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進修與交換:對於本校或姐妹校交換生之遴選推薦、諮商及輔導,發佈其他相關單位提供之獎學金供學生申請。 鐘聲百響:每年12月24日平安夜,校牧室旁的畢律斯鐘樓會於23點58分40秒開始連續敲99+1下,象徵耶穌基督降生,為要尋找羊群中迷失的那一隻羊,而第100響時剛好是12月25日0分0秒。 畢律斯鐘樓在每週日的四堂主日崇拜,亦會鳴鐘39響,實按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前,依古羅馬帝國法律所受鞭打的次數。 康樂性社團:心韻手語社、咖啡社、機動車輛研究社、幻想魔術社、生存遊戲社、烘焙社、塔羅牌社、調酒飲料研習社、Podcast製作社、廚藝文化社、DJ數位音樂創作社、音樂遊戲社、日本麻雀牌研究社、圍棋社、休閒健康文化社等。 生活設施:敦煌書局東海營業所、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校友會館、7-ELEVEN4家、全家便利商店1家、理髮部、洗衣部。 東海湖:1982年完工的人造湖,湖中央的東美亭為紀念哲學大師方東美所建。
- 高雄世界運動會執行長、中山科學研究院資料管理員、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科員、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股長、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社工室主任、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主任秘書(2001年東海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
- 學生進修與交換:對於本校或姐妹校交換生之遴選推薦、諮商及輔導,發佈其他相關單位提供之獎學金供學生申請。
- 由Global、Research、Education、Environment、Society組成綠色環境、綠色研究、綠色教育、綠色社會,進而培育綠色人才。
- 獎勵教師研究能量提升:主持研究計劃獎勵、新進專任教師研究計劃獎勵、整合型研究計劃獎勵、研發能量啓動專案補助等。
- 聖誕舞會:有學生會主辦的演唱會,以及各社團會在校園中作表演。
- 美國馬里蘭大學台灣研究合作案:美國馬里蘭大學與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推動5年台灣研究課程,馬大將與國立台灣大學、東海大學合作,進行環境科學與食品、營養等領域的研究。
建校初期教學區和學生宿舍間有個大濠溝,行人往來不便,校方於是建一座吊橋連接其中。 目前大濠溝已成為一條幹枯的小溝,女鬼吊橋已不存在,剩下一座水泥小橋,雖然位置與女鬼吊橋完全不同,但女鬼橋的名字仍沿用至今。 經過照明的改善,加上新建設的人文大樓緊鄰女鬼橋,目前已感受不到以往陰森森的氣氛。 五月藝術節:每年的五月無疑是東海校園最熱鬧的季節,包括音樂系在內的東海學子將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東海大學資訊: 東海大學企業界
自88學年度開始實施重點系所獎勵,根據該校“重點系所遴選辦法”打破獎補助經費由來已久的平頭式分配方式,以額外經費獎勵具發展特色、有傑出成就的優良系所。 依各系所提之計劃,核定為期1至3年不等的重點發展計劃,活絡該系所教學研究及學術活動,並配合中長程校務發展,凸顯學校特色,提升學術地位。 重點系所評選系經校內外評審,過程公正嚴謹,頗受各系重視,對提升研究風氣有積極正面意義。 創校初期的東海因教會學校的獨特性有較自由的學風,校園內有榮推會、東風社、學生會等學生組織,1970年代以後,由於這些社團積極參與了關於校園發展方向、校務變革的討論,累積了學生對於校園事務的公共參與。
- 第一校區建築多為合院型式,錯落有致的庭院加之以唐代風格的校舍,飽含濃濃的學術氣息。
- 培育出符合上述條件的資訊科技人才,將有助於國內資訊工業水準的提昇,另外也才能提供國家、社會與企業資訊化時所需的高級資訊人才,而這正是本系制定教育目標的主要精神。
- 其中包括燕京大學、金陵大學、嶺南大學、華中大學、之江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齊魯大學、華西協和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東吳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 1958年東海大學學生會成立,是校內學生自治組織中最高的行政單位。
- 獲得補助的系所皆在教學、研究及服務三方面逐步依計劃書執行,發展其領域特色,吸引優秀學生前來就讀,在活絡教學研究、促進國際交流與學術活動等各方面皆顯著進步,同時帶動並支援相關係所與研究中心的學術發展。
現今學生會分為行政中心,學生議會及學生評議會,行政中心設置秘書處、總務部、學會部、社團部、外務部、文化部、新聞部,生促部等七部一處,會長為學生普選產生。 東海大學資訊 GREEnS計畫聚焦在環境保護、生態學、綠色管理及綠色創意與生活等研究主題。 由Global、Research、Education、Environment、Society組成綠色環境、綠色研究、綠色教育、綠色社會,進而培育綠色人才。 計畫將以全球綠色創意與生態管理、環境保護與產業力提升的跨界對話平台作為己任,以大台中為基地,提升該校成為在亞洲區域具有一流活力的綠色研究發展特色重鎮,進而躋身為全球綠色研發體系中不可替代之角色。
東海大學資訊: 課程分析
東海早期校園建築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加修飾的本來顏色,由灰瓦、磚牆、白牆、清水混凝土與各種樹木等構成的校園景觀。 第一校區建築多為合院型式,錯落有致的庭院加之以唐代風格的校舍,飽含濃濃的學術氣息。 進入新世紀以來,東海大學着手開闢現代化的第二校區,與古樸典雅的第一校區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東海大學資訊 在人文氣息、自由學風的開放環境中,多樣的社團活動提供學生培養及發展興趣更多的選擇方向,含有康樂性、藝術性、學術性、服務性、公益性、聯誼性社團、學生自治團體、系學會等七大類共計一百五十多個學生社團。
學生議會由各系推選議員組成,議長由議員互選產生,負責監督行政中心經費使用。 學生評議會由九位評議委員組成,委員由會長、議長及主席提名經議會同意任命之,主席由委員互選產生,負責仲裁事務等。 2013年並首次通過學生政黨法,成為全台灣第一個確立政黨模式的學生自治團體。
東海大學資訊: 東海大學校景建築
東海大學擁有康樂性、體能性、藝術性、學術性、服務性、綜合性社團、自治性社團、系學會等八大類,最多時共計一百五十多個學生社團,現部分社團已合併或停開,大約一百二十個學生社團。 入口區校門:因「校門」與校園裡的教室、宿舍、禮堂、體育館等設施相較之下,後者的重要性遠超過前者,在創校初期是沒有校門的。 現今的校門是從1979年開始使用,校門口左前方有一15公尺高的塔型建築物,頂端東西兩面嵌以校名,塔下地面為草坪,並沿路面種植鳳尾竹及龍柏作為地界。 正面清水混凝土牆上鑲有于右任先生所書「東海大學」四字,管理室對面也有一面牆嵌著東海校徽,強調「從土地上長出來」的建築手法。
東海大學資訊: 學生宿舍
活動區路思義教堂:東海最著名的建築,由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設計,雙曲面的薄殼建築,牆面「亦柱、亦樑、亦牆」,為台灣近代建築經典代表作之一。 東海大學校園已成為台中市著名景點之一,常出現在旅遊書當中,亦成為附近居民的休閒散步場所。 東海大學資訊2025 著名的景點有路思義教堂、文理大道、相思林、農牧場、東海湖、乳品小棧等。
東海大學資訊: 東海大學知名校友
2018 Cheers雜誌發布「企業最愛碩士生調查」,東海大學排名第16名,私立學校排名第三。 2018 遠見雜誌網路溫度計中網路聲量奪冠獲「全台最美校園」美譽。 2018 校友于君方、杜維明、錢嘉陵及何德仲榮膺中研院新科院士,中研院院士累計11名,為私校之冠。
東海大學資訊: 校園景點
瓦分為兩種,每隔一層瓦上有凸出的釘頭,藉此釘頭形成的線條,來增強雙曲面的曲度。 在校徽中,藍色象徵汪洋碧海、雄偉純潔;白線為光芒逐漸上升,至於無窮,象徵東海之精神;三鏈環代表校訓,相環相扣,互為一體;十字架象徵基督的崇高精神。 創校之初曾提出玉山、協和、聖保羅等名稱,因校址位於台灣海峽的東側,後來產生“海東”之名,經凌純聲先生建議“東海”一名更佳,乃告決定。
東海大學資訊: 相關條目
東側端點為教堂草原,而教堂主體避開軸線端點,使文理大道在早期樹木尚未茂密時能遠眺中央山脈與台中盆地。 東海校園建築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加修飾的本來顏色,由灰瓦、磚牆、白牆、清水混凝土與各種樹木等構成的校園景觀。 舉辦四次繪畫與設計個展,二次聯展,也屢獲藝術與設計獎章,作品皆被陸續收購,19歲時被記者稱為南投縣最年輕的藝術家,24歲被記者稱為南投縣繪畫素材最多元的藝術家,獲選98年全國社會優秀青年代表。
東海大學資訊: 專題實作
目前東海已與世界各地百餘所大學簽訂學術合作協定,透過締結姊妹學校、教師進修與交換、學生進修與交換、學術研討會等,推展高等教育之國際化。 每年均有來自美、日、韓、澳洲、香港、中國大陸、歐洲、東南亞等國的交換學生與外籍學生至東海交換或就讀。 臺灣眾多私立大學,東海大學畢業校友榮膺中研院院士最多,共有14位,屬私立大學排名第一。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第二屆「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東海大學與國立台灣大學並列全球總排名 ,私校第一,全國第三。
東海大學資訊: 校園規劃
博雅書院的構想源自東海早期小班制教學特色,以“立足東海,放眼國際”為目標,從各系中招收學業品格成績均優且有特殊專長的學生,學生集體住宿並安排專任導師進行多元課後輔導。 畢業時由學校協助海內外升學或就業,如同就業保證班,完全顛覆博雅教育原先意指“涉足普遍知識及智識技術,着重於知識的承傳,而不是專門或者專業技術”的意義。 催生於內戰烽火,飽含博雅學風的璀璨光華,使得東海大學的歷史格外彌足珍貴。
東海大學資訊: 研究資源
女鬼橋建校初期教學區和學生宿舍間有個大濠溝,行人往來不便,校方於是建一座吊橋連接其中。 目前大濠溝已成為一條乾枯的小溝,女鬼吊橋已不存在,剩下一座水泥小橋,雖然位置與女鬼吊橋完全不同,但女鬼橋的名字仍沿用至今。 經過照明的改善,加上新建設的人文大樓(H大)緊鄰女鬼橋,目前已感受不到以往陰森森的氣氛。
創新育成策略聯盟:促進產業技術升級轉型,輔導廠商:東海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台中地區十三家創新育成中心簽訂策略聯盟,提供中部廠商企業更完整服務。 中部科學園區進駐廠商策略聯盟:先後拜訪友達、康寧、日東等企業,並與友達公司簽訂雙方合作協定,開辦系列課程,針對不同企業需求,整合校內資源,提供各種諮詢服務及專業課程。 東海大學的大一新生(含住台中市之學生、復學生) 配合學校勞作教育須一律住校一年。 學生宿舍座落於男生宿舍區、女生宿舍區、第二教學區共三個區域,目前約有5,592床位,依棟別不同每學期收費分別為8700至12700元不等。 東海大學擁有創造性與實驗性的開創精神,創校時的勞作教育、通才教育、圖書館開架制度、學生榮譽制度等,都是台灣大學教育裡的創舉。 並率先成立工業工程學系,訓練工業發展所需人才,生物學系也開啟了台灣的鳥類研究,外文系的獨特英語教學方法與小班制也是台灣僅有。
2013年5月未來事件交易所公布之「台灣最好大學」、「台灣的大學社會貢獻度」及「台灣的大學國際化」評鑑結果,東海大學榮登臺灣最好的私立大學第一名,社會貢獻度為私校第五名,國際化為私校第四名。 東海大學資訊2025 2016年Cheers雜誌發布「3000大企業經理人EMBA評價調查」,東海大學榮獲3000大企業經理人最愛EMBA的第11名,並為私立大學EMBA的第一名。 東海大學資訊2025 2018遠見雜誌發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東海大學拿下綜合類第12名,外籍專任教師占所有老師比例達7.13%,國際化為各校第二。
2013年5月,未來事件交易所公佈“台灣最好大學”、“台灣的大學社會貢獻度”及“台灣的大學國際化”評鑑結果,東海大學隆登台灣最佳私立大學第一名,社會貢獻度為私校第五名,國際化為私校第四名。 2007年,成立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且位於農牧場旁的第二教學區及新音樂系館、新美術系館陸續落成啓用,管理學院全部系所搬遷至第二校區新大樓,同樣在此的還有興建中的新學生宿舍、綜合活動大樓。 東海大學目前已和全球超過 310 所大學簽訂為姊妹校(更新日期:2022年6月),遍及5大洲33國,其中基督教學校計有18校,有助於東海學生出國深造或取得雙聯學位。
2019 榮登紅點概念設計獎亞太地區前10大學校,在入榜的臺灣各大學中則排名第4名,私校排名第1。 2020 榮獲Cheers雜誌發布調查之2020年「大學辦學績效成長」校長互評TOP20。 2020 天下雜誌「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東海大學榮獲公民整體調查私校第三,「環境永續」私校第一。 2020 遠見雜誌大學USR傑出方案,獲得「生活共榮組」首獎榮譽。
東海大學資訊: 東海大學資訊查詢
是年6月,由聯董會派歐柏林學院前神學院院長葛蘭翰博士(Dr. Thomas W. Graham)為該會代表,偕同芳衛廉博士,來台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代表共同成立建校籌備處及董事會,並推舉杭立武為籌備處主任及首任董事長。 翌年省政府更因國防部反對而下令暫緩移交,最後商請宋美齡出面才獲准。 高雄世界運動會執行長、中山科學研究院資料管理員、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科員、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股長、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社工室主任、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主任秘書(2001年東海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 美國馬里蘭大學與台當局“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推動5年台灣研究課程,馬大將與台灣大學、東海大學合作,進行環境科學與食品、營養等領域的研究。 台灣基督宗教大學校院聯盟:加強台灣各基督宗教(含基督教及天主教)大學校院合作與交流,初步規劃合作內容包括課程開授的合作、教師互訪交換、共同進行研究計畫等。 2012年,董事長林振國辭職,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前校長、東海大學董事汪群從教授接任。
東海大學資訊: 課程資訊網想提供你 更有用的 課程與輔導相關資訊!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執行長、東亞文明學系教授;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2005年東海大學第六屆傑出校友)。 東海大學資訊2025 東海大學資訊 等離子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高級會員(APS Fellow)。 1960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物理系,1969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73年從美國回到大陸工作。 2018年《遠見雜誌》發佈“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東海大學拿下綜合類第12名,外籍專任教師佔所有老師比例達7.13%,國際化為各校第二。
東海大學資訊: 東海大學校園相關
夢谷之名,即為「夢之入口」之意,是東海大學第一屆學生阮淑珊所命名,充滿著老校友許許多多的回憶。 中正堂:位於圖書館旁,為現今校內重大活動的集會場所之一。 廳內可容納約3500名師生,前廳出入口陳列國民政府遷台前於中國大陸所設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校徽,代表繼承在大陸因戰火而停辦的十三所大學之立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