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表示,主委是無給職,沒薪水領,單純為了神農大帝服務,且提告的代表、信徒也能參選。 周逢甲等人指控,選舉通知書未寄達給五鶴山五穀宮兩百五十二位信徒,導致部分信徒權益受損,懷疑現有管理委員會是選擇性通知;並指,邱煊堂違反組織章程大量收集委託書且發現偽造委託書、選舉未依照組織章程辦理、主委選舉程序未完成顯有爭議等。 公館五穀宮 以農曆四月廿六日為神農大帝誕辰,廟方會在誕辰前舉行遶境活動。
- 此後定名為「公館五穀宮」,並增祀天上聖母與三山國王神祇。
- 但包括公館鄉民代表周逢甲及以五穀宮為信仰中的五穀、玉穀、鶴岡、鶴山、尖山、仁安、南河、北河等八村村長、信徒共卅一人具名,由周逢甲與村長代表昨天前往苗栗地院,對邱煊堂提當選無效之訴。
- 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
- 以農曆四月廿六日為神農大帝誕辰,廟方會在誕辰前舉行遶境活動。
- 廟方主委張森鴻表示該廟確年久失修而出現漏水等問題,至於是否應予拆除重建或維持原貌整修,也希望能有多一些時間進行規劃及凝聚共識,以兼顧保護古蹟及地方發展需求。
5月3日,古鎮清再訪張森鴻,表示公館五穀宮為單進兩廂帶拜殿的合院式廟宇建築,有比其他五穀宮更具古意,也鮮少有廟宇能讓其他不同的八種神明齊聚一宮,苗栗過去已失去苗栗縣城隍廟、苗栗市天后宮等重要古建築,望公館人全力保留這此原鄉文化資產。 張森鴻回說,十九位管理委員中,有三分之二贊同改建,理由是要修建漏水屋頂、闢建現代化停車場和活動中心,他強調個人沒有預設立場,改建或整修,將以5月10日召開的信徒大會多數意見為原則。 鄉長謝桂麟表示,希望管理委員會能再多聽聽地方不同的意見,在取得共識之後再定奪。 2000年1月3日清晨,堅持改建的公館鄉五穀宮管理委員會,將供奉的神像等遷移至附近宮前路民宅三樓,遭護廟聯盟前往阻止,一度發生衝突。 民政局長周世明表示1月5日內政部將召開古蹟評鑑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古蹟,在尚未評鑑之前該廟並非古蹟,所以他在處理雙方衝突推擠風波時,縣府依現行法令規定,不能使用公權力禁止遷移神像。 公館鄉鄉長彭德台表示,公館鄉鄉內五穀宮香火鼎盛,主祀五穀神農大帝,建廟至今已經超過200年,是全鄉信仰中心,這次公館鄉結合地方廟宇特色,舉辦「苗栗縣公館鄉五穀神農文化觀光節」,歡迎民眾前來參與。
公館五穀宮: 建築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 公館五穀宮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 全臺灣各地的五穀宮不少都是由此分香刈火成立,如春日五穀宮。 在2000年報導時,估計每年有廿多座分靈廟會組團謁祖進香參拜。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 公館五穀宮 黃玉振:「馬英九總統也特別頒贈匾額,祝福國泰民安。」 五鶴山五穀宮興建於民國前120年,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神農大帝廟,客委會也特別補助地方,整建「神農廣場」,不但充滿地方農村特色,一旁還穿插許多客家諺語,寓教於樂。 1997年4月17日,內政部召開古蹟評鑑會議,將此廟評定為三級古蹟。 公館五穀宮 同月29日,廟方信徒代表大會上,張森鴻動用表決要求政府註銷列入古蹟案,揚言內政部不重視廟宇基層信徒聲音,不惜北上抗議。 5月14日,新修正的文資法公布,未具國定和省定古蹟價值,縣府亦依法律賦予的自治權利。
公館五穀宮: 公館五榖宮
公館五穀宮,是位於臺灣苗栗縣公館鄉館中村的神農廟,原先廟身在1997年曾被評定為三級古蹟,2000年廟方拆除建立新廟。 1999年管理委員會改選,改建派掌握多數委員席次,主任委員朱安欽亦支持改建。 5月18日,議員賴源順在民政局工作報告後二度質詢指出,公館鄉五穀宮存廢問題,造成地方困擾多時,破壞地方和諧,望民政局重視解決,恢復公館鄉團結和諧面貌。 6月下旬,朱安欽旋即成立五穀宮改建委員會,率同三百多名委員著手推動。 大清道光卅年(1830年)地圖公館五穀宮,是位於臺灣苗栗縣公館鄉館中村的神農廟,原先廟身在1997年曾被評定為三級古蹟,2000年廟方拆除建立新廟。 邱煊堂說,對周逢甲等人提告,他沒什麼意見,只是覺得無奈,與周逢甲等人無私人恩怨,不清楚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只希望不要影響信眾對五鶴山五穀宮神農大帝的信仰以及廟方聲譽。
-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
- 周逢甲等人指控,選舉通知書未寄達給五鶴山五穀宮兩百五十二位信徒,導致部分信徒權益受損,懷疑現有管理委員會是選擇性通知;並指,邱煊堂違反組織章程大量收集委託書且發現偽造委託書、選舉未依照組織章程辦理、主委選舉程序未完成顯有爭議等。
- 吳怡農晚間透過臉書說到,自己感受到重大的責任,他也表示將在未來的一個多月,自己會提出三個選舉的主軸和兩項競選的承諾,讓大家來檢視與驗證。
-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曾表態爭取的議員阮昭雄在臉書發文,證實陳其邁有打電話給他,「本次台北市立委第三選區補選徵召上次披掛上陣的吳怡農再次挑戰」。
- 地方傳出由於5月20日陳水扁即將上任總統,政權易主,廟方恐將對護廟聯盟有利,因而先下手為強。
2000年1月28日,苗栗縣政府舉辦的古蹟評鑑會議上,以一票之差,評定該宮暫不列入古蹟,但因該宮具有客家寺廟和傳統農村社會特色,學者建議仿效林安泰古厝方式移築。 同月31日,縣長傅學鵬指示民政局長周世明,應儘速辦妥公館五穀宮移築工作。 當天,周世明拜訪朱安欽,要求築移前不可拆除,否則不會發新廟執照。 當日,護廟組織成員彭定松表示此建築極具民俗及文化上的保存價值外,並指出公館鄉民小時候幾乎都是在廟庭大殿中嬉鬧、在五穀爺的庇蔭下成長,與此廟都有著濃厚的感情連繫,因此他們無法同意管理委員會決定將廟拆除重建的做法。 5月8日上午7時40分許,廟方在未經申請核准的情況下雇請怪手動工進行拆除舊廟,趕往阻止的護廟聯盟徐進榮、金建國、江鑫義等人因噴殺蟲劑制止施工,當場遭到圍毆,事後雙方互控涉嫌傷害等。 地方傳出由於5月20日陳水扁即將上任總統,政權易主,廟方恐將對護廟聯盟有利,因而先下手為強。
公館五穀宮: 台灣中油基層21年貪逾3千萬 檢批內控失靈
一日下起大雨,五鶴山一名巡田水的老農,遠望此廟現址的樹園,發現坐著一名白衣老人,上前卻不見老人蹤影,並且樹下乾燥。 創廟時,是以一顆聖石神牌做代表,今懸在正殿、神像的正上方。 道光十年(1830年)、1914年皆擴建,至1937年、1947年及1970年皆有改建。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 2018年7月30日,一家名為「小太禓關懷協會」的愛心團體在此廟成立愛心便當站,每週一到週五由志工提供獨居老人、身障或行動不便的長者送餐服務。
公館五穀宮: 僑委會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導入科技力 臺灣華語文品牌升級
朱安欽在要求周世明提出明確時間表,並保證不會被列為古蹟,未獲正面答覆後,即主導將改建的提案通過。 周世明多方協調,並說明審查階段不得拆除寺廟的法令,部分信徒也擔心朱安欽涉刑責,有意接受民政局的建議,不過信徒強烈要求局長要儘速作成決定。 經三小時討論,信徒大會同意將改建與保存文物的相關事宜授權給管理委員會與改建委員會處理,而周世明同意在緊急連絡專家學者召開第二次審查會,表達多數信徒的意願,以中策方式處理化解多年的爭議。 1998年4月27日,新隆國小校長張秋台、教師徐進榮、手工藝家彭定松及後龍溪生態保育協會成員所組成的護廟聯盟護廟團體遞送千人連署書向縣府陳情,由古鎮清代表接下。 公館五穀宮2025 5月9日,強調沒有預設立場的公館社教站以慶祝母親節,邀兒童為母親、此廟作畫。 9月22日,作家李喬等多位護廟聯盟再次向縣議會及縣府陳情,本預定在議會臨時會期,縣議員賴源順與杜文卿等人陪同,惟會期提前結束,護廟聯盟在議會門口拉布條後,將陳情資料遞交主任秘書黃蘭昌。
公館五穀宮: 公館五穀宮
此後定名為「公館五穀宮」,並增祀天上聖母與三山國王神祇。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 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公館鄉五穀宮拆除後,其舊廟照片掀起蒐集、搶購熱潮,於公館農會旁經營照相館的劉瑞鵬在拆除前拍攝不少照片,一些公館旅外鄉親,紛紛向他訂購、留念,以慰思鄉情懷。 對此,三義鄉亞太古美術負責人杜邦就惋惜說此廟的寶貝何其多,卻一夕全毀,實在可惜。
公館五穀宮: 苗栗公館五穀宮神農皇帝來台200周年慶典 精彩綜藝晚會
9日,周世明在記者會表示縣府處理此爭議案過程,絕對沒有違法。 12日,徐進榮至地檢署,按鈴控告公館分駐所所長謝海利故意廢弛職務圖利拆廟人士。 同日,立委朱惠良以及范巽綠等人,陪同護廟聯盟召開記者會,認為公館五穀宮應逕行公告為古蹟。 5月1日,縣務會務時,周世明報告縣府處理該紛爭案經過時,引述營建署都計組長謝偉松的傳真文件指出,只要該寺廟非屬依法公告指定之古蹟,寺廟權利關係人自得依法申請建築。 5月10日的信徒大會,兩派人士達成由奉祀轄區內十個村相關人員組成籌建委員會,並於7月16日晚上召開會議。 該日會中,決定以擲筊請示五穀先帝意見,結果是修建,而非拆除。
公館五穀宮: 苗栗公館五穀宮神農皇帝來台200周年文宣及行事曆
縣長徐耀昌、立委徐志榮、縣議員李文斌、謝文禓、公館鄉長曾美露、公館鄉代會主席劉冠霆等人共同揭牌成立。 公館五穀宮2025 此神農廟在嘉慶十五年(1810年)原是一座土地祠,到嘉慶廿五年(1820年)時吳汝宗攜帶稱為「五穀神農皇帝」的神牌共祀行旅膜拜。 道光卅年(1850年),鄉紳張進生募款重修廟宇,三年後落成。
公館五穀宮: 台灣之光
對兩方爭議,公館鄉的大愛工作室成員彭鈺明與楊家淼等人以藍田書院整修成功為例,建議將其中正殿與部分設施列為古蹟,另一部分則拆除改建作多用途目標。 8月12日,朱安欽以管理委員會主任委身分邀集地方人士召開說明會,反駁近來護廟聯盟質疑將有拆廟改建的行動,且涉及利益輸送的傳聞。 同月30日,護廟聯盟面見縣長傅學鵬時,呈送一百零二張五穀宮各角度的照片,強調建築並無安全疑慮,建議主管單位逕行公告為古蹟予以保存,傅縣長與民政局長周世明都表示會依法處理。 9月,護廟聯盟作了十支指引遊客到此廟參觀的路標,希望讓過往台6線的遊客,也能順路參觀此文化資產,在9月13日發現有七支已經被以黑漆塗黑。 11月8日,王啟宗、張勝彥、周宗賢、林會承、李乾朗及薛琴等六位教授,會同苗栗縣政府民政局長周世明、禮俗文獻課長黃龍富及公館鄉公所、五穀宮管理委員會等單位進行現場會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