勢力,因此也被稱為「非洲的世界大戰」。 儘管在2003年簽署了和平協定,但戰鬥仍在該國東部地區繼續。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共和國

兩岸之間不超過0.8-1.6千米,河牀加深了,水流亦加快,流經一個深約數百碼的河谷流入巴泰凱高原的軟砂岩基岩。 沿著這條中心河段,剛果河接納其主要的支流,主要有右岸的烏班吉河和桑加河和左岸的克瓦河。 平均流量隨後大增,在流入金沙薩時幾乎近於其最大流量。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河左岸支流

不過,到頭來只有一條法則凌駕所有其他考量:在剛果河上,任何人都必須想盡辦法求生存。 法属刚果,法国殖民地,存在于1882年–1910年,后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又于1960年独立为刚果共和国。 北部屬剛果盆地,海拔約200~300米,多沼澤;南部是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沿海有狹窄低地。 南基伍(Sud-Kivu):人口數2,837,779人,面積65,070平方公里,首府布卡武(Bukavu)。 北基伍(Nord-Kivu):人口數3,564,434人,面積59,483平方公里,首府戈馬(Goma)。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盆地湖緣侵蝕作用

平原上剛果河及其支流具有寬廣的谷地,排水不暢,河水漫出河牀而形成大片沼澤。 然而,這一熱潮引發了尋找成本更低生產商的努力。 剛果國家地理2025 剛果的特許公司開始面臨來自東南亞和拉丁美洲橡膠種植的競爭。 隨着世界其他熱帶地區開始種植橡膠,全球橡膠價格開始下降。 競爭加劇了剝削剛果強迫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的趨勢。 與此同時,強制執行的成本和日益不可持續的收割方式所造成的損失正在侵蝕利潤。

從基桑加尼至金沙薩為中游,長約1700千米,流經地勢低平的剛果盆地中部,支流眾多,河網密佈,河道縱坡平緩,水量豐富,水流平穩,河面變寬。 剛果國家地理 基桑加尼處河寬800米,往下河面展寬至4-10公里,有的地方可達14千米,水深在10米左右。 因中游河水流速緩慢,形成許多辮狀河道,河中有沙洲和島嶼,沿岸多沼澤和湖泊,有眾多支流匯入。 金沙薩向西南到大西洋岸為下游,長360千米,先穿越100多千米的峽谷地帶,河寬收縮到400米以下,最窄處僅200餘米,形成一系列瀑布,組成世界著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羣。 從馬塔迪往下,河道擴展,河寬水深,水流分汊,河口處寬達數公里。 剛果河河口沒有三角洲,只有較深的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達150千米,在河口以外數十千米範圍內,形成廣大的淡水洋麪。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盆地物種基因庫

南蘇丹是非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國家,2011年從蘇丹獨立。 東面是衣索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 【內容介紹】流量僅次於亞馬遜河的剛果河裏,到處是新奇怪異的物種。 生活在這裏的魚類不僅怪異,而且體形巨大, 其中非洲猛魚是最神秘的一種。

剛果國家地理: 非洲莫三比克衝突五年後:難民無處為家的恐懼見證

1885年柏林會議中,被劃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邦。 1908年被比利時政府接管,改為比屬剛果。 1960年6月30日獨立,定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 中部非洲七國總統2005年2月6日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表示,他們將積極採取措施建立一個地區組織,保護剛果盆地的物種多樣性。 在殖民地時期,剛果(布)在法國人手裡還算過得下去,但比利時手裡的剛果(金)可就悲慘多了。

剛果國家地理: 國際貿易

河水水位很低、船很重,船長拿著一個壺猛灌剛果威士忌,船主則是躲到《聖經》裡去了。 雖然我們在河上算是幸運的,不過運氣在這裡卻是最不可靠的。 西蒙有個同伴名叫瑟拉斯坦,這名肩膀寬闊的男子在賓加村有座小小的橡膠和棕櫚油農場,村子就位在名為蒙加拉河的剛果河支流畔。

1622年,葡軍進攻剛果南部地區,剛果軍隊和葡軍展開姆邦比戰役。 經過激戰,剛果軍隊重創葡軍,剛果國王佩德羅二世希望能和荷蘭結盟,共同對抗葡萄牙,但荷蘭並沒有給剛果王國明確答覆。 1641年後,剛果國王加西亞二世登基,其聯合與荷蘭打敗葡軍。 16世紀初期,葡萄牙和剛果之間保持良好的關係。 兩國之間互派外交使節,並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雙方的外交爭端。 但隨著葡萄牙人在非洲的殖民地越來越多,葡萄牙人也把侵略的矛頭對準和他們和平相處多年的剛果王國。

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顯示,這個熱帶雨林的面積正在以每年3190平方公里的速度減少。 剛果國家地理2025 剛果國家地理 和很多國家不同,剛果(金)森林遭到破壞並非因過度採伐,而是戰亂。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森林採伐速度已經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極限。 位於下幾內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贊德高原之間,位於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蓬和剛果共和國。 法國和比利時統治各自的剛果,一占就是幾十年。 二戰期間,法屬剛果給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提供相當多的支持。

剛果河是非洲中西部最長的河流,如果以贊比亞境內的謙比西河為源頭計算,全長達4640公里,名列全非洲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 如果按流量計算,剛果河是僅次於亞馬遜河的世界第二大河,流域面積達401萬平方公里,幹流流經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和安哥拉,最後流入大西洋。 剛果盆地位於非洲中部,面積約337萬平方公里,赤道橫貫其間。 剛果盆地屬熱帶濕潤氣候,擁有僅次於亞馬孫河盆地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匯聚了極其豐富的物種,包括1萬多種植物和400多種哺乳動物,盛產各種名貴木材。 比利時和法國為了瓜分剛果吵架,葡萄牙人也來湊熱鬧。 為了平衡列強的利益,1884年,15個國家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會議,經過104天的會議,各國達成有關共識:法國和比利時兩國以剛果河為界瓜分剛果。

剛果國家地理: 剛果河開發計劃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