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數學12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解創智也表示,數B考題文字敘述單純,即便是考向量內積,也沒有結合其他的情境,而是直觀問法。 單選第6題結合地球科學知識,根本不用算,只要知道度數就結束了,連筆都不用提。 112 年新型學測考試天數為 3 天(舊學測 2 天),考試日期為 112 年 1 月 13、14、15 日。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也就是說,當時晴天老師與其競爭者比最高分大家都平手! 補教界說,今年考題難易度「中間偏易」,就連傳統文組生的弱項,今年命題方法都很直觀、單純,部分題型甚至不用提筆就能作答,預估今年頂標可達13級分,也預期明年可能會有更多自然組考生跨考數B。 而晴天數學究竟是如何化目標為門檻,締造出最低12級分的佳績? 單選第6題結合地球科學知識,根本不用算,只要知道度數就結束了,連筆都不用提。 大學學測第一日考數學A、自然;第二日考英文、國綜、國寫;第三日考數學B、社會,聯合新聞網整理試題與解答,正確答案仍以大考中心為準。 本報日前報導,明年將再增104個大學校系不採計學測英文,其中不乏參與教育部大專雙語化學習計畫的老牌私校,甚至是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相關科系。 學測數學 多名立委今天指出,政府把雙語當作政策,卻有多校個人申請不採計學測英文,質疑是在跟教育部唱反調,但也有學校過度要求推雙語,中文課用英語上,反而揠苗助長、搞錯重點。 今年大學學測有五七六六張考卷未簽名,遭扣該科成績一級分,已影響個人申請入學成績。 南港高中數學教師邱健銘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學測命題顯然還沒到穩定狀態,對許多學生來說,今年試題明顯偏難,「花很多時間念,也沒幾題可寫」,恐導致學生放棄數學科,對教學現場產生不利影響。 今年學測數學科難度則出現明顯「鐘擺效應」,包括全國教師會、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得勝者文教等解題團隊,都評估難度較去年高出許多,甚至是99課綱命題史上最難的一次。 大考中心今天說明學測英文科非選擇題閱卷評分原則,閱卷召集人、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賴惠玲表示,今年首度混合題,部分中等程度以… 學測數學: 下載 112 學測簡章 他強調,雙語政策是要讓學生多接觸語文環境,但執行政策不是全國學校齊步走,也要視各校條件、師資狀態來穩健推動。 立委游毓蘭則在質詢開頭唸了一段英文文章,語畢也詢問「潘博士」是否聽懂。 游毓蘭接著說,政府把雙語當作政策,現在卻有多所大學校系個人申請不採計學測英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畢業生可繼續學業,或者進行獨立科研,以及從事必須具備相當數學知識的工作,例如工程、金融、數據科學等。 對有意深造的學生來說,這課程最理想不過,他們可以攻讀信息科學和相關學科,例如計算機科學、電機工程學和數學。 北一女中教師吳銘祥表示,去年數學科高達1.4萬人拿15級分(滿級分),今年數學科命題有把「難度漸層」做出來,預估13到15級分的人數會較平均,每級分約3000到4000人。 由於今年是學測首度將數學拆科考,外界也將數學B與往年指考的數學乙做比較,補教老師則說,該份考題比指考數乙還簡單,關鍵就在幾何題沒有出難題。 吳銘祥也分析,依照大考中心說法,數B學科評量知識基本題占比,將與近年學測各考科相彷,考生除了以試考卷作為練習外,也建議可利用舊課綱學測考古題進行練習,並輔以指考數乙部分單元題型一起補強。 另外,今年數學也將出現「混合題型」,配分占15至20%,將多個步驟的問題分成3小題,各小題以不同題型評量。…